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國人寫的好論文,大多發(fā)表在國外的期刊上?

作者:孫珩 發(fā)布時間:

中國人寫的好論文,大多發(fā)表在國外的期刊上?

作者:孫珩 發(fā)布時間:

摘要:據(jù)SCI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中國學者發(fā)表的SCI論文占比僅次于美國,連續(xù)10年排在世界第2位。

屏幕快照 2019-12-10 下午5.34.29.png

圖片來源:unsplash

如果將SCI收錄與否算作是評判一篇科技論文好壞的及格線,那么2018年,世界上有超過1/5的“好論文”都來自中國。

根據(jù)SCI數(shù)據(jù)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8年世界科技論文總數(shù)為206.97萬篇,其中有20.20%來自中國,中國學者發(fā)表的SCI論文占比僅次于美國,連續(xù)10年排在世界第2位。

2018年,中國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機構共發(fā)表SCI論文41.82萬篇,相比2017年增長5.7萬篇,增長率15.78%,是世界SCI論文總量6.8%增速的2.3倍。

屏幕快照 2019-12-10 下午5.02.05.png

然而,這些來自中國的好文章,卻大多發(fā)表在了國外的期刊上。

流失率:88%

2018年1月,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在其發(fā)布的《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藍皮書(2017)》中,統(tǒng)計了世界上14個論文產出大國SCI論文的流入和流出情況。

將各個國家所屬的SCI期刊上所刊登的論文數(shù)和該國作者產出的全部SCI論文數(shù)進行對比可以看出,14個國家中,只有荷蘭、英國、美國3個國家SCI期刊上的論文數(shù)量超過本國學者發(fā)表論文數(shù)量,其中,荷蘭期刊論文數(shù)是學者產出論文數(shù)量的3.79倍。

也就是說,除這3個國家屬于論文流入國家外,其余11個國家的論文,都在向外流失。而中國也是14個論文產出大國中,流失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僅次于葡萄牙。

在中國,國內SCI期刊刊載論文數(shù)僅為中國學者發(fā)表論文數(shù)量的0.12倍,也即中國至少有88%的SCI文章流向國外期刊。

屏幕快照 2019-12-10 下午5.02.23.png

不僅如此,中國作者在中國SCI期刊所發(fā)論文的影響力僅為5.63,遠遠低于中國作者全部SCI文章的影響力(9.27)。也就是說,我們大量外流的是優(yōu)秀論文。

那么中國人寫的好論文,為什么不投在中國的期刊上?

良性循環(huán)

發(fā)論文,是為了什么?如果在現(xiàn)在的大學校園里這樣提問,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應該是:評職稱。

這顯然不是發(fā)表學術論文的本意。然而在大學現(xiàn)行的評價體系之下,這也的確是學者們的無奈之舉。

學者們也是人,是人總要生活,要生活就要錢,要錢就要評職稱,評職稱就要發(fā)論文,而且要發(fā)SCI論文和影響因子高的論文。

因此,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國內的期刊并不是學者不想投,而是期刊自己不爭氣,學者們也只能“恨鐵不成鋼”。

根據(jù)JCR數(shù)據(jù)庫2018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7年SCI收錄期刊數(shù)最多的國家為美國,有2992種;其次為被收錄1886種期刊的英國。中國大約排在第5位,SCI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中國科技期刊僅有大約200種。而排在第4位的德國被收錄期刊數(shù)量,是中國的3倍。

屏幕快照 2019-12-10 下午5.02.39.png

SCI收錄的中國科技期刊,不僅在數(shù)量上不占優(yōu),且質量也普遍偏低。然而國內提升期刊質量的工作,卻會常常陷入一個“死循環(huán)”。

想要創(chuàng)辦一本高質量的好期刊,源頭在于拿到好文章。

對于一本學術期刊來說,在正常的良性循環(huán)下,期刊拿到了好文章,好文章的引用多,期刊的影響因子被拉高,期刊也就能夠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好文章,期刊質量也就會隨之越來越高。

然而國內現(xiàn)行評價體系下,能投到5分期刊的文章就不可能投到3分的期刊上。3分的期刊只能收到3分、甚至低于3分的文章,由此形成了一個“死局”。

在評定職稱的硬性規(guī)定面前,單靠本土期刊的情懷牌實在太過無力。中國大學和科研機構留給國內學術期刊的優(yōu)秀論文自然少之又少。

那么,中國難道就沒有影響因子較高的好期刊嗎?中信所統(tǒng)計顯示,2018年進入本學科領域總被引頻次排名前四分之一(Q1)行列的期刊共有15種,進入影響因子本學科領域排名前四分之一(Q1)的期刊有50種。按照影響因子進入Q1區(qū)期刊數(shù)量排名,中國排在世界第5位,而排在中國之前的國家依舊是美國、英國、荷蘭、德國。

