我們樂于接受“生如夏花般燦爛”,但難以承認,“死,亦能如秋葉般靜美”。
我們熱衷談?wù)摗吧?,但拒絕討論“死”?!八劳觥保缤靶浴币话?,在絕大多數(shù)人口中都是難以啟齒的存在,不經(jīng)意間便被歸到“等你長大就知道了”話題系列。在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死亡”代表著猙獰,代表著黑暗,所以我們拒絕公開談?wù)摗八劳觥?,更?guī)避和我們的孩子談?wù)摗八劳觥薄?/p>
那么小時候從未被長輩普及“死亡”知識的你,是怎樣進行的第一次死亡教育呢?
《好奇心日報》上有這樣一則問題:從小到大,你的死亡教育都是從哪里獲得的?
點贊量第一的答案是:“親人離世,切膚之痛”。
沒錯,“死亡”就和“性”這樣有關(guān)人類本質(zhì)的問題一樣,等你親身經(jīng)歷,才知曉其中言喻。
譬如,直到父親因病住進ICU病房無法進食,我才知道他最愛吃的水果是葡萄;家里靈堂搭建起來,我才隱隱約約感覺到,住在太平間的父親,估計是不會回來了;我才想到不會再有人把我扛在肩頭看壩壩電影,不會再有人把我從母親的叫罵聲中“解救”出來,也不會再有人找打鬧中把我膝蓋磕出血的壞小子算賬了。第一次理解了大人口中的“人沒了” 是什么意思,我躲在二嬸的肩膀上嚎啕大哭,歇斯底里。而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七歲的我的身上。
這就是我接受的第一次死亡教育。突然、深刻,打得人措手不及。不過,如果要說這次死亡教育給我?guī)砹耸裁矗谴蟾啪褪侨蘸竺鎸λ劳龅膹娜?,珍惜與親友的相處,以及深知死亡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路,要更加珍惜生命來之不易的感知。
何為死亡教育
1977年,美國《死亡教育》雜志發(fā)行。美國學者列溫頓(Leviton)在首期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將死亡教育定義為:“向社會大眾傳達適切的死亡相關(guān)知識,并因此造成人們在態(tài)度和行為上有所轉(zhuǎn)變的一種持續(xù)的過程”[1]。
于是,死亡教育的應(yīng)用場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面向?qū)⑺乐?,讓他們更從容地死去;另一種則是面向兒童,讓他們更珍惜地活著。
孩子無時無刻不會面臨周遭花鳥魚蟲的死亡,我們做不到切斷他們與死亡之間的所有聯(lián)系。于是我們要做的,是教他們坦然面對死亡,敬畏生命。
同性教育一樣,死亡教育也是由更為“開放”的歐美國家率先提出。1977年,有學者提出了美國死亡教育的目標,包括讓人們獲得更多關(guān)于死亡的知識;學習如何面對自己和親友的死;了解臨終護理和喪葬儀式;以及確立自己對社會、倫理問題的價值取向[2]。
另外,還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自殺傾向和其存有的不確定的死亡觀念有一定關(guān)系[3]。因此,針對兒童進行普及性死亡教育,將對他們更冷靜地面對死亡,克服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更加珍惜與親友的相處時光,甚至避免自殺,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于是漸漸地,我國也分年齡段,明確了自己對于幼兒的死亡教育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幫助學生了解人的生與死,以及生命的過程,消除死亡的神秘感;
(2)增強學生抵抗困難與挫折的生命力;
(3)鼓勵學生對生命有所追求,激發(fā)其對生活的熱情,降低校園自殺率。
那么對于天真爛漫又涉世未深的孩子而言,死亡教育到底應(yīng)該如何進行呢?
