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抗疫中的教育學 | 陳霜葉:疫情中的教育冷思考與熱思考

作者:陳霜葉 發(fā)布時間:

抗疫中的教育學 | 陳霜葉:疫情中的教育冷思考與熱思考

作者:陳霜葉 發(fā)布時間:

摘要:這場疫情會對中國的教育系統(tǒng)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屏幕快照 2020-02-10 上午8.26.26.png

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為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推出的“抗疫中的教育學”微信微課程系列。

各位同學:

大家好!在這個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最嚴的早春,非常感謝教育學部提供這樣一次微課的機會,能夠讓我和大家分享這段時間的一些思考。

我的思考,基于這樣兩個大問題:

  • 第一,這場疫情會對中國的教育系統(tǒng)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 第二,教育可以為防疫、國家和人民做些什么?

這里相應的是一個冷思考和一個熱思考。

所謂冷思考就是站在學者的立場,以冷靜、冷感和距離,去審視我們當下所見到的疫情之后的“停課不停學”這樣一個正在發(fā)生的教育現(xiàn)狀。

這段時間的觀察,我有這樣三個憂心:

  • 第一個憂心是機構兇猛。在教育部剛剛決定了抗疫期間教育系統(tǒng)“停課不停學”之后,受資本和生存驅動的在線培訓機構,就通過在線的方式,做出了“在家上學”這樣一種安排,增加流量和用戶。

    這些機構從以前的正規(guī)教育的影子地位, 居然一下子走到了C位。然后,它帶了節(jié)奏,把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網上的“在家上學”變成了一個由線下課程表、常規(guī)知識性科目的形式直接照搬上在線平臺。

    那么,我很想要問一下,這樣一種超級大班,十幾萬人同時在線去聽一堂課,然后以講題和知識點為核心的講授模式,是我們值得追求的?這是對學生有益的學習模式嗎?我們會不會被它所帶了節(jié)奏?

  • 第二個憂心是,說好的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個性化學習與素養(yǎng)發(fā)展、說好的線上個性化推送、大張旗鼓的素養(yǎng)和深度學習,為什么突然就在”停課不停學“這個階段,毫無聲音。

    沒有人會提,沒有人提到說我們在停課不停學期間,要從課程設計的角度、學生發(fā)展的角度、素養(yǎng)的角度做這樣一個課程設計呢?所以這次疫情的“在家學習”就像一個照妖鏡,照不出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的教育,反而照出的還是備考和知識點學習。

  • 第三個憂心是,在疫情中的教育應急處理措施之下,老師都被要求進行在線備課、學生家長要打卡,而這種模擬線下課程表的學習模式就直接被搬到了線上。

    我最擔心的是,也是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在復課之后,一切如舊。我不希望只聽到培訓公司在笑,因為它們獲得了大量的流量;也不希望聽到教師們在哭,因為他們在這段時間拼命做的努力,結果不會被用到日常的教學之中去。

所以我希望提供這樣一個冷思考。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的教育初心是不是都應該圍繞并堅持為學生提供有意義的學習和生活的安排。

第二個我想提供的就是一種熱思考。這種熱思考是基于我們作為專業(yè)的老師的專業(yè)熱情。醫(yī)生心系病人,老師心系學生。

在當前這樣一個疫情之下,我想到的第一點就是我們在將來是不是能將健康教育還有健康素養(yǎng)放入我們正式的學科課程與學校課程安排里去?或者是以跨學科的課程形式,把健康教育作為一個學生需要的重要的學習領域。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健康知識,它也是可以和其他學科領域進行一種跨學科的連接。

第二點,我們可以把當下的疫情理解為一個teachable moment, 一個“可教的時機”。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將這樣一種重大社會生活事件、所有社會成員共同經歷的危機事件,以一種課程設計,把個體的、碎片化的感性認識轉換成為一種理性的、有深度思考的集體和個人經驗、品格和素養(yǎng)。這些都是需要用心的和專業(yè)的課程設計。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我希望作為華師大教育學部未來的專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者和引領者能夠站在冷思考和熱思考的角度,共同去思考這場疫情可能會為我們的中國教育帶來什么?我們作為教育者,又可以為防疫、國家和人民做點什么?

謝謝大家!

本文轉載自“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微信公眾號,作者陳霜葉,編輯王淼,視頻制作教育信息技術學系壹幕工作室。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抗疫中的教育學 | 陳霜葉:疫情中的教育冷思考與熱思考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