從質量看,中國的科技期刊雖無“山”,但也有“峰”。然而處于最頂端的這些期刊往往還擁有著另一個近乎致命的問題:“借船出?!薄?/p>

“借船出?!?/h3>

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量,排在中國前面的始終是四個國家:美國、英國、荷蘭、德國——每個國家的手中都掌握著1個擁有超過100年歷史,幾乎可以稱作是“壟斷”了整個行業(yè)的出版集團。

利用極佳的聲譽和豐厚的資源,這些出版集團的期刊可以獲得極大的關注,進而得到高質量的稿源。而國內的期刊卻沒有這么好的“福氣”,想要得到國際學術界的關注,他們只能另辟蹊徑。

以影響因子高達17.848的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為例,這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管的期刊,然而其出版和發(fā)行卻借助英國的Nature出版集團(NPG),也就是所謂的“借船出?!?/strong>。

這實屬國內期刊的無奈之舉。因為僅僅依靠中國本土現(xiàn)有的出版資源,期刊很難有所發(fā)展。將SCI收錄的9000余本期刊中,“出版方”(publisher)中帶有“China”字段的期刊全部挑出,再與JCR2018年最新影響因子匹配發(fā)現(xiàn),這123本由中國出版的期刊中,最高影響因子為9.043。33種期刊影響因子在1分以下,超過70%的期刊影響因子低于3分,另有幾本期刊暫無影響因子。

屏幕快照 2019-12-10 下午5.02.57.png

至少在現(xiàn)階段,“借船出?!彼鶐淼摹袄边€遠遠大于“弊”。

據(jù)業(yè)內媒體報道,這種模式贏得了國內眾多英文期刊的歡迎,目前約有75%的國內英文科技期刊都是采用“借船出海”的策略,通過與國際大型出版集團的合作,從而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力。

如,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同牛津大學出版集團合作,Cell Research 和 Nano Research 同 Springer Nature 進行合作,而且它們的規(guī)模都相當小。如果沒有這些“大船”,其影響力將會如何?很難判斷。

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舉。

在這種合作中,跨國出版集團向中國學術期刊索要價格不菲的“船票費”,即合作費用,甚至有不少跨國出版集團以此來作為營收的增長點。

然而,從版權意義上來說,這些期刊是否屬于中國,還得打上一個問號。

怎么辦?

學術論文和版權的外流還僅僅是一種表面上的危害,更深層次的危害在于,沒有世界一流的學術期刊集群在手,根本無法掌握國際學術話語權和評價標準。也就是說,我們的大學是否一流,只能由別人說了算。

正因此,提升國內期刊質量的動作,在最近開始頻繁地發(fā)出聲響。

11月28日,科技日報發(fā)布文章專題報道國家獎評審標準的改革。其中,除提名材料上的“減法”等調整外,最為“大刀闊斧”的改革當屬兩條:

  1. 國家自然科學獎提名書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鼓勵發(fā)表在國內期刊的論文作為代表作。

  2. 堅決遏制“SCI至上”,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提名書將取消填報“SCI他引次數(shù)”的硬性規(guī)定,規(guī)定“他引總次數(shù)”應明確檢索機構使用的數(shù)據(jù)庫。

將有資格提名申報國家獎的學術“大?!眰冏鳛榇舜胃母锖驼叩耐黄瓶?,不得不說是一大創(chuàng)舉。

一來“大?!眰?strong>不缺SCI,只缺獎項。因此如果能夠對“國內期刊的論文作為代表作”的學者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那么“大?!眰儗⑽恼峦断驀鴥绕诳姆e極性就將大大提高。

其次,學術“大牛”們的文章質量有著極高的保障。創(chuàng)建好期刊的良性循環(huán)從源頭上開始建立起來,影響力的提升指日可待。

屏幕快照 2019-12-10 下午5.03.19.png

今年9月,科協(xié)發(fā)布《關于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有關項目申報的通知》,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11月22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正式公布。

全國285個期刊項目入圍,國家投入總經費超過2億元。支持力度之大,在世界范圍內也十分罕見。

屏幕快照 2019-12-10 下午5.03.38.png

然而這只是第一步,國內期刊需要克服的問題還遠遠不止這些。裙帶關系、缺乏切實的監(jiān)督和舉報機制等等客觀問題也切實存在。同時也應該看到,學術論文開源獲取(Open Access)的大趨勢為中國期刊發(fā)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但無論如何,發(fā)展中國本土的優(yōu)質學術期刊已是大勢所趨。近幾年來,我們已經逐漸被世界接納,現(xiàn)在,到了唱主角的時候。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塔”。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青塔;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青塔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中國人寫的好論文,大多發(fā)表在國外的期刊上?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