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注:微信在入侵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社交到工作到學校教育。近期《MIT 科技評論》的一篇文章指出,微信在滲透中國的教育領域,改變了家長和孩子的生活,老師與學生和家長在深夜仍然保持聯(lián)系,學生的作業(yè)上傳到微信群,老師歲隨時給反饋,作者對此表示質(zhì)疑:這對學生來說有幫助嗎?原文標題為How WeChat Is Extending China’s School Days Well into the Night,芥末堆編譯。
自2011年上線,五年來,微信已經(jīng)入侵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微信官方宣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共有6.5億活躍用戶。在應試壓倒一切的環(huán)境下,微信很快滲透到教育領域。比如,重慶市近日發(fā)文要求全市的幼兒園、中小學在今年6月底前都開通官方微信賬號,方便學校與家長和學生的溝通。
這學期開學第四天晚上,天津某中學初一學生張澤昊(音譯)在家里做數(shù)學作業(yè),這是老師通過微信布置的作業(yè)。他的母親通過微信收到一張老師發(fā)來的圖片,顯示3道手寫的幾何題。
(學生查看老師通過微信布置的作業(yè))
對澤昊來說,微信是一個家庭作業(yè)論壇,以及學校的“黑板報”,微信群讓學生的一切行為都暴露在班級所有人面前。對于微信是否有助于學習,澤昊表示質(zhì)疑,“并沒有多大用,” 除了及時完成老師通過微信布置的作業(yè),還必須立即上傳、分享。
(學生在微信群上傳作業(yè))
比如澤昊的數(shù)學老師晚上十點會打電話給他,指出他剛剛在微信上提交的幾何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催促他修改,并盡快上傳更正后的作業(yè),老師會在當晚再次批改。與此同時,其他學生在不斷上傳作業(yè),老師發(fā)送提醒,澤昊母親的手機不停地響,她對媒體表示,“初衷是好的,老師想跟家長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帶來的壓力太大了。” 有時候她選擇把手機靜音。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此評論道:“這種做法侵犯了學生的隱私,間接影響到學生性格的發(fā)展,我們應該弄清楚到底如何使用這類技術平臺?!?nbsp;
本文來自MIT Technology Review,作者Yiting Sun,芥末堆阿槑編譯。
來源:MIT科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