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文,上周,新浪教育主辦了國際學校擇校巡展北京場。多位國際學校專家齊聚一堂,深度分析了目前我國國際教育行業(yè)的現(xiàn)狀,并為關(guān)注國際學校的家長提供了擇校指導(dǎo)。芥末堆現(xiàn)摘取部分干貨,分享給大家。
新浪教育總監(jiān)梅景松:關(guān)于國際學校,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國際學校分為哪幾種?
國際學校大致分為外籍國際學校、公辦學校的國際班和民辦校三種。
第一類是外籍國際學校,數(shù)量大概在所有國際校中占19%。最初是外國使館和國外商會為方便本國孩子在中國接受教育而成立的,所以這些學校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學校。但近年來,這些國際學校在嚴重萎縮,并出現(xiàn)了縮減人數(shù)、班班合并的情況。
第二類國際學校指的是公辦學校的國際班,比如北師大、人大附、清華附、北大附等。這類國際學校大致占到總體國際校38%的比例。但目前國家有新的規(guī)定,不能拿公辦校的名義去辦國際班,因此以后所有的公立校的國際班需要拆離出來,校舍要拆離出來,師資也要拆離出來,甚至名字都不能用原來的了(人大附已經(jīng)拆離出來了)。因此對于這類國際校來說,以后一定要走第三條路,即民辦國際學校。
第三類即民辦國際學校。目前看來,民辦國際學校在國際校中所占比重最大,也深受國家政策扶持,前景可期。1992年,成都開辦第一家民辦國際學校。之后,民辦國際學校整體開始發(fā)力。從2010—2015年,61%左右的民辦學校逐漸如雨后春筍般逐個建立起來。
去哪兒讀國際校?
很多家長問,我的孩子去哪兒讀國際學校?大家知道競爭越激烈的地方,相對來講學校質(zhì)量越好。在目前全國543所學校里,一線城市的國際校大概占到了將近50%,而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分了另外差不多50%。一線城市是指上海、北京、廣州這三個地區(qū),應(yīng)該說也是競爭非常激烈的地區(qū),因此好學校也最多。從我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像上海、北京的學校質(zhì)量是最好的,也是家長選擇最多的區(qū)域。
孩子怎樣才能進國際學校?
大數(shù)據(jù)顯示,有88.4%的國際學校都是招收高中階段的學生。但隨著越來越多國際幼兒園的蓬勃發(fā)展,很多80后的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到國際幼兒園。以高中階段為例,很多學校還是要求有中考分數(shù)的。孩子的面試,包括自我介紹、個人興趣愛好、課外活動、課程學術(shù)、考核英文能力、溝通能力、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等等。
還有一點是,國際學校會比較重視家長的面試。
“上次我問了一個北京頂級的國際學校,我說你們的面試流程是什么。他說第一步是孩子要來參加我們的考試,這個考試很看重孩子的英語能力。考試的基本流程是:讓孩子去參加一些同學組成的小班,大概20個人左右,然后讓老師帶著孩子們上一節(jié)課。這個過程中會有老師提問,也會有孩子的回答和小組討論,同時還會有一些面試的老師在旁邊,去考察孩子個性和素質(zhì)等方面的綜合素質(zhì)。"
第三,國際學校會要求孩子跟家長一塊兒去跟招生老師面談。很多國際學校不僅是選學生,更是選家長。家長的素質(zhì)、家長對這個學校是不是認同,這些都是國際學校很在意的幾點。這點跟國外學校是比較同步的,美國的中學都是恨不得讓父母帶著孩子一塊兒去面。
總體來看,要想進入國際學校,看分數(shù)、也看能力;面學生,也面家長。這是一定要提醒大家的,也是我們建議每個家長都應(yīng)該考慮的意見。
為什么這么多人選擇國際學校?
