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下,這屆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的留學生,滿載著父母愛與擔憂,踏上了求學的征途。尤其是赴美留學生,現(xiàn)在中美關系緊繃,甚至已做好“三年不回國”的思想準備。但這一切,并不妨礙遠距重洋、隔“屏”相望的父母,精準地“感同身受”孩子所面臨的每一個挑戰(zhàn):如何面對東西方文化理念的碰撞,該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面對國外疫情現(xiàn)狀?外灘特約作者田心結合親身經(jīng)歷訴說:當我們的“手”不能擁抱最愛的孩子,我們?nèi)绾斡谩靶摹比贤ǎ?/p>
9月,是全球新學年的開學季。
8月末,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位父親以近似俯臥撐的姿勢趴在地上,試圖透過安檢外圍欄板的底邊縫,“目送”孩子出海關遠行。
不知道這個家庭來自哪里,也不知道這個孩子將去往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又是一個留學生家庭。在當下動蕩紛亂的世界里,此時不得不背起行囊的人群,除了留學生,還能是誰?
這張照片,一時間在各個留學群刷屏。有網(wǎng)友評價圖片: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愛。某群的一位媽媽,則幽幽地回應:目光不及之處都是擔憂!
我曾經(jīng)也像那位爸爸一樣。孩子15歲獨自出國讀寄宿中學,從高中到大學,整整7年。每一次我和爸爸都會送到機場,送到安檢口不得不止步處。
我熟悉安檢外的每一塊圍欄,雖不如那位爸爸會趴在地上從底縫中張望,但我知道,從哪塊圍欄的縫隙、哪個角度,能看到最遠,能用目光追著(或自以為能追著)孩子過安檢、出海關,直到目光再也夠不到……
愛與擔憂,道盡了動蕩世界、疫情籠罩之下這屆留學生、絕大多數(shù)還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酸甜苦辣……
每個留學生家庭,對這一次的送別,或開誠布公地同孩子討論過、或心照不宣地與孩子有默契:短期內(nèi)回國都非易事。
遠隔重洋、只能借助通訊手段溝通,將成為不得不面對的選擇。當我的“手”不能擁抱我最愛的孩子,我們?nèi)绾斡谩靶摹比贤ǎ?/strong>
我的孩子求學在外,最令我們自豪的不是孩子考上了一所好大學(作為父母當然也格外欣慰),更令我們自豪的是,7年的光陰、大洋的阻隔、少年的“叛逆”,都沒有隔斷我們之間良好的溝通。
感謝孩子能接納我們繼續(xù)行“父母之命”(parenthood),能使我們幸運地“同步”目睹一個少年在中西文化的沖撞中,見世界、見自己,更在近兩年的世事動蕩中,學習開眼見天地。
在磨練中形成自己的三觀,成長為一個獨立、成熟、勇敢的年輕人。而我們依舊能保有最堅韌的親子/朋友關系,能依然擁有一個年輕人充分的信任與愛。
作為經(jīng)歷兩代“留學潮”的親歷者,我頗有觀察和心得。因此,就來聊聊和留學在外的孩子溝通那點事,如何避開誤區(qū),避開那些“把天聊死”的坑,把聊天愉快地持續(xù)下去。
“融入”是個偽命題,不必強推“融入”
每個留學生,出國首先都會面臨一個“融入”問題。
可能很多家長在和孩子視頻聊天時,都會極度關心孩子“融入”問題。
“不要成天扎在中國人堆里”;
“快去交外國同學朋友”;
“去融入學校/住家,自己要主動、積極”;
甚至“不要再說中文了、說英文!”
如果每次聊天都是這樣的磨耳朵,很可能把天聊死。
我也曾這樣一廂情愿地推動,很快發(fā)現(xiàn)不僅徒勞,還很可能適得其反。孩子即使在和我們交流時不硬頂,行動上也會軟抗。
設想一位新嫁娘,遠嫁到異地一個完全不同于自家環(huán)境的大家庭,父母最關心的是什么?是她迅速融入這個大家庭嗎?是她成為大家庭里討人喜的新婦嗎?一定不是。父母最關心的一定是自己寵了多年的女兒,在新家生活得安生不安生?她是快樂的嗎?
所以,“融入”是個偽命題。當孩子出國,父母首先要關注的不是融入,而是孩子生活得安生不安生、快樂不快樂。
當然,肯定有家長會質疑,既然要在國外“混”,不融入,你出國干啥?
再請大家觀察一下,即使在魔都上海這樣國際化的都市里,是不是外國人也是天然地和他的同類更多地抱在一起,有時并不是同一國的人,只要同是外國人,或者大致同一文化族群的人。和中國朋友多是“交往”,有多少堪稱“融入”了呢?
