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jié),我關心了兩位高中生外甥女的學習情況。她們都讀潮州最好的高中,一個讀的是最好的班級,叫做志博班,這個班是用來沖擊名校的,另一個讀的是普通班級,在班里排名也不錯。
我的兩個姐姐對她們孩子的學習都不太焦慮。原因是潮州最好的中學,基本都順應民心采取了擴招。
我們以前一個年級只有6個班,現(xiàn)在是20個班。那樣,只要在一所不錯的小學里面讀的還可以,考入本市最好的一兩所中學不會太難,雖然前100名會有獎學金,而后面的人可能要交多一些的學費。
但是家長們覺得孩子能進當?shù)財?shù)一數(shù)二的中學,就已經(jīng)不太焦慮了。
大學也相應地進行了擴招,而且廣東是一個高等教育資源還算豐富的地方,從名牌到一般本科到各類??贫加?。以外甥女所讀的高中的成績統(tǒng)計,95%最后都能考到二本以上。
很多潮州家長就覺得,這已經(jīng)很好了,反正讀完書,有一份工可以做,人生就是這樣了。
而對于一批真正拔尖的尖子,他們能考上京滬的名牌學校,在潮州以往都靠自己爭氣,學校從沒組織更多的輔導和幫助,家長能幫到的恐怕也寥寥。
春節(jié)期間看到一則新聞,是我同屆的一位女同學回到母校,收到校長的接見。這位當年考試經(jīng)常提前交卷的女同學,后來考上了清華應用物理系。
大學的時候,我經(jīng)常從人大過去清華找她,蹭清華較快的校園網(wǎng)聊天。
畢業(yè)后她去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博士并留美工作,2012年回清華大學執(zhí)教,2016年成為清華長聘教授,去年獲得了“中國青年女科學獎”,并成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我記得她家,在潮州市郊一座鄉(xiāng)鎮(zhèn)里,家里都是普通的工農(nóng)。
對比起北京、上海眾多焦慮的家長,我回到家鄉(xiāng),看著自己的母校,看看身邊的同學,忽然獲得了一個可以重新思考中國社會上升通道的角度。
在潮州這樣的四五線城市,孩子們稍微努力一點,就能去到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讀書,不管讀的是什么學校,至少獲得了在那座城市的體驗和一個起點。
家長們也感到滿意,有很多還想勸說孩子畢業(yè)后回到壓力更小的家鄉(xiāng)。
而在上海,這個有3000萬人口,按道理機會和生活方式都更多的城市,家長籠罩著說不出的焦慮。
好像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能讀名校,進陸家嘴做金融,或者研究機器人,就會成為快遞或者餐飲店員(在這里沒有貶低體力勞動者的意思)。
上海的孩子本身已經(jīng)在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生活,以后每個人的道路怎么走,似乎有更多元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培養(yǎng)孩子先做學霸吧?
籠罩的焦慮心態(tài),使每個人都雞血起來,這樣那些不雞血的家長和孩子,也會覺得在同伴競爭中處境艱難,或者慢慢被改變。
這就是一種互害的機制。
問題來了:小城市的孩子因為能到大城市讀書而得到提升,我們將給上海的孩子未來怎樣進一步的提升?我們今天所做的,對他們的未來是不是真正有幫助?
難道把他們送到美國歐洲、送到金字塔尖,不斷階層上升,才是唯一的目的?
首先,我不覺得按照小城市到大城市的邏輯,把孩子一味送到國外讀書就是更大的提升,當然,開闊視野是要的,但是并不是只有這一條道路,而且它牽涉到語言、文化、家庭等更復雜的因素。
其次,我們今天為了讓孩子上一個“更好的學校”,所付出的,以及讓孩子所付出的那么多精力、時間,是否能讓他們學到未來有用的東西?
再次,作為家長,我們就那么容易或者心甘情愿被焦慮所綁架嗎?以至于要去考類似“三筆四口”這些飄渺的據(jù)說和升學有點關系的額外考試?
我的觀點在于,如果我們因為生活在上海而沾染上焦慮,讓孩子做太多無用的應試,沒有利用到上海更好的資源發(fā)展孩子,可能還不如那些小城市里焦慮感不太強的孩子,可以有一些閑暇時間發(fā)展自己。
回想我的高中時期,因為從來沒有補課,沒有晚自習,我有時間可以辦文學社,讀更多書。那種高三下午四點就放學的學校氛圍,是讓我感恩至今的。
春節(jié)時碰到高三班主任,教數(shù)學的饒老師,他即將退休。我打趣說他可以發(fā)揮余熱教奧數(shù),但他說,潮州沒有奧數(shù)的氛圍。
當然,小城市的孩子最缺的是視野,但現(xiàn)在,旅行越來越方便,互聯(lián)網(wǎng)也打破地域。能得到一些引導的小城孩子,在這方面差距也不會太大。
我的外甥女們都去過北京、上海、香港,也會參加一些夏令營。我希望他們保持健康、活潑的心態(tài),不要在學習上有太大的壓力。
北上的家長們都在和一批強大無比的未來假想敵做斗爭,但即使你把自己的孩子武裝到牙齒,未來的社會,還是照樣會有分層,不可能人人都站在金字塔尖,要是那樣,塔尖又變成塔基了。
或許你會說我故作瀟灑,但我確實沒有很雞血地去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他今年讀初一,沒有上任何一門和課內(nèi)有關系的興趣班。
他在課外創(chuàng)作的東西,無論是寫歌還是拍短片,都更令我激動。而對待學習,我的態(tài)度是,要自己琢磨方法去學,既然花那么多時間在學校,就要好好研究,對得起自己的時間和金錢。
外界逼迫,終究是沒有用的。
(本文轉(zhuǎn)自菁kids上海,作者李梓新 )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