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塔人才(gh_35ddc3c47ee3)
數(shù)月的項目書準備,幾次三番大修小補,半年時間漫長等待,承載了許多禿頭之夜后迫切希望得認可的那種強烈愿望,在國基公布的那一剎那,全部化為烏有。
“失敗其實并不可怕,搞科研誰沒經(jīng)歷過失???可怕的是,我今年已經(jīng)35了。過了35,我還能稱自己為‘青椒’嗎?”
自科基金對于高校教師的重要性,無論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初入職場,想要獨立科研,沒有經(jīng)費支持肯定是不行的,加上單位職稱晉升名額非常有限,沒有基金誰能淡定?
01沒有青基何談副高
查閱各大高校教師職稱的評定規(guī)則不難發(fā)現(xiàn),擁有一個“國家級項目”對于高校教師的重大意義。毫不夸張地說,這是掌握他們職業(yè)生涯的命脈之一。
2019年1月,湖南省某非985、211,非“雙一流”的省屬高校人事處官網(wǎng)上,公示了最新一批申請副高級職稱(副教授等)的申報人材料。其中,研究領域屬于理學、工學的申報人共77個,僅有8位申報人沒有主持或參與過國家級項目。
大部分申報人至少主持或參與過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少數(shù)從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中獲得支持。而其中還約有5%的申報人主持或參與的自科基金項目在5項以上。
由此可見,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經(jīng)歷,已經(jīng)成為這所高校評選副高級職稱的基本條件。
在目前部分高校講師職稱無編制,合同期滿“非升即走”的大環(huán)境下,副高級職稱僅僅是許多教師事業(yè)步入正軌的開始。
而即便是在“四非”的省屬院校,沒有國家級項目的支撐,他們的事業(yè)也難以展開,甚至還有可能面臨失業(yè)。
02逐年走低的資助率
“你的本子很好,就是運氣差了點,加油,下次肯定可以的!”
2019年,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總體獲批率約為17.90%,約有8.2萬個“本子”落選,每一個落選的本子背后,都是一個寒窗苦讀十幾年的博士失落的學術生涯。其中還數(shù)醫(yī)學科學部青年基金項目申請的競爭最為激烈,5年平均獲批率僅有16.75%。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看,2010-2019年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共申請676877項,申請量逐年上升,年平均增長率達13.1%,10年間共資助151722項,平均資助率為23.4%,2014年資助率最高達到25.6%。2014-2018年申請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達8.2%,申請量快速增長,資助率逐年下降,2019年的資助率已創(chuàng)下十年來新低。
其實比起身邊人安慰敷衍的話,青椒們寧愿聽到他們說:“你真是走了狗屎運,這么垃圾的本子也能中?!?/p>
03學術“馬太效應”
科研資助項目申請難度逐年增加,但年齡限制卻始終沒有放松,男性年齡不得超過35周歲,女性年齡不得超過40周歲。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對申請者年齡設限,本意是考慮到把青年科研人員和學術大牛放在一起基金評審不公平,對青年科研人員的“照顧”卻反過來強化了年齡限制,給青年科研人員帶來巨大壓力。
對于追求學術成就的青年教師,如果在35歲前都沒有申請到青年基金或其他支持項目,不僅對當下的職稱評審和工資不利,后續(xù)職業(yè)規(guī)劃、人生發(fā)展都可能受到制約,優(yōu)青、國青的申請都變得困難重重,在愈演愈烈的科研競爭中,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馬太效應”在這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過去大家的科研路徑都類似,同一時間畢業(yè),同一時間進入科研領域進行競爭,但現(xiàn)在的情況則更多元,有的人可能在較晚的時候才讀博,有的人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較晚才拿到博士學位,還有的人可能因為出國留學、結婚生子耽誤了時間,對于畢業(yè)就已30歲出頭的博士們來說,年齡限制意味著他們沒有太多失敗的機會。
只有拿到青基,青年教師們才能放下心中大石,真正專心科研,才越有可能更早地確立自己的學術地位,并在后續(xù)項目的評審中不斷積累優(yōu)勢。
04科研真的是一步慢步步慢?
如果是把科研僅當成工作,一步步向上攀爬打怪的話,確實是一步慢步步慢,尤其是對于依賴外部資源支持的研究方向。
如果在博士或博后期間沒有早出成果,就進不了好單位,沒有好單位就少有好平臺,沒有好平臺就難有好項目,沒有好項目就缺少資金,缺少資金就難出成果,沒有成果就沒有帽子,沒有帽子......
無數(shù)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搞科研“出名要趁早”。
但如果把科研當成一份畢生的事業(yè),則還有一條坎坷許多的“大器晚成”的路可以走。35歲青基落榜不應該成為科研事業(yè)的終點,從時間維度來看,科研生涯還未過半,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發(fā)光發(fā)熱。
當年兩次考研失敗,7年才拿下博士文憑的薛其坤,他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出任清華大學的副校長。
46歲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科學研究的張俐娜院士,在2011年(71歲)終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
半路出家或大器晚成的科研工作者們同樣值得稱贊。雖然現(xiàn)有評價體系讓學術研究趨向浮躁,年齡的限制讓部分青椒科研之路的容錯率大大減小。
但做學問、做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基礎科研領域,成果的產(chǎn)出必須要長期的積累。
只有坐得住冷板凳,堅持初心,才有機會大器晚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塔人才”。青塔人才提供各大高校科研人才招聘啟事,也長期關注人才人事政策、科研工作、青年教師發(fā)展等內(nèi)容,幫助青年學者以更高的視野和更新的思路獲得更快成長。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