死亡教育,在于戰(zhàn)勝孩子對死亡的未知
一切恐懼來源于未知,死亡也是。
欺騙、恐嚇、忽視或敷衍,往往是家長忽悠我們,我們又忽悠孩子的慣用伎倆。當被孩子問及“死是什么?”“死后人會到哪里?”的時候,家長們的回答通常分為三類:浪漫童話類、敷衍拖沓類和科學解釋類。
浪漫童話類往往出于傳統(tǒng)信仰和宗教。通常說法是,萬物之死都和天堂相關(guān),人死之后就會遇見天使,在天堂與已故的家人相遇。當然,這種解釋方式會給以正處于傷心狀態(tài)的孩子慰藉,守護他們內(nèi)心的脆弱角落,但終究是掩蓋了死亡的真相。
敷衍拖沓類則是選擇將問題推給時間。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即使再少不更事的孩童,也會通過電視等媒介的接觸,了解何之為死。 “等你長大就知道了”,實際上是家長對死亡問題的回避。
只有少部分家長會對孩子進行科學的解釋,比如人死之后,器官就會隨之衰竭?!八劳鍪欠趾芏喾N的,人老了是必須要死的。因為他們的身體各個器官已經(jīng)不能正常運行了,所以就會衰老而死。這樣的死是正常的,人死了就會在這個世界消失”[4]。
而最科學的解釋,往往也傷人最深。對于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害怕父母消失的孩子而言,最后一種解釋無疑代表著永遠的分離。
解釋,還是逃離?父母都在以自認為不會傷害到孩子情感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多數(shù)家長不知道的是,無論是避諱談?wù)摗八馈弊?,還是科學解釋“死亡”,在幼兒發(fā)展的不同年齡階段,其實都是有其合理性。家長要做的,是針對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認知,對孩子進行恰當?shù)乃劳鼋逃?/p>
這不僅是在消除孩子對未知死亡的恐懼,也是在消除家長的恐懼——擔心傷害到孩子幼小心靈的恐懼。
1948年,匈牙利心理學家瑪利亞·耐基(Maria Nagy)調(diào)查了378名3-10歲兒童,發(fā)現(xiàn)他們對死亡的看法大致有三個階段[5]:
(1)3-5歲的兒童認為死亡是暫時且可逆轉(zhuǎn)的現(xiàn)象。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死亡”沒有明確觀念,更多的是“分離焦慮”上的情緒表達。如果讓他科學地了解死亡,知道親人終究會離他遠去,那么可能會適得其反,加重他的不安全感。因此,此時的死亡教育可以通過講述繪本的方式,向孩子擬人化地描述死亡。比如“兔媽媽睡著了,會做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2)5-9歲這個階段,兒童會認識到死亡是生命的終結(jié),且是永久的現(xiàn)象。但他并不認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且不會把自己和死亡聯(lián)系起來。出于對死亡的好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經(jīng)常向家長發(fā)問。
如果家長采取回避姿態(tài),認為死亡話題非常敏感、忌諱,那么在多種電影、電視媒介的影響下,兒童很有可能會對死亡產(chǎn)生恐懼心理。無論是對死亡本身感到恐懼,還是對死亡的“產(chǎn)物”(幽靈鬼魂)感到恐懼,都會伴其一生。所以在這個階段,坦誠,是治療死亡終極之問的良藥。
(3)到了9-10歲,兒童會了解到“人終有一死”,并把死亡和自己聯(lián)系起來。此時的死亡教育在于讓孩子知道,死亡如花開花落,終是生命的必經(jīng)階段。任何生命都會有由盛轉(zhuǎn)衰的那一刻。并通過周遭一切小動物、植物的死亡,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正確的情緒面對死亡,了解生命的意義,更好地珍惜生命。
1969年,列溫頓首先提出了三個層面的死亡教育內(nèi)容,即“死亡的本質(zhì)”、“對死亡及瀕死的態(tài)度和其引起的情緒問題”,以及“對死亡及瀕死的調(diào)適”[6]。
但若要讓家長用嘴巴,將所有與死亡相關(guān)的話題講詳盡,未免有些強人所難。所以,隨著死亡教育一步步進入我們的認知范圍,死亡教育的實施方式也變得多樣起來。
死亡未必陰暗,死亡教育更是多彩
“Remember me, though I have to say goodbye. Remember me, don't let it make you cry. For even if I'm far away, I hold you in my heart. I sing a secret song to you each night we are apart.”
