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去博物館上一堂課

作者:知風 發(fā)布時間:

去博物館上一堂課

作者:知風 發(fā)布時間:

摘要:博物館教育機構的商業(yè)化發(fā)展在愈加成熟。

WechatIMG143.jpeg

李思琪在今日美術館講解博物館課程。(除注明外,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

芥末堆 知風 6月3日

“現在是公元9012年,我們的祖先離開了地球,開始在宇宙中航行。在距離地球1700萬光年的M64星系,先驅者們建?了懸浮城市......下面我們就要?入懸浮城市開始冒險,?師有?個問題留給大家......”

李思琪讓孩子閉上眼睛,聽了一段關于未來世界的描述。這并非是科幻小說,而是她在今日美術館給涂思美育的學生們上課的場景。

圍繞博物館設計課程,并將其打磨成教育產品推向市場,只是幾年前才有的事。“2015年剛開始做博物館課程時,一個孩子聽老師說要去博物館,當場就哭了。”尤里卡教育創(chuàng)始人張曉揚回憶道,“他曾跟家長去過博物館,對博物館的印象是陰暗、悶熱,而且不得不看?!?br/>

如今的博物館教育已經不再小眾,中國的博物館數量也超過了5000家。社會機構研發(fā)的課程,內容延伸到了博物館之外——不僅嵌入研學游學等校外實踐,還與家庭親子教育融合,同時線上產品也開始浮現。

相比于教育行業(yè)其他領域,博物館教育機構體量仍然較小。不過,其商業(yè)化發(fā)展的模式,正變得愈加成熟。

在安靜的場地,開生動的課程

博物館的氣質無疑是文靜的。走進博物館,多數人會壓低聲調,放輕腳步。但小孩天性好動。在博物館上課,控場成了第一關。

曾在民族服飾博物館開課的張馨告訴芥末堆,“以前試過做打卡尋寶,大家會非常激動地在館里狂奔,小朋友瘋起來,就擔心撞到玻璃,更擔心撞壞展品?!?/p>

設立規(guī)則成了進館的必修課。涂思美育創(chuàng)始人陳柯伊表示,每節(jié)課程,第一步就是學博物館禮儀?!昂诵男S柺亲鹬?,尊重文物,不能碰它、摸它、砸它、踩它;尊重老師同學,有一定紀律性;尊重桌椅板凳,不在上面刻字?!?/p>

WechatIMG134.jpeg

涂思美育的學生準備進館。

當然,這不意味著博物館課堂是沉寂的。“我寧愿讓你鬧,也不希望你特別靜?!贝薇烧f。崔炳松是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碩士,2015年,他偶然接觸到了博物館講解及課程設計。

崔炳松認為,博物館教育最重要的,是吊起孩子對博物館的興趣,將科學的解釋,轉化成他們樂于接受的內容。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講火山時,崔炳松會告訴學生,研究一個火山,可以想象成給人看病?!跋仁强礆馍?,有時要你吐舌苔;同樣地,我們可以觀察火山的大小、顏色,做出初步診斷。有時看病要抽血化驗,我們就給火山采樣。遇到‘骨折’化驗不出,我們就用超聲波,給火山‘拍片子’。”

博物館課程有許多低齡學員,因此,兒童化用語也很有必要?!昂芏嘀v解員背專家寫的稿子,專家從科學的角度保證知識準確性,但對小孩來說,這并不友好。”崔炳松說。

為了讓學員更直觀地理解一些概念,老師還會采取言語之外的闡述方式。

比如,在國博瓷器展廳,怎樣讓學生理解瓷器釉上彩和釉下彩?張馨的辦法是通過小游戲:先讓學員在紙杯上畫畫,貼上透明膠;再將紙杯裹上透明膠,給他們作畫,感受先畫花紋與先上釉的區(qū)別。

跨學科式設計:不只在美術館學藝術

“聰明的你,知道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的區(qū)別嗎?”李思琪坐在“太空艙”中,給學員錄了段科技感滿滿的預習視頻。今年加入涂思美育后,李思琪以北京百子灣今日美術館《葉錦添:全觀》展為載體,設計了一門跨學科式的博物館課。

在她看來,葉錦添的展覽并不好理解,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融入了時間、空間及生命科學等元素。因此,每一節(jié)課開始前,李思琪都會讓學生先通過視頻進行預習。她告訴學員,“欣賞當代藝術的時候,好看和漂亮已經不再是重點,而是要關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動機。”

為了讓學員不要用二元對立的方式去看展,除了錄制預習視頻,李思琪還設置了課前工作坊:她給12名學員各發(fā)一塊布料,讓他們創(chuàng)作屬于未來世界的衣服,再披上它進館。

WechatIMG139.jpeg

一個男孩說,他在根據《我是世界》這款游戲創(chuàng)造一個未來角色。

“有孩子用顏料甩出了幾個彩色點子,覺得很好看,就會有意地這么畫。這是一個很好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崩钏肩饔X得,整個過程讓她很是驚喜。

WechatIMG138.jpeg

李思琪幫一個女孩展示待完善的作品。

葉錦添展覽交織著聲、光、電,藝術只是課堂的一小部分?!暗谝粋€目標是怎么感受和觀察當代藝術,并通過跨學科的延展,拓展科技和未來的知識?!崩钏肩髡f。

比如,通過展品“精神DNA”,理解藝術家如何傳遞自身情緒;通過朋克、宇航服與登月故事,讓孩子想象未來世界;通過海洋照片與海洋垃圾,讓孩子思考環(huán)保;通過達芬奇畫作“天使報喜”與宋徽宗的考題“踏花歸來馬蹄香”,感受東西方如何表達“看不見”的東西;通過機器人Lili與孕婦Lili,討論人工智能與圖靈測試......

