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457萬大軍考碩士, “碩士教育”正變得尷尬而可疑

作者:張豐 發(fā)布時間:

457萬大軍考碩士, “碩士教育”正變得尷尬而可疑

作者:張豐 發(fā)布時間:

摘要:碩士考試的"高考化",與大學教育的本來目標已愈發(fā)偏離。

1634182124656819.jpeg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張豐 | 撰文,措雪 | 編輯

2月21日是研究生考試放榜日。據(jù)各地發(fā)布的通告,考生可以陸續(xù)開始查詢2022年度的考研初試成績。另有部分省份尚未公布成績查詢時間。而微博上,"考研二戰(zhàn)"的話題再次登上熱搜。

“12月死2月埋”,這種段子式的調侃,體現(xiàn)出了廣大考研學生面臨的巨大壓力和焦慮。

與"考研二戰(zhàn)"同時登上熱搜的,還有一個“傳說”。一位母親在視頻中祈禱,希望女兒考研能有好成績,“保佑她能上660分”。但這位媽媽不知道,研究生考試滿分只有500,她把考研等同于高考了。

這位母親身上顯而易見的焦慮,與女兒作為考研生的焦慮并不一脈相通:母親的焦慮反映的是“雞娃”的本質:面對久興不衰的考研熱,家長并不知道為什么競爭,也不知道該怎樣競爭,卻又身不由己地投入到競爭中去。而對女兒自己來說,面臨的卻是大學生就業(yè)“內卷"壓力下,不得不去追求更高學歷的殘酷現(xiàn)實。

所謂“考研二戰(zhàn)”,就是這種競爭的直接結果。“考研二戰(zhàn)”,指的是第二次參加考研,意味著大學本科畢業(yè)沒有投入到工作市場,繼續(xù)“留級”備考。在今年有關考研成績的熱搜中,“考研二戰(zhàn)”的討論明顯增多,是最熱門的話題。

這并不是說大部分考研黨都是“二戰(zhàn)選手”,而是因為參加“二戰(zhàn)”的有更多話要說,他們也更加焦慮。

他們已經畢業(yè)半年,在過去一年時間(從上次放榜開始算),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考試中,就像高考復讀生那樣,每天早出晚歸去搶占自習室。

去年7月,他們就應該畢業(yè)離?!,F(xiàn)在,如果未能上榜,他們接下來怎么繼續(xù)復習就是一個難題。很多人會想辦法賴在母校,和那些考研的師弟師妹們一起自習。

但是,要繼續(xù)住在學校很難,很多人不得不在外租房,因為沒有工作,只好選擇繼續(xù)“啃老”。

因此,“二戰(zhàn)選手”的壓力可謂非常巨大。他們甚至比衡水中學的復讀生們還要艱難,因為“高四生”畢竟還可以算“未成年人”;而一個大學畢業(yè)生,不管是社會和家庭,都會把他視為成年人,認為他應該踏入社會,而不是停留在原處。

“考研二戰(zhàn)”現(xiàn)象一直都有,但在最近三年可能變得更加嚴重了。2020年初因疫情影響到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國家鼓勵應屆生“繼續(xù)考研”,也鼓勵大學擴招研究生,這對“二戰(zhàn)選手”算是一種鼓勵。

數(shù)據(jù)也能支持這一點:過去7年,每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shù)平均增長15.8%,2022年更是呈現(xiàn)爆炸式增長,比2021年多80萬,增幅為21%。這一次,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shù)已經達到驚人的457萬人。

實際上,過去三年的研究生報名人數(shù),“同比增長”要大大超過幾年前??紤]到本科畢業(yè)生數(shù)量只是“略有增長”,這意味著有更多畢業(yè)生選擇參加“二戰(zhàn)”。

一方面,大學生就業(yè)確實困難,很多人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也不想像一些媒體鼓吹的那樣去“送外賣”。

另一方面,教育部門對高?!爱厴I(yè)生就業(yè)率”的考核也不再那么嚴格,“靈活就業(yè)”也算是可以解決的方案,很多高校也不再認真督促學生去“簽協(xié)議”。這對“二戰(zhàn)”是一種制度性鼓勵。

但457萬人選擇考碩士,還是讓“碩士教育”本身變得尷尬而可疑。

人們通常理解,本科生畢業(yè)應該投入“就業(yè)市場”,可以從事與專業(yè)不對口的工作,先養(yǎng)活自己;而博士畢業(yè),則理所當然地去“搞科研”“做學問”,不管是在高校還是在企業(yè),都應該“做研究”,為某一專業(yè)提供增量。

過去,“碩士”被看成是博士的前奏,因為在碩士階段要建立真正的專業(yè)意識,算是站在“研究”的門口。

如今,“碩士”更多是本科的“延伸”,絕大部分要考碩士的人,都不是為了做研究,而是“不想馬上參加工作”,很大程度只是對就業(yè)的“逃避”。等到碩士畢業(yè)后,他們會和本科生去競爭同一種崗位。

這不僅是某種程度的“內卷”,也意味著碩士考試本身已經越來越“高考化”。放榜日的討論,充斥著某種像高考一樣的氛圍,大家都聚焦于多少分能夠上線,幾乎沒見人打聽和討論“專業(yè)”。

一個有意思的證據(jù)是,相關求彩頭的“迷信”也大大流行了。北京地鐵8號線有一個站名叫“上岸”,研究生考試前引來大量考生來沾喜氣。

十幾年前,我在北京一所高校讀碩士的時候,招生老師感嘆“山東同學”的威力,因為某個學院招的碩士有40%來自山東。

山東有好幾所大學,學生從大一開始就立志考研,整個大學四年都在備考,過得像高考一樣等待著人生再次發(fā)牌的機會。

現(xiàn)在,毫無疑問,有更多地方、更多高校的學生都加入到了這個競賽中來。尤其是“二戰(zhàn)選手”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這種殘酷性。

面對研究生考試已經"異化"的現(xiàn)實,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母親是混沌的,但其實也是敏銳的。她在懵懂中可能已感知到,考碩士和高考其實沒什么區(qū)別。

而碩士考試的"高考化",與大學教育的本來目標已愈發(fā)偏離,這則是全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iFeng教育”(ID:edu__iFeng),作者張豐。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載文章,原文:iFeng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iFeng教育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457萬大軍考碩士, “碩士教育”正變得尷尬而可疑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