為什么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家庭給孩子選擇國際教育?新浪教育做過調(diào)查,大部分即將擇校和已經(jīng)擇校的家長均因“對國內(nèi)應(yīng)試教育不滿意”而放棄國內(nèi)公立學校,選擇國際學校。
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是“沒有所在城市的戶口”,這部分家庭占比19.17%。以國際教育資源豐富的北京為例,非京籍學生就讀公立學校的難度越來越大,這個學生群體如果想在北京接受完整的中小學教育,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只能考慮就讀私立學校。
國際學校的家長文化水平普遍較高
整體來看,國際學校的家長的文化水平偏高。59%的家長為本科學歷,22%的家長為研究生學歷,5%為博士。在這些國際學校家庭中,父母對西式教育有較多了解,同時這個群體中不少家長有海歸背景,因此他們并不像父輩一樣只考慮高考一條路。國際學校家長群體會在子女的教育上有更多的選擇。
同時,在對“家庭中有幾個孩子”的調(diào)查中,23.5%的國際學校家庭有2個孩子,1.7%的家庭擁有3個孩子。外籍身份是國際學校家庭二孩占比相對普通家庭比例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北大附中國際部中方主任張璐鷗:打破教育的圍墻,讓學生的思維突破束縛
“個人成長經(jīng)歷讓我覺得學習是多元化的一種體驗”
“我的成長經(jīng)歷是中西結(jié)合的,印象中搬了12次家,并在中國和美國很多一線城市讀過書。上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國外的教學方式不一樣,而且教學方式和理念同國內(nèi)有很大不同。在美國讀書,你會覺得美國的學生感覺上學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而很多中國孩子感覺生活只是他讀書的一部分。美國學生有很多機會做自我挖掘、自我探索,并參加多元化的課外活動。而中國學生在申請學校之前并沒有很多機會去探索社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所以他們跟面試官聊天,沒有辦法展現(xiàn)自己最鮮明的一面?!?/p>
如何打破教育的圍墻?
在北大附中,我們提倡創(chuàng)造一種社會性學習。北大附希望培養(yǎng)的學生是個性鮮明、有自主性的,不僅能為社會做貢獻,而且自己獨立成長。我們希望通過書院制讓一個班能夠擁有來自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他們可能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參加比賽,但依然有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通過碰撞可能能產(chǎn)生更多可能性,也將開闊自身的眼界。
北大附的書院制旗下細分為7個書院。最上面是預(yù)科部和國際部,更注重幫助學生做好報志愿、高考的準備。每個學院都沿襲大學的college的概念,課程體系自主研發(fā),有博雅教育、人文教育、國際教育、通識教育課程等。且每個書院都有自己的特定方向,有些是文科,有些是理科。再往下就是學生的教務(wù)處、學生成長處,我們有心理咨詢師,跟學生交流,關(guān)注學生成長。我們希望書院制能夠打破社會和學校固有的框架,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保持鮮明的個性。
社團活動也是校園活動打破“圍墻”很重要的一個途徑。社團活動應(yīng)該是學生自發(fā)、自主的一個學習機會。如果每天都像一門課安排好了,就會很難讓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性。北大附中的國際部每周三從11:20之后都會停課,學生可以用他們的時間安排好社團活動,也可以用這個時間組織個人活動。不僅如此,北大附國際部和本部也有很緊密的聯(lián)合。我們鼓勵我們的國際部學生和本部學生盡可能一起辦活動,也會給他們提供場地的支持。
除卻上面兩種方式,下面我說一下在教室里學習如何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圍墻。首先,北大附的教學中,學生和老師的比例差不多是在1:15左右,但有些班可能少的話是10個學生,多的是20個學生。好處是我們確保學生和老師有機會去交流,這樣學生如果有提問,老師不有擔心自己沒有時間,然后把學生的問題隨便對付了。
另外,我們不僅讓老師給學生講課,還邀請社會上的嘉賓和專家給學生分享。從他們的角度和正在經(jīng)歷的工作出發(fā),給學生普及“象牙塔”外的生活。
第三,我們不給學生排課,而讓學生自己選課。每個老師會安排自己主題、風格的數(shù)學課,學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去選。選課很多時候其實拼速度和運氣,對學生來說,大概每個人有200個學分可以自由分配,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鍛煉和取舍,也是對獨立思考能力的考量。
