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幫你讀書」的時代,怎么看待這些讀書產(chǎn)品?

作者:Lachel 發(fā)布時間:

「幫你讀書」的時代,怎么看待這些讀書產(chǎn)品?

作者:Lachel 發(fā)布時間:

摘要:怎么看待這些讀書產(chǎn)品?它們有價值嗎?適合什么樣的人?

1.webp.jpg

最近,各類聽書、講書、濃縮書服務層出不窮。

它們常見的模式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種:

  • 1)把一本書的內(nèi)容拆開,提煉,濃縮,寫成一篇幾千字的文章;

  • 2)在 1 的基礎(chǔ)上,把文章變成音頻,讀出來;

  • 3)在 1、2 的基礎(chǔ)上,貼心地配上大綱、筆記、圖表,豐富多彩,煞是好看。

后臺也不斷有讀者問我:怎么看待這些讀書產(chǎn)品?它們有價值嗎?適合什么樣的人?

那么,在這個「干貨」盛行,各種大咖忙著「幫你讀書」的時代,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讀書」這件事?

我們還有必要自己去讀書嗎?今天沒有干貨,就純粹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談一個誤區(qū)。很多人把讀書當作一件神圣的事情,喜歡用讀書來彰顯自己的格調(diào),認為書讀得多就高人一等,比如 「我一年讀500本書,你呢?」 。

其實,大可不必。

讀書的本質(zhì)是信息的輸入,也只是眾多輸入方式的其中之一而已,它并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能夠拿得出手的,永遠不是「我讀了多少本書」「花多少時間讀書」,而是「通過讀書,我學會了什么」「我輸出了什么」「我創(chuàng)造了什么」。

打個比方,過度追捧讀書,就好比炫耀「我每周要工作80個小時」一樣 —— 這除了讓人感嘆「你好辛苦」之外,能說明什么呢?

這種心態(tài)的誕生,有一定的歷史淵源:我們的教育和文化,將「讀書」這件事,抬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但在高強度、高節(jié)奏的生活下,許多人又沒有條件真正將讀書變成一項愛好。因此,他們會有意無意地通過追捧讀書,來彌補與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差距。

但實際上,對真正熱愛閱讀的人來說,讀書無非是一個習慣罷了。就像渴了飲水,餓了進食,困了休息,無聊了打游戲看電影一樣,就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生活方式。

明白了這一點,有助于讓我們對讀書祛魅:它并不特別高尚。本質(zhì)上,讀書跟聽公開課、看微信文章、刷知乎朋友圈,甚至跟別人交流溝通,都是一樣的。

區(qū)別在哪里呢?前者比較系統(tǒng),后者比較零碎,如此而已。

所以,我在以往的文章中,都反復強調(diào):分辨碎片化學習和系統(tǒng)學習,并不僅僅看形式 —— 如果你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和心態(tài),哪怕你夜以繼日地讀書,很可能也只是鉤得一鱗半爪。

那么,是不是讀書就不值得倡導?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各種「干貨」「聽書」「筆記」,來代替讀書?

當然也不是。

原因很簡單。我旗幟鮮明地堅持讀書,并不只是因為書里面的知識,而是因為: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提升智力的方式。

傳統(tǒng)的理解,是把知識看作一種實體。就像搭積木一樣。我們「學會」「記住」了一個知識點,就加上一塊積木。日積月累,累積起來,就構(gòu)成了我們的知識和經(jīng)驗體系。

所以,在這套模式中,最受重視的是什么呢?對知識的記憶和貯藏。

我們總會下意識地認為:一個新的知識點,一定要「記住」它,它才會變成「我的」。

因此,我們會崇拜那些博聞強識的人,希望練就強大的記憶力,過目不忘。

退而求其次,就是追捧各種筆記、干貨、濃縮。仿佛吞下這些東西,就能把知識消化,化為己有。

但在這個信息觸手可及的時代,當你能夠用極低的成本獲取任一領(lǐng)域、任意角落的信息時,我們還有必要追求知識的貯存嗎?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今的編程語言,已經(jīng)發(fā)展出了大量的「庫」,可以便捷地幫助我們實現(xiàn)各種算法和功能。那么,我們還有必要從零開始,自己動手去寫這些庫嗎?顯然,這是非常低效的。

