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1998年,在《還珠格格》轟動亞洲的那個冬天,海強出生在了川南的一個四線小城。
為了讓好動的兒子能夠“坐得住,靜得下來”,海強從小被父親送去學了書法。
海強幼年練字照片
那個年代還沒有興起培訓熱,小縣城的培訓班也不多見,海強學書法的地方就在家的旁邊,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自己開的。
書法一學就是9年,之后,海強考上了國內一座一線城市的大學。大學期間,得益于扎實的書法功底,海強成了一位書法兼職老師。
上學期間,海強就在學校附近兼職,一旦放了寒暑假,海強就回到小縣城的鄉(xiāng)鎮(zhèn)兼職。談及最大的感受,海強覺得,“城鄉(xiāng)教育的差距,從來沒有這么赤裸裸地撕裂在我的面前。”
差距體現(xiàn)何在呢?“看得見的地方有差距,看不見的地方差距更大?!?nbsp;
“女孩子似乎意識不到,露出身體有何不妥”
海強第一次兼職的地方,是在一家茶樓里,上課的場景,海強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昔日靠鋼鐵發(fā)展起來的小鎮(zhèn),茶樓就在小鎮(zhèn)的入口。高三畢業(yè)的暑假,海強每天早上坐車半個多小時,從縣城的家中,趕來小鎮(zhèn)茶樓上課。
沒有機構名字,沒有前臺接待,沒有優(yōu)秀學院展示墻,海強覺得,與其說叫培訓班,不如說叫臨時托管班。
班里總共五六個小孩,都是鎮(zhèn)上工人和周邊農民的孩子:一個在上幼兒園,兩個讀一二年級,還有三兩個三四年級的學生。
高中畢業(yè)的海強,不是這里唯一的兼職老師,也不是學歷最低的,“什么學歷的都有,老師們也什么都教,當然也談不上有什么管理……孩子帶了語文作業(yè)來,就輔導語文,帶了數學就輔導數學……好在體量較小,老師比較輕松?!?/p>
讓海強印象深刻的,是幾個女孩子。暑假是這座縣城一年最熱的時候,女孩子們大多穿著連衣裙?!巴嫠5臅r候,年紀小的女孩子會露出身體的一些部位”,但她們似乎意識不到這種露出有何不妥。這個時候,海強就會提醒她們,或讓其他大一點的女孩子幫幾個小女孩把裙子穿好。
放學后,住在鎮(zhèn)上的孩子就自己背書包回家,住在附近村子的,海強會陪他們一起等家長。海強回憶,七八月正是農忙時節(jié),家長們往往是急匆匆地騎著摩托車而來,挽著的褲腳上,有時候還能看到新鮮的泥印。
“他們的校服既分季節(jié),也分場合”
2018年,海強大三,通過一位學長介紹,海強在求學所在的一線城市找到了另一份兼職工作。
依然是教授書法,每周六4節(jié)小班教學課,每節(jié)課十多個孩子,大部分10歲左右。
上了一段時間后,海強逐漸了解到了學生們的家境,“雖然各行各業(yè)的都有,但整體都很不錯,有從商的老板,有公務員,還有搞科研的、做教育的?!?nbsp;
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在穿著上有著極端直觀的體現(xiàn)。海強回憶,有幾次,孩子們都說自己穿的是校服,但明明他們穿的衣服都不一樣啊,“校服不應該是統(tǒng)一的嗎?”
有孩子給海強解惑,他們的校服分四季和場合,“冬天周一、周五穿禮服,周二至周四穿棒球服?!?nbsp;
這讓海強想起鄉(xiāng)鎮(zhèn)上的那些孩子們,“他們的校服只有兩套,不分季節(jié),更不會分場合?!?/p>
課間休息時,有孩子會拿著零花錢買東西。有幾次,海強注意到,有幾個孩子的錢包里,錢都花花綠綠的。后來他得知,他們的錢包里,除了人民幣,還有外幣,美元、日元、韓元,有些是父母親戚給的,有些是孩子們出國旅行回來留作紀念的。
有孩子養(yǎng)了寵物,周末也會帶到班上玩兒,諸如小烏龜、小倉鼠一類。部分男孩有時候會帶來一些玩具,“玩具都很高級,我一個成年人都要弄半天才搞得懂?!?nbsp;
至于課后,大部分孩子要么是家長開車來接,要么自己打車回家。有幾次在樓下陪著孩子們打車,城里孩子的成熟與見識,令海強感慨不已,“十來歲的孩子,像大人一樣站在路邊打出租,絲毫沒有膽怯與羞澀,自己就回家了?!?nbsp;
海強問過孩子們,“自己打車不怕嗎”。孩子們覺得這個問題簡直奇怪,“打車有啥好怕的,我還敢一個人坐飛機呢?!?nbsp;
沒有人覺得打車奢侈,也沒人覺得坐飛機很稀奇,這就是城市孩子的普通生活,甚至不足以拿出來炫耀。但他們的普通日子,卻是鄉(xiāng)鎮(zhèn)孩子們暫時還無法企及的夢想。
“城市的孩子在追求綜合素養(yǎng),鄉(xiāng)鎮(zhèn)的家長更關心分數”
在城市里兼職期間,海強遇到過一位媽媽,除了放學時來接孩子,這位媽媽還經常在上課期間,出現(xiàn)在教室外,“孩子在里面學,媽媽在外面學”。海強后來忍不住好奇詢問,這位媽媽說,自己跟著學習才能把老師講的東西都盡量搞懂,回家后可以繼續(xù)輔導孩子。
海強推測,時間如此充裕,這可能是一位全職媽媽。
