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傳統(tǒng)的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五):錯誤概念的轉變問題

作者:蝦子摸象 歐陽驍 發(fā)布時間:

傳統(tǒng)的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五):錯誤概念的轉變問題

作者:蝦子摸象 歐陽驍 發(fā)布時間:

摘要:學習者并不是“白紙一張”地來到教室里的。他們的“日常經驗”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感知”。這些經驗,有一些是與科學知識相一致的,可以作為新知識的起點(生長點),但也有很多理解是與當前的科學理論相違背的。這些被稱為“錯誤概念”或稱“另類概念”。

前一篇文章,我們已經介紹了:“知識的分類加工問題”。之所以重視這個思路,其實有一個潛在的假設,就是:在線教育聚焦的媒介是“顯示屏”處。這一特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我們與傳統(tǒng)不再相同。

傳統(tǒng)的場景時,如果一位學生“走神了”,老師可以“吼一嗓子”,學生自然會“回過神”來??墒窃诰€場景下,你必須通過“內容”達到這種效果,而不能真的依靠“吼一嗓子”?!敖獭迸c“學”的主體(老師和學生),在界面處徹底地分離了;“屏幕”是溝通的唯一載體,也是唯一的工具。這終將注定:在線教育與傳統(tǒng)模式的教育,必將完全不同,“她”將是嶄新的!

這里,我們不得不談及“溝通”,或者是“建構”相關的話題。最著名的例子是一個“青蛙向魚介紹鳥”的故事。

有一天,魚問青蛙,青蛙啊,鳥長什么樣,于是青蛙就說,鳥有五彩的羽毛,能飛,尖尖的鳥喙,還有爪子,但魚從未見過鳥,所以就想象著在自己身上長出了鳥的零件,拼出了它心里的鳥的形象,如下圖: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發(fā)現,“溝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知識的教學”也大抵如此。按照管理學大牛德魯克的觀點,他認為:溝通不是“邏輯”而是“感知”。青蛙的描述就是“邏輯”,“邏輯”關乎“骨架”;而“感知”則包含整體信息,它們是不僅關乎“骨架”,還關乎“血肉”、“經絡”、“色彩”、“材質”……

難怪我們說“百聞不如一見”,信息量完全不同!

回到今天我們的話題,我們需要知道,學習者并不是“白紙一張”地來到教室里的。他們的“日常經驗”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感知”。這些經驗,有一些是與科學知識相一致的,可以作為新知識的起點(生長點),但也有很多理解是與當前的科學理論相違背的。這些被稱為“錯誤概念”或稱“另類概念”。

許多人有印象的例子發(fā)生在中學階段,那個時候有一個伽利略的“自由落體運動”試驗。當時,有兩個學派的爭論,一個是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認為重量大的物體和重量小的物體,在同樣的高度下落,重量大的會先落地。而伽利略的觀點則認為:物體下落速度的快慢不是由它的重量決定的。

后來,在1590年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伽利略實驗”,證實了自己的觀點。

這個案例,發(fā)生在400多年前,偉大如亞里士多德也犯了錯誤。而根據我們的直覺,大部分人也會認同當如亞里士多德所言“重的物體下落快”。然而,事實通過“伽利略實驗”卻站在了伽利略的那邊。

不過,上述不是我們想說的重點,重點是:蝦子在上中學的那會兒,發(fā)現的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學時代,有一些物理學得不太好的小伙伴,即使是書本中已經告訴我們:“伽利略是對的”時,他們仍然傾向于相信“自己的經驗”。直到解題的時,才違心地“按照要求”“套公式”。

于是,這里就存在一個新問題:錯誤概念的轉變要點為何?為什么有些人不容易“轉變錯誤概念”?

先說,科班的教材介紹了“概念轉變的影響因素”和“概念轉變的條件”兩個方面,簡介如下:

一、概念轉變的影響因素

1. 學習者的形式推理能力

說的是學習者的認知水平必須到一定的程度上,例如,我們無法讓一個2歲的孩子理解“地球是圓的”。

2. 學習者的先前知識經驗

這條說的是學習者參加學習的時候,TA掌握的先前知識經驗的特征,包括三個方面:強度(指學習者先前經驗的豐富程度,知識結構是否是體系性的)、一致性(指先前經驗能否對先前經驗提供解釋,是否能組合所有的證據)、堅信度(指個體對于自身先前觀念的堅信程度,這一點與學生的直覺經驗、文化背景等都有關系)。

其實道理很簡單,一根筷子容易折斷,十根就不容易折斷了!一堆筷子,有效編織,更能產生不同的效果。

3. 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能力,大體是指學習者對于認知的認知,包括知識、自身資源掌控等方面,不了解的同學應該補補課,因為比較重要,本文不贅述。這個將在《傳統(tǒng)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11):元認知系統(tǒng)對學習的影響》我們專門說。

