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19日,夏季世界O2O博覽會(O2OEXPO)在北京召開,新東方在線VP潘欣在大會上作了《互聯(lián)網+重構教育O2O》的主題演講。演講中他談到教育O2O如何重構這個行業(yè),他更看好已經有先發(fā)的巨大用戶量的公司去介入這個行業(yè)。
以下為演講實錄:
潘欣:大家好,非常高興能跟大家一起分享關于教育O2O的看法。剛才大家聽到不是吃的就是按摩的,都是特別順應人性的,我覺得教育和學習則是反人性的事,可能會比較枯燥一些。我盡量不給自己的公司做廣告,更多的去談我們對整個行業(yè)的一些看法。
互聯(lián)網對教育行業(yè)的改變
說到互聯(lián)網之于教育的改變,現在最流行的詞匯都用O2O替代了,但是實際上在我們看來,更多的是新瓶裝舊酒的方式。實際上在教育行業(yè),O2O已經存在很久了,甚至都存在十余年的時間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資本的進入?,F在有些做教育O2O的公司拿到了巨額融資,他們可能會把教育O2O狹義化了。事實上我認為教育行業(yè)O2O應該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是重構招生方式,第二重構教學場景,第三重構整個教育生態(tài)。這三個層面對應的是營銷、行業(yè)、場景。
首先從營銷層面來看,本質上是流量,俞敏洪老師原來對外演講經常說自己是在電線桿上刷小廣告招生的,教育行業(yè)基本上是三板斧,傳單、海報、講座,就是純線下的方式。從2000年開始,互聯(lián)網逐步普及之后,教育行業(yè)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就是越來越多地運用網絡營銷手段。最早就是個人站長,2000年以后涌現了一批資訊站,他們都是悶頭賺錢的。2005年、2006年有一撥在線教育轉瞬即逝的小高潮,像精品學習網、飛龍網這種做招生代理的公司,他們本質上都是做流量的生意。2013年開始,在線教育變得火起來之后,BAT也逐步布局這個領域,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像淘寶同學、騰訊課堂這些,他們去介入這個領域。他們主要服務的是教育機構,希望通過這個手段把流量變現給教育機構,幫助他們賺錢。
從2000年開始一直到2013年、2015年,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最開始站長是悶頭賺錢的,他們做的是TO B的生意,他們每年的營收基本上是幾千萬的樣子,外界對他們了解很少。但是2013年火起來之后,伴隨BAT的布局,有新的創(chuàng)業(yè)者進入這個領域。很多在線創(chuàng)業(yè)者一進來是打著顛覆新東方的旗號,他們更狠,還有喊著顛覆百度的旗號,實際上他們更多的是為搜索引擎打工,是希望能降低培訓機構的營銷成本,但事實上根本做不到。
因為早期個人戰(zhàn)場是依靠免費流量獲取的,新的技術手段獲取的是付費流量,成本本身就高,對于公司來說他們不會把最有效的流量給這些公司,而是直接賣給教育培訓機構。所以他們流量成本又高,又不精準。從2013年看的話,這類公司不是死掉了就是半死不活的狀態(tài),這是互聯(lián)網在營銷層面對教育行業(yè)的一個影響。
第二個層面就是產品層面,在傳統(tǒng)培訓機構是很久遠的事情了,之前新東方在做混合式學習,只不過是服務學生的,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嚴格來說不是O2O而是O+O的方式。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場景,有些學習場景可以用線下方式,有些作文批改、評測、知識點學習可以在線上進行,這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完整的學習鏈條。但是因為不對外說,所以這個概念并不是特別火,自從2013年投資熱開始之后,出現了翻轉課堂等的概念,實際上也是一些混合模式。
還有一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可能是題庫的方式,尤其在K12領域。它通過題庫去切入公立學校的市場,尤其是學生的作業(yè)非常重,課外輔導這一塊大多學生時間都有限,切入體制內對他們來說是更具想象力的空間。這個領域也有不少公司,比如說一起作業(yè)網融資了一億美元,他們是利用平臺+題庫或者智能組卷模式,服務公立學校。他們其實也非常依賴這種資本的驅動,因為坦率地說在現階段,這類公司的用戶數據積累,或者說技術還不足以支撐。比如說智能組卷,我也和某些區(qū)教委教研老師溝通過,這些智能組卷組出來卷子的質量不如老師手工做的,所以雖然用戶量很大,但是用戶活躍度很低。