這在海強兼職的鄉(xiāng)鎮(zhèn),幾乎是不可能的?!皠e說全職媽媽來陪著上課,很多父母都見不著面……在小地方,照顧孩子的職責,大部分落在了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他們很少詢問孩子字兒練得如何,更關心孫輩聽不聽話,成績有沒有提高,分數是不是考得夠高?!?/p>
雖然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孩子都在補課,但海強在對比中也發(fā)現(xiàn),在補習類型和數量上,仍存在明顯差異。
海強所在的三線小城,有閑錢的家長更樂意送孩子上學科類培訓班,藝術類和體育類培訓相對較少,“語數外才是正經,不能提分的培訓都是無用功,畢竟,有限的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但對一線城市的小孩來說,不管是學科培訓、藝術培訓,還是體育培訓,報班上都沒有差別。在小學階段,部分家長普遍更重視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和素質教育。
例如,在海強這兒練書法的孩子,報的興趣班都不少:編程、少兒主持、足球、籃球、擊劍,寒暑假還有冬令營、夏令營。平時假期,他們還和爸媽一起各地旅行。甚至有家長直言不諱地告訴海強,“送孩子學書法只是為了熏陶,(學習)成績是否提高不重要,也不在乎,今后也不見得一定會參加高考。”
教育資源的流動,已經肉眼可見
春節(jié)期間,海強參加了高中同學會。席間,大家聊及很多當年的老師,海強這才了解到,他曾引以為傲、家長眼里全市最好的高中,聲名大不如前了。
同學們告訴海強,往日縣城里的主力骨干老師,大部分都已調走,陸續(xù)到了更高一級的城市或名校,“村里的往鎮(zhèn)上走,鎮(zhèn)上去縣里,縣上的往市上奔,市里的往成都、重慶跳……好多老師,不要說出類拔萃的,只要稍微能力強一點的,都換了地方,或者正在準備換地方?!?/p>
老師們在流動,生源也在流動。海強的同學告訴他,鄉(xiāng)鎮(zhèn)上但凡條件好一點的,都把孩子往縣城里送,縣城里的孩子們,則都在往市里送,或者干脆直接送到了成都或者重慶上私立學校。
師資的流動,生源的流動,由此帶來的縣中的坍塌,這不是某一個縣城的獨有現(xiàn)象。
《中國農村教育發(fā)展報告 2013-2014》數據顯示,農村教師隊伍中,有51.2% 的人被初次配置到鄉(xiāng)村學校,但在二次配置中,56.9% 的教師調進了縣城, 36.7% 的教師“想要離開”農村的教師崗位。在縣城的教師流動中,67.3% 為“向上流動”,28.2% 為“平行流動”,只有4.5% 為“向下流動”,而且流動者多為年輕教師、高職稱教師和優(yōu)秀教師。在中西部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流動中,大部分教師都流向了城市的公立中學和高薪的私立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流失得最為明顯,男性教師主要向系統(tǒng)外流動,女性教師則以系統(tǒng)內流動為主。
從《中國農村教育發(fā)展報告2019》來看,近些年,我國鄉(xiāng)村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2017年全國各地共招聘特崗教師7.7萬人,分布在1萬多所農村學校,城鄉(xiāng)差距較2016年有所縮減,但鄉(xiāng)村小學和初中生師比仍低于國家標準。
而在低線城市,同時面臨缺乏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尷尬。由于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低線城市供需存在巨大的缺口。
對此,海強也有強烈的察覺,和小時候相比,在川南的這所四線小城里,培訓機構近兩年變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些耳熟能詳的名字,甚至一些連鎖大品牌,也在陸續(xù)入駐。
但在教師尤其優(yōu)秀教師的流動面前,培訓機構的入駐,并不能彌補教育資源的流失。而且,對于家長來說,選擇培訓機構,也意味著多出一筆開銷,這也注定只有少數人可以有機會選擇補課來“超車”。
今年過年回家,海強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兼職過的茶樓補習班已經關閉,旁邊的老人們告訴他,“鎮(zhèn)上連娃娃都不多了,有點條件的,都送到城里上學去了?!?/p>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成都商報教育發(fā)布”(ID:cdsbjyfb),作者李宇欣。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