但是,真正檢驗編程能力的是什么呢?對需求的分析,對問題的簡化、分解,對架構(gòu)的把握和控制,對原理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對各種工具的靈活組合和運用。

也就是說,很多時候,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其實已經(jīng)存在于各種地方。我們所要做的,是搜集信息,分析問題,協(xié)調(diào)資源,控制進度,讓這些信息高效、有序、周密地聯(lián)結(jié)起來,進行運轉(zhuǎn),最終產(chǎn)出我們需要的結(jié)果。

心理學家 Cattell,把這兩種方式分別稱為「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前者指我們知識、經(jīng)驗的累積,后者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亦即「在混亂中發(fā)現(xiàn)意義」的能力。

我更喜歡把后者稱為「智識」 —— 亦即如何運用知識,進行深度思考的能力。

這種能力很難通過傳統(tǒng)的機械積累實現(xiàn),它更需要的是什么呢?正確的方法,以及持續(xù)而有效的訓練。

恰好,讀書,尤其是讀高信息密度的書,正是一種最常見、又極其有效的訓練方式。

信息密度,是我用來衡量非虛構(gòu)書籍價值的一個標準。低信息密度的書,就是常見的暢銷書,大抵都是勵志雞湯、言之無物,難以激發(fā)思考;高信息密度的書,則通常是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經(jīng)典著作,比如《心理學與生活》《大問題》《海洋與文明》等。這一類,我將其稱為「嚴肅作品」。

讀嚴肅作品,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其實不在于知識本身 —— 很多知識我壓根用不上 —— 而是在于閱讀的整個過程。

很多人抱怨這類書「燒腦」「艱澀」,殊不知這才是價值所在:只有燒腦的東西,才能逼迫你的大腦運轉(zhuǎn)起來,從而不斷活化、提升你的思維能力。

心理學家 Perkins 認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具有可塑性的,它遵循「Use it or lose it」(用進廢退)的原則。我們閱讀、思考、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潛移默化改變著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過程。

這個過程并不僅僅作用于相關(guān)的知識節(jié)點,而是作用于你整個大腦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嚴肅作品往往微言大義,一段話中蘊含著巨大的信息量。那么,為了確保我讀下一段時,不致于忘掉前一段,我需要怎么樣呢?需要一邊閱讀,一邊把信息優(yōu)化處理,以便更好地保持在記憶中 —— 這就是在不斷鍛煉我高速處理信息的能力。

同樣,為了讀懂內(nèi)容,我可能需要反復翻閱前文,把大量知識節(jié)點關(guān)聯(lián)起來,理解作者的論證和說明 —— 這就是在不斷激活我的神經(jīng)節(jié)點,強化聯(lián)結(jié)和信號傳輸效率的過程。

我們?nèi)粘I钪械摹嘎斆魅恕?,其高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是從哪里來的呢?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樣通過練習而提升的。

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讀書產(chǎn)品,在做的是什么呢?把「高信息密度」的嚴肅作品,轉(zhuǎn)變成「低信息密度」的快餐。

這就無異于買櫝還珠了。

這些產(chǎn)品的研發(fā)者,往往深諳心理學,你會看到各種簡明扼要的句子、循循善誘的引導、重點突出的提要、五彩繽紛的圖表……

這一切都旨在什么呢?讓你的大腦感到「舒服」。

但是舒服,往往就是自我提升的天敵。

長期處在「舒服」的環(huán)境,你會慢慢適應,習慣于不動腦子、就自然有人把信息喂到耳邊的狀態(tài) —— 今天又學到了幾個知識點,又充實了自己,對這世界的理解又深刻了幾分……

但現(xiàn)實生活又豈會如此美好?