還有一類A股上市的公司,打著教育的概念,其實原來是做校訊通的。他們融了錢以后,通過自己的發(fā)展或者并購,也做切入體制內的一些合作,如果說前一類公司是To C的模式,這一類基本上就是屬于通過股市的模式去操作,我覺得這是第二個層面,是產品層面。
第三個,曾經其實也是現在基本上被狹義定義為教育O2O的層面,他們打的旗號就是去中介化?;旧洗蛏先ブ薪榛睦佑?,這個領域的估值沒有低于一億美元的,現在是非?;鸬母拍睢?/p>
教育O2O公司的兩大痛點
一個是解決信息對稱問題,這是服務于學生的。做過培訓的可能知道,有一些傳統(tǒng)一對一的培訓機構,學生報名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教課老師是誰,也不知道價格為什么這么定。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被一些電話銷售忽悠了,學了一些其實并不太有效的課程。這種去中介化的平臺,其實會把老師的信息、用戶評論都呈現給用戶,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去選擇老師的時候,會非常透明化的去選擇。
第二個,從利益方面來說,比如說老師課時費比較低,教育O2O平臺就給更高工資,基本上把所有課時費都給了老師,而且有補貼。比如說這個月掙五萬塊錢,平臺還會給他補貼一萬。當然這種模式是不是真能走通?現在很難下一個準確的結論,因為這類公司運作時間也不超過一年,給一個一年的行業(yè)下一個結論是挺不負責任的。但是我們可以對比一些其他行業(yè)的平臺,包括打車應用。真想在一個行業(yè)形成壟斷的話,沒有十億美元融資基本是不可能的,這也是資本驅動的一個領域。
教育行業(yè)現階段的發(fā)展,和其他互聯(lián)網行業(yè)沒有特別大的區(qū)別。比如說教育O2O理論上做的是線上到線下的事,但是實際上是線下到線上的事,反過來了。學生線上付了款,等于在線上洗了一道錢,還給補貼,對應著其他的互聯(lián)網行業(yè),這等于是刷單加補貼燒錢的方式,這跟其他行業(yè)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對他們來說致命的問題是沒有學生,現階段他們已經擁有了數量足夠多的老師,雖然他們現在發(fā)展還在初級階段,但是對于一些傳統(tǒng)的中小培訓機構來說其實是非常致命的。如果大家送孩子去上這些機構培訓的話,知道培訓行業(yè)是預付費行業(yè),尤其一對一培訓。小機構一個老師帶走幾個學生,這個機構可能現金流就斷裂了。這個過程中,一些中小培訓機構不是被嚇死就是被斷流,等于自殺了。所以教育C2C去中介化的模式,對整個行業(yè)影響還是很大的。
還有猿題庫這個公司,他們是從題庫起家的。這周宣布進入線上的一對一行業(yè),不涉及O2O這個領域。他們最大的優(yōu)勢是已經積累了上千萬用戶。我覺得這對于現在的教育O2O行業(yè)來說,也許它還沒顛覆傳統(tǒng)面授的一對一行業(yè),就已經被擁有巨大用戶量的教育工具顛覆掉了,我個人更看好已經有先發(fā)的巨大用戶量的公司去介入這個行業(yè)。
最后我會談到關于新東方的一些事情,在我們來看,互聯(lián)網+教育是不是等于教育O2O?最終還是以用戶的需求為核心。教育培訓跟吃飯按摩不一樣,吃飯按摩最終不能在網上解決,但是學習可以。對很多學生來說,他有一定的學習成果可以放在手機、PC上,不用完全用O2O模式學習。尤其對18歲以上成人學習來說,自主學習能力更強。所以18歲以上的成人學習可能會變成更純粹的線上學習,而不是O2O學習模式。對于K12和應用來說,可能O2O的模式會更合理一些。對于新東方來說,我們也是依據這三個維度看這件事的,我們也是多角度布局在線教育的,比如說傳統(tǒng)面授培訓領域,我們一直在做混合式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服務,同時我們也有純粹的線上學習,比如說新東方在線,還有資本手段,投資一些流量生意的還是平臺生意的以及工具服務的,我們都可以用投資方式去構筑新東方整個的教育生態(tài)。
以上就是我今天簡單的分享,更多的其實是基于我個人的思考,如果大家在網站或者媒體上看到俞老師也發(fā)表了類似的觀點,請以俞老師發(fā)表的觀點為準,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來源: 芥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