人同此心,世同此理。
尤其少年出國,他獨自面對的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社會,他肯定要首先尋找自己的情感支撐點。而情感支撐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是只有與他有共鳴的父母、同胞才能給他的。只有過得安穩(wěn)、開心了,他才可能有定力地去融入。
所以,孩子在選室友的時候,不要強迫他選外國同學,以提高語言能力。如果孩子想和中國同學做室友,或大多數(shù)朋友是中國孩子,沒什么不好,更沒什么大不了。抱團取暖,全球通吃。
只要孩子不忘初心(無論初心是把學念完、找一份工作,哪怕就是出來開闊眼界,只要初心不是就是要脫離父母來胡造的),正常上課,逐漸適應生活,在大環(huán)境熏陶下,語言不是問題。
或者說,語言、融入不應成為優(yōu)先級的問題,孩子的生活、情緒狀態(tài)是父母要最在意的。相反,中文是孩子的情感紐帶,家長不要恣意切斷它。
即使是大學生出國,也不必為“融入”的偽命題縛住手腳。大學生更多地是要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愿意去了解和接納和自己不一樣的東西,并勇于嘗試和表達。更重要的是把自己錘煉成一個成人,知道如何面對不同境遇,解決問題,不逃避,也不必委屈。
融入要假以時間,也要講緣分。無論在哪里,無論異域、他鄉(xiāng),做事都要積極主動融入。做人(情感)上的融入,坦率地說,流淌在血液里的DNA自帶密碼。如果能融入,那便是因果。
不要輕易評判,保留溝通的通道最重要
孩子出國,一定會遇到很多“新鮮事”,一些可能還和父母輩三觀很不同的事。
和孩子聊天,當孩子興奮地和你嘰嘰喳喳地說時,只要沒到原則底線的時候,哪怕再沖擊你的三觀,先不要武斷地評判。保留溝通通道的暢通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孩子10年級時插班進入一所寄宿高中,美高都是從9年級開始,同學間基本已形成了固定的朋友圈。她作為一個外國孩“融入”已難,加之現(xiàn)在還要擠進成型的圈子就更難了。
很長時間,她都非常孤獨。作為父母急在心里,但孩子交朋友的事,真也無能為力。
某天,孩子興奮地告訴我們,交到了一個好朋友,這兩天吃飯、做作業(yè)都在一起。我們長舒了一口氣。忙說:“快說說你的新朋友唄!”孩子還頗有點神秘地說:“你們猜猜,男的、女的?”
我和娃爸對望一眼,內(nèi)心一震:這么快就有男朋友了?但嘴上還是故作鎮(zhèn)靜地答道:“那哪猜的到,你就如實招來唄!”孩子出國之前,對青春期孩子的戀情問題,我們曾討論過。
記得當時我只讓孩子記住兩句話:無論發(fā)生什么,都可以告訴爸媽;無論發(fā)生什么,生命最寶貴。
視頻那頭,孩子繼續(xù)著她的興奮:“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是個男的正在變成女的途中?!蹦X子嗡的一聲。我自認是個開明的媽媽,但事情臨到自己孩子身上……
原來,這個16歲的少年,剛剛做了變性手術,還沒有全做完(要分幾次做)。讓他繼續(xù)住在男生宿舍已不合適,學校就讓他搬到了女生樓。
但考慮到他還沒變完,完全同女生混住在一起也不好,于是便安排他住在了地下室。地下室除了廚房和洗衣房,就他一個人住在那里,且作為一個新宿舍的闖入者,想必他也很孤獨。于是,兩個孤獨的人就走到了一起。
這樣的朋友!尚未變完,尚存的男性荷爾蒙會不會哪天突然爆發(fā)?長時間相處會不會影響自家孩子的性別取向?
雖然心里翻江倒海,嘴里還在字斟句酌地繞著彎從那娃的父母說起:“哎呀,這家父母真是可以,孩子覺得自己是女的,就同意變性。這么小的孩子,現(xiàn)在能懂什么?等長大后再后悔,看怎么辦!”
孩子立即明白了?!澳銈冇植涣私馊思业纳?、心理情況,憑什么說三道四?你們怎么知道人家的痛苦?至少我比你們了解他是個很好的人。”最后來一句:“我還不如不告訴你們呢!”
閉嘴。之后在很長的時間里,都是更多地在聽孩子說她和朋友相處的事,偶爾會給點建議。只要渠道通暢,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還是會在意父母的意見的。
后來,那個孩子做完了她的手術。她的確是個好孩子,甚至更富同情心,也升入了很好的大學。
《了不起的蓋茲比》一書,幾乎是美國學生的必讀書。里面蓋茨比的老爸對他說過一句話:Reserving judgements is a matter of infinite hope.(保留判斷是一件充滿無限希望的事情。)這是孩子當時在中學讀到此書時告訴我的。我一直記著這句話。
如何同孩子聊疫情,各家都有難念的經(jīng)
最后,再來聊聊如何同孩子聊尚不見盡頭的疫情這件事。這個話題,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里,都會是同孩子交流時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戴口罩、勤洗手、少扎堆,肯定是少不了的日常嘮叨。但是:
打了國產(chǎn)疫苗,還要不要再打國外的疫苗?打幾針?是重新打,還是打加強針?間隔多久打合適?
學校的課,選線上的,還是選線下的?歷盡周折跑回去,是為了繼續(xù)上Zoom大學嗎?但是,如果線下,教室里人啊人……
超市、商場還要不去?盡量不去,還是該去就去,畢竟生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能和同學一起去餐館吃飯嗎?老外同學也沒當個事啊,照吃照喝。
聚會還能不能參加?“脫離群眾”或長期憋著真的好嗎?
對年輕人而言,為了一個潛在的“危險”,犧牲人際交往,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
這些問題,無解!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困擾、交流與抉擇吧。我也是那個上一秒淡定,下一秒抓狂的媽媽。
非要說的話,就兩條吧。對于未成年的小留學生,你對疫情的態(tài)度決定著孩子的態(tài)度,你淡定、穩(wěn)住,該做決定就做決定,孩子就會過得安心、平順;
對于大學生、研究生,就讓孩子對疫情的態(tài)度來決定你的態(tài)度吧。畢竟他們生活在那個社會里,比你更了解真實的情況,也更能做出相應的對策。
當然,父母的牽掛和祈禱永不止息。那就,相信科學,相信常識,相信人品。
當遠方的游子無法歸家泊在港灣,就用交流和溝通,為孩子織就一張愛的蹦床。讓孩子無懼摔倒,更有勇氣,觸底騰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田心,編輯Amanda。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