最后,在教室里還有很多線上平臺可以幫助我們打破教育的圍墻。北大附中有很多線上平臺,無論是報課、線上活動、項目學習、服務(wù)性學習,我們都有相關(guān)的技術(shù)平臺,是內(nèi)部自主研發(fā)的,可以給學生提供移動辦公的可能性。此外,我們每年會給兩次機會讓學生組織項目,去國內(nèi)甚至國外任何地方去學習交流,我們希望這期間它能把學到的東西也和大家進行交流,或者他們可以做遠程學習,讓他們的生活更接近社會。
北京市鼎石學校招生主任Rachael Beare:發(fā)動六大思維能力申請名校
當今社會,學習形式不斷在改變,老師已經(jīng)不再是我們學生唯一的獲取知識的源泉?;ヂ?lián)網(wǎng)改變了我們獲取知識的形式,也改變了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隨著世界聯(lián)系的越來越緊密,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小,促使當今的教育產(chǎn)生了改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維也越來越重要。所有這些改變讓學校不斷思考要如何改變教育。同時對于一些頂尖學校來說,他們也在思考我們要吸收怎么樣的學生來滿足當今社會學習的改變。
Tony Wagner是當今世界上比較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說過很有名的一段話:當今這個社會,知識可能不再是唯一的優(yōu)勢。因為當今這個世界更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能用你所知的做一些什么。
DanIeL H·PINK作為一個知名經(jīng)濟學家,曾在《全新思維》這本書中提到,當今社會我們應(yīng)該給孩子發(fā)展的另一套思維能力,包括六大核心思維能力。
第一是設(shè)計感,設(shè)計感其實是要超出某一個功能性實際的概念,其實更多把我們使用這個東西的過程中、感官和情感上更加融入。要申請一個學校,學生在校的成績和取得的分數(shù),其實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是最不重要的。對于有競爭力的學校,好的成績和考試分數(shù)并不是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因此要在申請過程中讓招生官有不一樣的感覺,誰能夠?qū)⒏嗟娜祟惛泄俸颓楦腥谌氲缴暾埍淼倪^程中,就可能會讓申請產(chǎn)生不一樣的效果。
第二個思維能力是故事力。在當今這個社會,如果你只能夠描述你的產(chǎn)品、服務(wù),已經(jīng)不再是有競爭力的,不再是簡單地說你應(yīng)該買我的手機,而不是別的廠家的手機。如果你能夠很好地闡述一個故事,能夠讓消費者更好地將自己的這些情感跟你的產(chǎn)品聯(lián)系起來,那你的產(chǎn)品可能是會更有吸引力的。所以,作為申請人,怎么講一個抓住人眼球故事更重要,特別是你作為學生,跟其他申請人特別相似的時候,怎么樣有一個不同的故事,這可能對申請人來說是更重要的。
第三個思維能力是交響力。包括如何才能夠從更宏觀、更全面、更完整,整合性地看一個問題。比如你的申請中不要只糾結(jié)和關(guān)注某一個單獨的點,更多是你要梳理清各個點之間的相關(guān)性和關(guān)系性??梢园褍蓚€看起來不太相關(guān)的想法或者是概念聯(lián)合起來、結(jié)合起來。這種聯(lián)系整合性可能不再是你就一個簡單的問題解決一遍又一遍,而是你可以跳出原先的角度和思維,從另一個全新的角度,從更宏觀的整合角度解決創(chuàng)新的思維。
第四個思維能力是共情力。如何才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這個問題,而不只是在自己一直堅持的角度上去考慮、去思考。從目前的申請過程中來看,學生的共情力和同理心已經(jīng)是在申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種共情力和同理心,可以讓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是很多學?,F(xiàn)在在尋找的學生。
第五個是娛樂感。很遺憾,現(xiàn)在在很多學校里,這一點在慢慢消失、減少。我們相信很多人,我們從小到大可能接觸一個概念或者理念就是,工作是不允許有娛樂性的,工作就是工作。Pink并不同意這種觀點,現(xiàn)在有很多研究證明,這種娛樂感其實是在現(xiàn)在成功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娛樂感是希望我們在給大家展示自己的時候,更多把幽默、輕松展示出來。在我這20多年的招生過程中,我很少能夠看到申請書讓我開心一笑、能夠笑出來的申請,但是我卻記得每一個讓我能夠一笑的申請。
最后一個思維能力是意義感。意義其實更多是讓我們在整個社會生活中有目的性。我碰到很多學生特別是中學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發(fā)展,進到青春期的階段,很多孩子會迷失自己,越來越覺得沒有學習的動力。這其實有一部分原因,孩子隨著自己的成長,他的抽象思維能力越來越強,他可能會去思考我為什么要學這個,我學這個的意義到底在哪里。所以,一個事情的意義感可能是能鼓勵和推進人更好地去完成一個工作,去做一件事情的動力。所以,當孩子在思考我去哪兒上學,或者哪個學校更適合我的時候,需要考慮的是我將來要做什么及哪所學校能夠幫我更好地達到這個目的。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