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連寶寶吃奶的情景都超出你的想象。
每吸一口母乳,都有定量記錄。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只需要一個App,就可以很便捷的監(jiān)測嬰兒的母乳攝入量。
更超出你想象的是,這個App,來自幾名00后。上海市西中學的幾位同學,利用AI聲音識別技術,用Python構建了這樣一個系統(tǒng)。
再來看一個問題:NBA今年的MVP應該頒給“字母哥”還是哈登?
你現(xiàn)在還是空口白牙的和人爭辯?
來自北京人大附中的同學,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一個神經(jīng)網(wǎng)絡,用來科學回答這個問題:如何評價一個球員的表現(xiàn)?到底誰更優(yōu)秀?
現(xiàn)在的中學生,已經(jīng)可以得心應手的使用AI解決實際問題。00后、05后們已經(jīng)抵達“戰(zhàn)場”。而且實力不俗,成群結(jié)隊。
中學生AI華山論劍
這樣的中學生、這樣的AI項目不是個案,不是特例。
周末,中關村會議中心的大廳里,首屆國際中學生人工智能交流展示會現(xiàn)場,就聚滿了這種懂AI的中學生,一百多人個個一臉朝氣。他們帶來了42個或獨自或者組隊完成的AI項目。
有嚴密論證,有嚴謹實驗,甚至有的還做好了Demo現(xiàn)場演示。
中學生的想法有多前沿呢?一位評委說,有個學生項目,和他剛剛提交到ICCV的頂會論文殊途同歸,解決的都是同一個問題。他也相信,自己的論文一定能中。
甚至還有評委感到了”恐慌”:會不會被機器取代不知道,被中小學生取代倒是非常有希望。
這些項目之中,有7個在用AI解決學生們自己校園生活中的問題,比如用人臉識別考勤、用算法來識別學生校服,甚至還有比較全面的”智慧校園”項目。
也有不少同學,放眼校園之外更廣闊的生活空間。他們提出了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來預測NBA MVP,用計算機視覺技術來監(jiān)測老人摔倒,給青春痘分類,用手勢來控制小車,香港的同學開發(fā)了粵語讀唇算法,當然,還有開頭提到的用聲音識別技術檢測嬰兒母乳攝入量……
這42個項目,來自國內(nèi)外56所學校,從132個項目中選拔而出,進入了這場中學生AI的“華山論劍”。
這些學生中最小的,才上初一,最大的,也只是高中生而已。也不要以為學AI只是北上廣深孩子們的課余興趣班。這42個項目里,就有10多個來自山西的縣城中學。甚至以高考機器著稱的衡水中學,也有學生來展示了自己的AI項目,他們用AI來實現(xiàn)高速公路上的預警、硬幣的智能分類和統(tǒng)計。山東青島、遼寧鞍山等等城市的中學生,也都有項目在現(xiàn)場展示。
全國各地,都有中學生在學AI、用AI,而且成果斐然。
量子位深感已經(jīng)被拍在了沙灘上,但還是想問一個問題:
他們是如何學習AI的?
如何煉成AI少年
參加這次華山論劍的中學生,學習AI主要來自兩個“門派”。一是“”自學派,二是“課程派”。
自學派,派如其名,學習AI主要依靠自學,對天賦要求很高,大多很早接觸編程相關的知識,在接觸到有趣的AI項目和技術實現(xiàn)時,能較快上手,但也困難重重。
比如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預測NBA本賽季的MVP的項目完成人金子超,在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學習C++。高中開始接觸AI。最令他苦惱的是,很多時候一個問題想不通,就不知道怎么辦了,也很難找到人去幫忙解決。此外,進入這一門派還需要機緣。
設計“老年人看護系統(tǒng)”的陳政宇來自廣東順德中學,在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習編程,在初一的時候刷知乎,看到了量子位的文章,才開始對AI產(chǎn)生興趣,繼而自學修煉。但學什么?怎么學?都是這一派的痛點與薄弱之處,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誤入歧途,走火入魔。
而課程派,大多有系統(tǒng)的“修煉功法”,通過學校課程學習AI技術。
比如上海市西中學通過聲音識別來檢測嬰兒母乳攝入量的研究,以及深圳市南山區(qū)華僑城中學基于手勢控制的智能汽車項目,就是其中代表。他們學習的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商湯在去年4月28日推出的《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
圍繞著教材,商湯還搭建了SenseStudy教學實驗平臺,投入資源對各個高中的教師進行培訓,并組織此次交流會等等,來完成AI教育中的“學什么”、“怎么學”、“誰來教”,以及“怎么測”等流程的閉環(huán)。但在商湯科技教育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戴娟看來,這些投入資源能夠解決的問題,并不是“這一派”的核心。
AI教育,道阻且長
最大的難點,是中學教育的首要目標在于“升學”。一些學校對于AI課程的接受程度,并沒有那么高。
“不考試,學它干嘛?”是大多數(shù)高中將AI拒之門外的首要態(tài)度。
商湯科技教育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戴娟覺得,這忽視了學生們對AI的看法。
她曾收到過一封來自山西中學生的來信。這位中學生在信中說,他一開始對AI是恐懼的。動畫片、科幻電影以及一些媒體報道讓他感覺,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人類,機器人要統(tǒng)治世界。然而在他了解了AI之后,就不恐懼了??朔约簝?nèi)心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它,知道它是什么,去掌握它,而不是害怕它和拒絕它。
戴娟說,這才是當前在K12推廣AI教育的核心之處,AI教育是一個素養(yǎng)教育,進入AI時代之后,這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她說AI教育是一個成長性的過程,也是一個思維進階的過程。孩子小的時候,主要與設備互動,到了小學階段,了解它為什么會動的基本原理,到了初高中,就能夠自己去嘗試做這些項目了。
總之,推行AI教育是一個道阻且長的事情。就目前來看,隨著AI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對AI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壁壘也在慢慢被突破。
人工智能,終究會是年輕人的。
One more thing…
我們回到一開始提到的項目,關心一下更年輕的小朋友:
AI怎么會判斷寶寶吃了多少奶?
研究這個項目的幾名學生,采集了20多位0至7個月的嬰兒吞咽母乳時的聲音,得到15000個吞咽波峰,借助這些吞咽波峰計算嬰兒吞咽次數(shù)。然后,用奶瓶喂嬰兒,測量嬰兒每吞咽一次,能吃多少奶。
他們還基于這一邏輯設計了一款App,通過麥克風收集嬰兒吃奶時的吞咽聲,并轉(zhuǎn)換成母乳喂養(yǎng)報告。
本文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