WechatIMG151.jpeg

這個作品名為“手機”。通過藍色的燈管,李思琪在介紹科技和?洋的關系。

當代藝術沒有標準答案,博物館課程也是如此?!白稣n的難度在于,如果使用大量的開放式問題,老師很難把控課堂走向?!崩钏肩髡f。不過,她仍然看重給孩子自我表達的時間,“這是他們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發(fā)展的過程?!?/p>

在博物館上課時,老師的思維也需要隨時保持想象力。比如發(fā)放特殊道具夜光紙和小星星時,一位男孩拾起地上一片羽毛,詢問老師“這是什么?”助教微笑著告訴他,“這是送給你的特殊幸運禮?!?/p>

興起的博物館教育,需不需要標準?

陳柯伊作為涂思美育的創(chuàng)始人,三年多來,對博物館教育的起色有著直觀的感受?!白畛踝鍪袌鐾茝V時,兩三百塊的課,家長都會覺得非常貴;現在,家長反而倒過來問我們,‘這個展覽你們開不開課?’”

需求的變化催生了許多做博物館教育的群體。除了專注課程研發(fā)的機構外,還有些藝術類機構拓展品類時,打起博物館教育的名號——比如在博物館上美術課。此外,隨著研學旅行、綜合實踐課程等相關政策的出臺,部分傳統(tǒng)旅行社、OTA,也將博物館課程嵌入其業(yè)務之中。

實際上,張馨即是從最初的公益博物館活動,轉向與機構商業(yè)合作。不過,張馨告訴芥末堆,“甲方一般不會考慮講解的效果,他跟家長說有這個課程,然后包給我們,根本不會問孩子學到了什么,打完卡,家長就買單了。”

這也是張馨自研課程的部分原因。不過,做課程并不容易,“這種東西沒有課標,什么是好,什么是壞,完全自己把控?!睆堒氨硎?。

圈內人對博物館教育的效果評價常各執(zhí)己見?!坝腥藭J為,博物館是一個非常開闊的領域,沒有必要通過嚴格的課程設計,讓所有的探索在框架內進行,可以完全天馬行空?!睆垥該P說,“另一種觀點來自學校,需要讓教育局領導、老師、家長看到教學效果?!?/p>

WechatIMG137.jpeg

5月25日,涂思美育的學員在葉錦添展參觀“懸浮城市”。

現有的評估體系是多元化的,各家根據自身的經驗,提出相應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例如,尤里卡教育注重審美能力、自信與共情等;涂思美育則圍繞藝術感知、跨學科應用等能力設計課程。

“沒有最對的標準,但不建立標準,我覺得很難讓這件事情有著更長遠的發(fā)展?!标惪乱琳f。

商業(yè)化之路:嵌入游學研學,線上產品涌現

不同的博物館有著不同的主題。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教育,雖然產品設計難以標準化,但在產品執(zhí)行上,標準化有著很大的可能性。

尤里卡2015年開始做以人文歷史類為主的博物館課程?!拔覀兊恼n是一個一個的產品小模塊,再把這些小模塊,組成不同天數、不同主題的研學游學產品,直接to C、to B以及to G?!睆垥該P說。

這也得益于博物館定位的變化。國務院2015年公布的《博物館條例》提出,教育部門應鼓勵學校結合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學習實踐——教育成了博物館的首要目的,在這之前,教育這一功能是排名最后的。

張曉揚看來,如今的博物館教育已不再是一個小眾市場?!拔覀兎盏膶ο笸耆搅诉^去,產品出現在游學、研學中,出現在綜合實踐課程里。”

博物館教育的產品自身也在不斷進化。

2019年初,涂思美育聯合故宮紫禁書院推出線上音頻、視頻產品《你好呀!故宮》,并打造IP形象松鼠“涂涂”。同時,涂思美育還配套了教學材料包,加線上課售價108元?!澳憧梢阅弥覀儍宰?,聽我們音頻,看我們的視頻,自己去博物館學習?!标惪乱帘硎尽?/p>

據悉,該課程的銷量已經近十萬份。這個數字對線下課程而言是很難超越的,畢竟一名線下老師帶的學生最多就十幾個。

未命名_meitu_1.jpg

《你好呀!故宮》音視頻課及課程材料包。來源:喜馬拉雅FM、涂思美育

“前三年我們主要是線下授課場景,做了400多套課程?!标惪乱琳f。涂思美育的線下課接近600元一節(jié),去年營收在千萬量級,實現了收支平衡。而在未來,更多的線上流量也將反哺線下?!安皇钦f聽完線上課就不去看了,而是讓孩子能夠在線下獲得更好的體驗?!?/p>

融合不止于社會機構。雖然去年中國的博物館吸引了近10億人次邁入,但部分博物館仍然只是在“堆砌文物”,缺乏應有的教育內容。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推廣教育部主任許中云曾撰文指出,從表面看,一些館擁有國際領先的教育形式和內容,比如家庭項目、學校項目、兒童項目、公眾項目、社區(qū)項目、障礙項目等,但是走近看,能夠真正提供豐富深厚的科學、人文、藝術體驗的教育活動,少之又少。

隨著博物館自身的公共教育部門的增大,市場化博物館教育機構開始呼吁共建課程。陳柯伊說,“無論是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還是一些民營私立博物館,都把教育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這就是一個突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去博物館上一堂課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