——一部《尋夢環(huán)游記》,勾起無數(shù)人對已故親友的思念。
死亡意味著肉體的別離,但也意味著回憶的雋永。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正在重新定義陰暗的死亡。
文學題材以一種貼近現(xiàn)實的方式,將社會事態(tài)刻畫出來,經(jīng)過專業(yè)人士的精心編排,兒童能在受保護的情況下感知死亡。繪本和電影等文學作品,能給幼兒提供表達哀傷與恐懼的機會,提供替代性經(jīng)驗[7]。
彩色的印刷圖案,能在最大程度上沖淡死亡帶來的崩潰情感。目前,我國從國外引進了不少直接或間接談?wù)撍劳龅睦L本,逐漸打破對“死亡”話題的避諱。
據(jù)說,最初要引進亡靈題材的《尋夢環(huán)游記》時,我國是拒絕的。直到它把所有審核人員都感動落淚,《尋夢環(huán)游記》才在熒幕上以如此溫情的形式,告訴我們死亡帶來的牽掛,也能如此溫暖。
藝術(shù)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所以真正的死亡教育,還須來源于現(xiàn)實。
直接讓孩子面對親人的離世,或許有些殘忍。不如從自然界的花香鳥鳴開始,讓孩子感受樹葉花兒零落成泥的凄美,培養(yǎng)他們的共情能力。
飼養(yǎng)寵物是實施死亡教育活動的好途徑。在美國的一堂課上,丹尼爾老師就是這樣通過一只死去的兔子,對班里的孩子展開死亡教育的。他事先向家長寫信告知事情的原委,然后講述自己的教學計劃。信的內(nèi)容如下[8]:
致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我很難過地寫信告訴你們,昨天我們班可愛的兔子死了。它是在當大夫和動物醫(yī)院的急診室護士給它治療的時候死去的,我就在它的身邊。我有些事要告訴孩子們,也請您了解我們的工作。
兔子玫瑰死于肺炎,這是一種肺部感染。人們不會通過動物感染上此病。大夫說這種病的病癥很難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治療。值得慶幸的是,它在醫(yī)院里沒有承受任何的痛苦和不適。寵物在醫(yī)院里死后,護士把尸體埋葬了。寵物的死是令人傷心的——老師和孩子們會感到悲傷,并想念它們。玫瑰的死可能會使他們想起他們喜愛的人或?qū)櫸锏乃馈?/p>
我們將在明天集合后告訴孩子們玫瑰的死訊,并邀請他們參加一個討論會。我們還會與孩子們一起制作一本關(guān)于玫瑰的紀念冊,來追憶與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和表達對它的思念。
在最近一段日子里 有些孩子可能會經(jīng)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請您體諒孩子的情感表現(xiàn)。當然,我們也會及時與您分享學校的一些討論內(nèi)容和我們制作的玫瑰紀念冊。
誠摯的祝福
丹尼爾老師
2002年9月
通過生活中能觸摸得到的疼痛,讓兒童感受死亡,對兔子玫瑰進行悼念,是這位教師培養(yǎng)孩子共情能力的方式。
美國的學齡兒童死亡教育,會特別強調(diào)死亡的文化教育[9]。這也是我國與歐美國家之間的傳統(tǒng)文化差異。美國老師敢于向孩子、向家長普及死亡教育,孩子和家長也樂于接受。而在我國,死亡文化的開放程度遠不及歐美。
華師大曾有研究小組考察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對于“死亡教育”的態(tài)度。結(jié)果顯示,有63%的家長表示“難以接受幼兒園開展和死亡相關(guān)的活動”,有50%的家長認為“生死教育會讓孩子覺得恐怖,對他的身心不利”。由此可見,死亡教育還應(yīng)從家長做起。
除了繪本作品、生活親歷,“死亡體驗”也是一種有效的死亡教育方式。
死亡體驗館的存在,能滿足有完備認知力的獵奇的大人。而游戲,則是孩子們的“死亡體驗館”。這樣的游戲會帶有一些表演和演練的性質(zhì),讓孩子在游戲中演繹死亡情緒。兒童主動代入角色,感知氛圍。
而死亡教育,說是談“死”,實則談“生”。看清了死亡終是結(jié)局,才能更好地珍惜眼前,著眼未來?!凹皶r采擷你的花蕾,舊時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便在風中枯萎”,勸少年們珍惜時光。
參考文獻:
[1]羅蕊.死亡教育理念探——由“死”觀“生”的教育視角[D].開封:河南大學.2005
[2]Valerie Clark. Death Education in the United[J].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1998,27(3).
[3][8]劉彤.親歷美國幼兒教育(之三)—幼兒園的死亡教育[J].早期教育.2004,11.
[4][7]崔迪.幼兒園死亡教育的價值及特點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5]Clarissa A Willis.The Grieving Process in Children: Strategies for Understanding, Educating,
and Reconciling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Death[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002,29(4).
[6]唐慶,唐澤菁.死亡教育漫談[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12)
[9]Hannelore Wass.A Perspectiv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Death Education[J].Death Studies.2004,28:289-308.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