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二屆(2016)年會在京舉辦,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邵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wèi)東分別從高等教育現代化和高等教育差異化發(fā)展方面,談論當下中國的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并給出了改革方向。
破除體制約束,方能實現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
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邵鴻,在《破除體制約束,實現高等教育的現代化》的主題演講中表示,體制約束是目前制約高等教育的主要問題,去除計劃教育,理順政府和學校,學校內部的行政和學術權力關系,是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必須和關鍵。
上世紀50年代初,與中國經濟領域計劃經濟的逐步建立相一致,計劃教育的體制和傳統(tǒng)也隨之建立,取消民辦院校,各級各類學校均由政府設立,并成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下的事業(yè)單位。學校領導由上級委派,并有相應的行政級別,主管部門支配和控制學校的重要事務,招生分配完全按國家計劃實施,與計劃經濟協調一致。
改革開放以來,在破除計劃經濟,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對教育改革也隨之啟動。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的決定指出,政府有關部門對學校主要是高等學校統(tǒng)的過死,使學校缺乏應有的活力,而政府應該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沒有很好的管起來,提出簡政放權,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的改革要求。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綱要和此后包括高教法在內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都推動了相關的改革。計劃教育體制由此發(fā)生了非常重要的改變,表現在放開民辦,包括中外合作辦學,不包學生分配,后勤社會化的改革等。但是大的教育管理體制的骨架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具體表現有兩點:
一是具有行政級別的科層制的事業(yè)單位的性質沒有改變。
二是政府主管部門對學校重要事務的強力控制和支配沒有改變,特別是招生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沒有改變,甚至一度在某些方面還發(fā)生了逆發(fā)展的情況。
人為的強化學校的行政級別,領導官員化,學校行政權力膨脹,教師主體地位下降。
行政干預加大,各種規(guī)定繁多,大量辦學事務的審批,從招生計劃、學科設置、學位授權點,某些具體課程的設定到形形色色的建設計劃、發(fā)展項目等等,各種量化考核評估盛行。
民辦高等教育仍處于較小的補充地位,待遇不平等,而且政府對民辦教育辦學的干預也逐漸加大。
高校在某種意義上官場和名利場腐敗現象嚴重,教學質量下降,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在建國以來任何一個歷史上沒有像這些年一樣,有那么多學校管理者落馬。
總之,大學不是按照科研規(guī)律組織管理,而形成行政科層體制,導致中國大學和以自主辦學和學術主導為基本特征的現代大學還有很大的距離。中國大學種種弊病,歸根到底都可以歸結到計劃教育或者行政化這樣一個要害。因此,去除計劃教育,理順政府和學校,學校內部的行政和學術權力關系,是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必須和關鍵。
中國高等教育的方向和出路,只能是通過不斷改革,破除計劃教育的傳統(tǒng),建立符合教育規(guī)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
一要宣誓決心,鼓勵改革,習總書記去年5月在北師大視察時強調,高校要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有針對性,必須呼喚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努力破除思想和制度的禁錮,允許和鼓勵地方學校大膽實驗,形成生動活潑,上下互動的創(chuàng)新局面。
二要加強督查,狠抓落實,針對近年來舉措做專項督查,作為未來一個時期工作的重點。
三要加快立法,依法治教,按照三中全會和教育中長期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的要求,及時總結改革的經驗教訓,以法律形式規(guī)范大學、政府、市場、社會關系,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審批項目,盡快出臺民辦教育三十條,促進民辦教育發(fā)展。
四是強化人大和社會監(jiān)督,高校改革絕不能是政府和學校自己,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富有教育立法、教育行政人事任命實施監(jiān)督等職責,但長期以來人大在教育改革和管理方面并沒有很好的行使職權,人大應該大學撥款、章程審定、有關法律法規(guī)貫徹執(zhí)行、檢查監(jiān)督等方面,發(fā)揮作用。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本身無法推動改革,需要人大的介入和推動。此外還要發(fā)展第三方評估,還應不斷努力。
高等教育差異化需要有辦學自主權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wèi)東表示,給大學辦學自主權,讓教育面對社會和市場需求,是實現高等教育從統(tǒng)一化走向差異化的關鍵。
