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邊練邊學”是最好的編程學習體驗嗎?

作者:Mr.A 發(fā)布時間:

“邊練邊學”是最好的編程學習體驗嗎?

作者:Mr.A 發(fā)布時間:

摘要: “人人都要學編程”的潮流已經從美國刮到了中國,IT培訓產品們也在推陳出新,目前的產品一般是練習+視頻學習的模式,以練習為主。這種方式能提供最好的學習體驗嗎?

【芥末堆注】“人人都要學編程”的潮流已經從美國刮到了中國,IT培訓產品們也在推陳出新,目前的產品一般是練習+視頻學習的模式,以練習為主。這種方式能提供最好的學習體驗嗎?不談商業(yè)模式,Mr.A來跟大家探討下編程學習體驗。

通過觀察市場上現(xiàn)有的IT職業(yè)教育企業(yè)的培訓流程,我們可以簡單將其歸納如下:

老師編程演示->學生跟著敲代碼->老師單個輔導

這種流程的效率真的是最高的么?

我們知道,脫離環(huán)境談效率都是耍流氓,首先我們要承認,在原有技術局限較大、教育理念以“打好基礎才能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這種模式是必然且合理的。

然而,時代在進步,世界在喬幫主的引領下,愈加強調“體驗”,這時我們不禁要問:這種模式符合我們現(xiàn)代的“體驗”嗎?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在討論為何我會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之前,我們需要先定義一下編程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體驗”。

心理學家斯金納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理論,將我們人類的行為歸納為兩類——“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

“經典條件反射”很好理解,聞到美味流口水就是代表行為了;

而由我們通過分析或經驗獲得的行為,則是“操作條件反射”了。

學習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操作條件反射”。

介紹這個理論的目的在于,如何使我們在形成“操作條件反射”的過程中,減少嘗試,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學習“體驗”的好方法。

有點繞口吧?

舉個例子:

想象一下,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門”這個東西,當我們成功打開它之后,我們再遇到它就會不假思索的按照之前形成的“條件反射”執(zhí)行,將其打開了。

這就是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而當我們第一次面對一扇門,需要嘗試多少次才能打開它呢?它是應該向左拉?向右拉?向前推?向后拽?向上掀?向下推?

這時,如果在“門”的一側裝個把手,我們需要嘗試的次數瞬間減少75%了。如果再在把手邊貼一個“拉”字呢?

這就是“體驗”的提升。

有沒有覺得很神奇?(此處應有掌聲)

討論到這,一個關鍵詞跳了出來 — “反饋”。

我們是如何判斷我們學習“成功”了呢??因為我們合適的行為,得到了預期的“反饋”—“門”被打開了(請注意:有效的“反饋”是與所期待結果-行為目標一致的,即正反饋)。

一個“操作條件反射”就此印進了我們的身體里。

聰明的你一定發(fā)現(xiàn)了,我將學習“編程”比喻成了“開門”。

沒錯,因為它們都是工具,而掌握它們的方法的過程就是形成“操作條件反射”的過程 — 學習。

有效提升“正反饋”的刺激,是提升學習的體驗的效率的有效手段。

再跟我一起想象一下,面對“編程”這扇“門”,我們不從枯燥的“門”是怎么形成的、歷史有多久、種類又如何?等等開始,而是直接就開始嘗試打開它,在這過程中,有人給我們把手(知識點說明),有人在把手邊貼了“拉”字(重點答疑),會不會讓我們開這扇“門”的體驗更好呢?

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討論的,IT培訓(編程學習)的“邊練邊學”。

這是我想和大家探討“編程學習”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目的是與大家分享我理解的如何提高編程的學習體驗。下一篇,我會更深入的與大家探討“如何提升編程學習”。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邊練邊學”是最好的編程學習體驗嗎?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