4. 學生動機,對知識、學校的態(tài)度

這條講動機,主要因素涉及:目標取向、自我效能感、控制點、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之前在學習者并不是“白紙一張”地來到教室里的。他們的“日常經驗”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感知”。這些經驗,有一些是與科學知識相一致的,可以作為新知識的起點(生長點),但也有很多理解是與當前的科學理論相違背的。《傳統(tǒng)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二):關于動機的各種流派》中介紹了它們,這里我們只要知道有關即可。詳細的內容,不贅述。

二. 概念轉變的條件

“概念轉變的影響因素”主要突出相關性,“概念轉變的條件”在更加強調針對性,并且它有四個條件。波斯納有一幅圖,可以比較好地說明:

概念轉變的四個條件如下:

1. 對原有概念不滿。

2. 新概念的可理解性。

3. 新概念的合理性。

4. 新概念的有效性。(學習者可以看到新概念對自己的價值:他能解決用其他概念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且能向個體展示出新的可能和方向,具有啟發(fā)意義。)

上述內容,《教育心理學》上都有,需要更多詳盡說明的同學,可以主動去學習一下。但是,這些知識既然書上都有了,為什么蝦子和歐陽還需要專門拿出來講呢?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個分支知識是一個重要的“必要知識”之外,其實還另有一個很重要的點。

大家可以感知的出來,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十倍速時代”,只要是在發(fā)展的行業(yè),速度便會越來越快,IT業(yè)尤其如此;而資本驅動著一切的變化。所以有了著名的“摩爾定律”,以及前不久根據“云發(fā)展”提出來的“貝索斯定律”。兩個定律分別如下: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chuàng)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

貝索斯定律:是以亞馬遜首席執(zhí)行官貝索斯的名字來命名的定律,摩爾定律是以價格為標準來描述的。貝索斯定律則是以計算機的能力為標準來描述的。它的要點如下:在云的發(fā)展過程中,單位計算能力的價格大約每隔3年會降低50%。

這兩個定律跟我們今天的錯誤概念轉變問題有什么特別的關系嗎?有!

因為整個行業(yè)在高速發(fā)展的時候,行業(yè)內的知識也是在高速更新的。更新過程中,我們就會發(fā)現大量“錯誤概念轉變問題”,盡管這種“錯誤”,其實并非“絕對的錯誤”,而只是相對的“不合時宜”或稱“過時”。這一現象,在軟件編程領域尤為明顯,新知識的迭代周期非常迅速。例如:各種語言更新?lián)Q代之后,各種工作框架又風起云涌……

應該來說,這里還蘊含著有一個不錯的項目機會。大家想,網上的知識資源應該來說相當豐富,可是為什么“自學”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容易?我想原因之一就在于,“適當知識”的去偽存真,其實是一個挑戰(zhàn)。“自學者”很容易迷失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經常講,“傳道”、“授業(yè)”、“解惑”,其實我們仔細想想哪個需求最大?多數人認同的都是“解惑”,而不是“授業(y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項目機會”。具體怎么做,本文不展開。

著名的“可汗學院”在其實踐中,已經提出了“知識地圖”的相關實踐。這一點無論對于“解惑”還是“授業(yè)”,應該都非常有意義。但是“知識地圖”應該有許多方面的功能,揭示“知識發(fā)展的脈絡”應該只是其中之一。在第三個專題中,也就是我們的第19篇文章《追求極致的有效學習——基于腦特性的學習原則:(19)構建認知的地圖》,蝦子和歐陽將在這一文中,進一步討論它和介紹它。蝦子甚至認為它們是至關重要的。屆時,我們也還將在第21篇追求極致的有效學習——基于腦特性的學習原則:(四)分類學習,知識掌握的芯片化一文中,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知識的分類學習”。

而回到我們本文的意圖來,我們會發(fā)現“錯誤觀念的轉變”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技術”,指導我們“概念轉變”的過程方法。而且也可以作為一種方法論,指導“知識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現在有許多“導學課”,其實也應該關注一下“錯誤觀點的轉變”,它還是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啟發(fā)的。特別當我們講到第10篇文章《傳統(tǒng)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十):是否存在支架式教學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時,大家就會發(fā)現蝦子和歐陽用心良苦。

推薦閱讀:

《傳統(tǒng)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一)關于“有趣心理”的研究》

《傳統(tǒng)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二):關于動機的各種流派》

《傳統(tǒng)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三)ARCS動機設計模式的操作細化》

《傳統(tǒng)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四):知識的分類學習 》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傳統(tǒng)的有效學習的在線應用(五):錯誤概念的轉變問題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