我們即將迎來的時代,將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不可控性和混沌的時代,一切積累、經(jīng)驗和知識,都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被迭代和顛覆。

唯一不變的是什么呢?是在混沌中發(fā)現(xiàn)意義,將混沌轉(zhuǎn)變?yōu)橛行虻乃伎寄芰Α?/strong>

這才是我們賴以生存,不斷提升競爭力的武器。

所以,不要讓你的大腦沉溺于「舒服」 —— 你要做的,是先踏入「不那么舒服」的領(lǐng)域,調(diào)動大腦的潛力,讓它抵抗外在的混亂、干擾和無序,直到大腦適應了,胸有成竹了,再繼續(xù)前進,重新踏入新的領(lǐng)域,循環(huán)往復。

在這個過程中,你所有的努力,都會成為你的積累。

所以,如同我一直所說的:讀書最重要的永遠不是「這本書講了什么」,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思考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激發(fā)出了什么火花。

這才是讀書真正的收獲。

那么,這些讀書服務,是否就是一無是處、完全只是為了賺你的錢呢?也不是。它們也是有作用的。

主要體現(xiàn)在這兩點:

  • 1)認知風格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認知風格,它把人的學習類型分成這么幾種: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

顧名思義,視覺型偏愛文字和圖表,聽覺型偏愛口頭溝通和表達,動覺型則偏愛動手操作、跟外界產(chǎn)生交互。

雖然這幾十年來,對認知風格理論的效果有諸多爭議,但有一點大家基本公認:不同的人在這幾方面,確實有著不同的偏好。

我和一些朋友交流時,就深有體會:有朋友告訴我,她寫文章非常慢,一篇文章要花1-2天;但講起課來卻非常流暢,妙語連珠,幾乎不用打腹稿。所以她的文章都是怎么寫的呢?先寫出大綱,再口述給助理,由助理謄寫下來,最終修改潤色。

這就是典型的「聽覺型」風格 —— 他們更偏愛的,是通過語言和聲音進行溝通、輸入和輸出。

那么,對這樣的人來講,通過收聽來進行學習,就很適合。

但像我這種典型的視覺型風格,讓我去聽一通長篇大論,無異于折磨 —— 我寧可讀逐字稿,效率會高得多。

所以,是否選擇「聽書」「說書」等產(chǎn)品,前提是弄清楚自己的認知風格。如果你更習慣「傾聽」,那不妨試一試。

當然,如果你是聽覺型認知風格,也有不少比這種「聽書」型產(chǎn)品更好的選擇,比如播客、辯論、圓桌節(jié)目等。不過這方面,國內(nèi)好的產(chǎn)品不多。我會偶爾聽聽 IPN 旗下的播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試試。

  • 2)導讀和延伸

經(jīng)常有讀者問我:我最近在讀某某書,但完全看不懂,進展很慢,很打擊自信心,怎么辦?我要不要堅持下去?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很大原因是因為你「步子太大」了。

如同我在《建立知識體系,這份指南就夠了》中所說的,讀書應該循序漸進,先搭建基本框架,再通過主題閱讀、包圍式學習,一個個知識點克服、鞏固,再逐步向上,慢慢填充和完善整個架構(gòu)。

一下子走得太遠,陷入陌生信息的包圍中,自然會感到寸步難行。

你要做的是什么呢?需要有人幫你梳理出一個藍圖,一個學習路徑(Learning path),幫助你理清邏輯和順序。

這就是這類讀書產(chǎn)品最適合的位置:擔任「導師」的作用,引你入門。

你會發(fā)現(xiàn),這跟大學課堂其實也是一樣的。好的大學是什么樣的?老師起到的是指南和答疑的作用,告訴你「該學什么」「如何去學」。真正的學習,需要自己去閱讀、練習、實踐,依賴每周那幾節(jié)課是學不到東西的。