季衛(wèi)東說,創(chuàng)新需要什么樣的條件?首先要跳出框框思考,需要有思想的自由,表達的自由。另外,科學在探索過程中總是會犯錯誤的,所以需要社會對錯誤的寬容。用現代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話來表述,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如果我們只允許有一種聲音,一個模式,創(chuàng)新就無從談起。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在創(chuàng)新時代,首先必須解放思想,必須允許人們探索和失敗,必須推動體制機制的改革,用法治的方式保障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主要就是尊重個性,獎勵特色和差異。可是中國目前教育的狀況,基本上是一樣的模式,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狀況。從教育理念上來說,過去中國基本上側重于培養(yǎng)國家機器上有用的零部件和螺絲釘,1980年以來,中國教育發(fā)展非??欤@個過程主要體現為規(guī)模的擴張。規(guī)模的擴張就必須節(jié)約成本,必須強調統(tǒng)一的標準,以便保證質量。在這個過程中,行政化是一個當然的選擇,而指標是行政管理最好的抓手。我們可以看到對硬性指標的強調是過去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創(chuàng)新的動機會有問題,指標是需要的,但是強調過度的時候,出現了指標的異化。因為各種各樣的指標,能滿足所有指標的人要么是鳳毛麟角,要么他就是只追求質量。在大學的實踐中,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總有一些地方對不上那個指標。當他對上所有指標的時候,這個人未必是真正的創(chuàng)新人才。了解大學情況的,一定會了解,有些人善于投機鉆營的,就像伊索寓言里面那只美麗的烏鴉把各種漂亮的羽毛擦在自己身上,滿足各種指標,但他不是創(chuàng)新人才。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真正的學者卻被邊緣化,這是當代中國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高等教育從統(tǒng)一化走向差異化,需要給大學辦學自主權,讓教育面對市場需求,面對社會的公共需求。從這個觀點上來看,大學治理結構的創(chuàng)新,教育制度的創(chuàng)新是非常必要的。教育部2012年頒布了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實施綱領,其中談到大學章程,大家知道已經有幾十個大學有了自己的章程。仔細研讀這些章程,我覺得我們對創(chuàng)新的要求,最基本的目標,好像還不是看的特別清楚。因為我們說大學需要章程,最核心的就是兩點,第一點,讓大學有法人格,第二有自主權,要通過高等教育適度的市場化,來實現創(chuàng)新的制度環(huán)境的改變。在很多地方似乎以辦義務教育的思維模式來辦大學,來辦專業(yè)教育。比如學費的問題,現在有很多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海外去,可以交付昂貴的學費。但國內學費始終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基本上在義務教育環(huán)節(jié)是免費的,當然它有好處,可以促進教育機會的平等。但也使教育質量的提高遭遇瓶頸。這個時候就會形成一個怪圈,家長不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去,寧可繳納昂貴的學費。但中國自己的學校卻一直在經濟方面缺乏基礎,來提供高質量的教育。這樣一個怪圈要打破,面對市場這樣一個思維變化還是必要的。
另外就是法人治理結構,要適度的導入法人治理結構,讓學校真正享有自主權。目前中國高校的治理結構行政色彩很濃,它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教育的質量,防止學院、學校負責人濫用權限。當我們強調差異化的時候,這時候會出現一個問題,原有治理機制發(fā)生變化,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改變,就可能因為差異化,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導致管理上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必然會出現另外一些調整,比如說為了防止權力被濫用,就需要通過治理結構的改變,來加強內部的監(jiān)控機制。同時,需要加強教授參與學校治理的制度設計,通過評價體系的多元化,來保證教育質量。
季衛(wèi)東認為,高校制度創(chuàng)新有五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合理化的經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民營企業(yè)治理方式。
導入第三方評價,避免行政評價占主導地位這樣一個狀況。
加強外部參與,比如校務委員會
在大學承擔法人責任的情況下,鼓勵產學研合作,鼓勵教育和研究適當的多角經營。
按照能力主義標準,對人事制度、薪酬制度進行改革。在此過程中要防止過度的業(yè)績導向,特別把所有的薪酬待遇與評估結果掛鉤。
差異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高校學術自由的氣氛,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任何人自說自話,盲目價值觀的宣傳,這個與高校的學術自由應該是無緣的。比如文科,國內有最大的一個誤區(qū)是把宣傳和學術混為一談,宣傳是必要的,但學術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應該允許有充分的自由度。允許試錯,允許思想交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思想和學術的自由,高等教育的創(chuàng)新就是一句空話。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