所以,我一直強調(diào):好的讀書類產(chǎn)品,絕不僅限于把一本書進行「濃縮」,那是沒有意義的 —— 被它們「濃縮」掉的東西,往往才是精華所在。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幫助你篩選,整合,把一個主題下的信息進行梳理,幫你提煉出一條有效的路徑。

也就是說,它們起到的作用,應該是一個領(lǐng)域的導讀引入,以及相關(guān)閱讀材料的延伸介紹。

亦即,成為一座橋梁,幫你涉足其他更多、更廣袤的知識領(lǐng)域,而不是畫地為牢,把你局限在一本書、一個節(jié)目的這方寸天地之間。

這不但是讀書產(chǎn)品提供方所應當注意的,也是我們在消費這些內(nèi)容時,所應該時刻牢記的。

好的內(nèi)容產(chǎn)品,永遠不會試圖把你困在一隅,告訴你「我就是真理」「相信我就行」,而是會幫助你打開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講了這么多,那么,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當你消費這些產(chǎn)品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書讀厚」,而不是「把書讀薄」

為什么我們會追捧這些「干貨」「筆記」「思維導圖」?背后的心理很簡單:我們希望別人幫我們整理信息,將最具價值的東西提煉出來,供我們吸收,以節(jié)省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但這恰恰忽略了一點: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永遠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你的思考過程。

我們總在追求「有序」,但真正能實現(xiàn)自我提升的,不是強行記住這些「有序」的東西,而是把「無序」轉(zhuǎn)化為「有序」的過程。

借由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識節(jié)點被調(diào)動起來,大腦被迫進行高速運轉(zhuǎn),神經(jīng)元得到鍛煉,知識體系逐漸成型 —— 這才是你不斷強化和壯大思維能力的過程。

這個過程,永遠是無法假手于他人的 —— 大腦是你自己的,你怎么能要求別人替你思考?

為什么說要「把書讀厚」?因為,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把零散存在于各類媒介 —— 書籍,文章,音頻,對話 —— 之中的信息整合起來,構(gòu)建成有意義的知識體系。將這些孤立的、局部的點,連成線,構(gòu)成面,組合成你的知識晶體。

這個過程,也就是從「局部」到「系統(tǒng)」,不斷迭代、進化和「涌現(xiàn)」的過程。

舉兩位大師的例子,幫助你更好理解:

李敖有一個「大卸八塊讀書法」:他讀書時,看到書中有用的部分,立即用色筆勾出,剪刀美工刀一起上陣,需要的內(nèi)容就裁下來,看完了這書就被「五馬分尸」,破爛不堪了。如果一頁書正面反面恰巧都需要,反面就復印下來,或者買兩本書來剪裁。

剪下來的重點資料,他會分門別類貼到不同的資料夾子里面。比如他寫「北京大學」的夾子,夾進去的就全部是北京大學相關(guān)的資料。

據(jù)李敖說,這樣的分類,他有幾千個。他的文章是怎么來的?都是這樣寫出來的。

另一位「作家中的作家」卡爾維諾,有著一樣的習慣。

卡爾維諾說:《看不見的城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寫了許多年。他身上備著多個文件夾,里面放著「根據(jù)那些我頭腦中縈繞的思緒寫下的紙頁」??赡苁顷P(guān)于動物,可能是關(guān)于人物,可能是關(guān)于歷史和神話……

他總是帶著它們,斷斷續(xù)續(xù)地寫,每次一小段?!赣袝r候只想象悲慘的城市,有時只想象幸福的城市」所有的這一切,最后都變成了對城市的思考。

而當它們被填滿的時候,這本書也就應運而生了。

這就是「把書讀厚」—— 任何信息、知識,本身絕不是孤立的,用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模式去看待和思考,總能得出不同的火花。

這就是知識體系的迷人之處。

也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境界。

共勉。: )

本文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作者Lachel。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zhuǎn)載文章,原文:L先生說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L先生說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幫你讀書」的時代,怎么看待這些讀書產(chǎn)品?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