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建筑師。
在1998年到2009這十年期間里,我差不多建成了40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即便在以建筑專業(yè)出名的同濟大學,我可能也算是一個高產的建筑師。
我設計了非常多的學校,比如2002年設計的這個學校,在2004年建成后,大家都說它做得真好,像個花園。
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工作。當時我就在想,學校像一個花園,它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作為一個建筑師,我到底能做什么?
反思的一個結果是,作為一個建筑師,我做的東西其實非常有限。
像這樣的學校,它遠離城市中心,學生所有的生活、學習和社交,基本上都局限在這所學校里,在這個圍墻里。
要知道,在墻里的時間多了,你慢慢就不太適應墻外的生活。
而對一座城市來講,如果把太多的故事圈在圍墻里面,那么這座城市的故事就會少很多很多。
所以我就覺得與其去做這個軀殼——物質空間層面的建筑,還不如再去做一點內容。
打破學校與社區(qū)之間的邊界
從2007年開始,我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如何將原來所在的系變成學院。
2009年,同濟大學決定把整個藝術設計系從原來的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里面拿出來,成立一個全新的學院。
按照今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我們學院是亞洲排名最高的設計學院,在全世界排18位。
比排名更重要的是,我們做什么樣的設計。當時我們請了全世界最好的設計教育家一起來思考。如果在上海要辦一所學校,那它應該是什么樣的?
我們定下來一個大的方向,那就是這所學校應該關注“設計驅動的創(chuàng)新”,而我們要教給學生的設計,是驅動創(chuàng)新的設計。
我們強調的設計,是怎么把原子的世界和比特的世界整合在一起。因此所有學生從第一學期起都必須學開源硬件與編程。
除了技術的層面,這個學院的學生還大量地關注社會問題。比如有一個學生的展覽是通過設計去拯救犀牛。
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尋求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
這是我們Fablab的門口。大家可以看到,當有分享的時候,路過的學生都可以停下來聽。但沒有老師在那兒點名,也沒有老師說你必須要聽完我的講座。大家喜歡就坐下來,如果覺得不感興趣,也可以隨時離開。
這不由得讓我聯(lián)想到孔夫子的教育。孔夫子懷揣著對世界的愿景,帶著弟子周游列國。哪怕只是碰到一棵樹,他也可以席地而坐開始上課。他沒有現(xiàn)在我們這么先進的教學設備,也沒有教材,留下來的《論語》都是他口頭傳播思想的一些記錄。如果孔子到現(xiàn)在來評職稱的話,那可能連講師都評不上。
對于學院來講,除了我們自己的學生之外,特別重要的就是社區(qū)。
這是我們Fablab的一個開放活動。周邊社區(qū)的居民一起聚在我們學院的屋檐下面,來學習各種各樣的硬件知識。學院里還經常會有很多小朋友在那兒玩。
到2015年的時候,我們逐漸開始和四平社區(qū)加深合作。通過學院的知識溢出一點一點地改變這個社區(qū)。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推進了大量的項目。比如我們把學院的玻璃實驗室從學院搬到了社區(qū),和上海、北京博物館一起做了一個位于社區(qū)的玻璃工坊。將四平街道的一個垃圾站,改造成一個世界頂尖的科學實驗室。
我們認為未來非常重要的智力資源在社區(qū)里面,需求在社區(qū)里面,解決這些問題的人也在社區(qū)里面。所以,對我們來講,社區(qū)實際上就是大學的延伸。
當然,為了更好地和社區(qū)互動,大家看到我們可能會用一些技術。讓我們對社區(qū)的每一個改動,都可以通過數(shù)據(jù)收集得到一個真實的反饋,作為我們下一步社區(qū)干涉的依據(j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整個社區(qū)就變成了一個面向未來的實驗室。大學變成了一個開放眾創(chuàng)的空間。社區(qū)和大學之間的邊界也變得模糊了。
不刷題的學校
大學在做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一回到設計教育的前沿,你會發(fā)現(xiàn)中學遠遠沒有大學有意思。
這是一張很典型的高中生刷題的照片。真實的狀況可能會更殘酷。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目前中國的主流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希望大家都變成同一個樣子。它對優(yōu)秀的定義,可能也都是一樣的。我一直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換一種思維,給教育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性?
同樣是在2015年,我開始琢磨,有沒有可能去辦一所新的學校。我做了一個提案,到處去找落地的機會,最后黃浦區(qū)接受了這個想法。
這所中學就叫同濟黃浦設計創(chuàng)意中學。它的地段非常好,在上海的外灘,前身是浦光中學,再往前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貝聿銘先生、邵逸夫先生、陳逸飛先生都是從這所中學畢業(yè)的。
但更有意思的是它的教育模式。傳統(tǒng)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基于科目的。也就是我們把知識切分成各個語文、數(shù)學、地理、化學、歷史、生物等等科目,知識和知識之間并沒有太多的交叉,甚至還有競爭。而我們所面對的這個世界恰恰不是由科目來決定的。
這所學校把基于科目的課程壓縮到了60%的比重,然后騰出40%的時間來做基于問題的教育。也就是說學生碰到的不是語文、數(shù)學、化學、物理這樣的抽象命題,而是一個個很具體的問題。
比如說蘇州河污染的問題。在這個問題里面,事實上包含了歷史的問題,化學的問題,物理的問題,還有數(shù)學的問題。關鍵就看我們怎么把題目藏進去。它所培養(yǎng)和訓練的,是跨情境應用知識的能力。
上個學期,我和中學老師做了一次比較深度的對談,希望能夠讓大家知道基于問題的課程沒有那么神秘。我說實際上它就是應用題的集合,就是把各種各樣的知識用一個問題串起來。
目前,基于問題的這部分課程是由我們學院來負責教學,基于科目的課程由中學校方來承擔。
我們和學校達成了一個默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學校老師能去承擔基于問題的課程。
在這所學校里,我們培養(yǎng)的是創(chuàng)新的能力、生活的能力、項目的能力、科學過程的能力、應用能力、領導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我們希望這所中學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是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是具有設計思維的。但是我們并不希望這些學生以后都去讀設計,我們不希望這些學生把他們的未來設定在“我要成為設計師”。他們應該成為未來各個領域里面游戲規(guī)則的重新定義者。
對這個學校來講,我們希望它向整個社區(qū)開放。同時,社區(qū)也會向這個學校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
讓孩子們打開自己
2017年,同濟黃浦設計創(chuàng)意中學面向全社會招生。我們不能繞過中考,但是我們也希望能夠對這些孩子進行初步的篩選。所有想報考這所學校的孩子,首先要拿到我們面試合格的證書才行。
非常有意思的是,孩子們剛坐下來的時候非常拘謹,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面試是怎么樣的。事前他們不停地打電話來問:我們怎么來面試?我們要準備什么材料?我們要做什么樣的復習?
我們老師說:不用,你來了就可以了。
當他們拿到卷子的時候,非常驚訝!
為什么呢?他們的考題是問怎么跟其他人一起工作?怎么一起生活?怎么一起變老?怎么一起面對諸如此類的大挑戰(zhàn)?
然后在很短的時間里面,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事實上完全被打開了。
有個女孩子,她在嘗試體會一個眼睛有障礙的人看出的世界是什么樣的。這是我們設計理念中的一個要點,叫同理心。
在這個學校試運行的一年中發(fā)生了各種各樣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位同學非常有意思。他剛入學的時候,老師說他是“張不開口”,完全沒有辦法和別人交流。但是一年之后,他變得非常開朗,都可以去參加演講比賽了。
孩子在分享時說,這一年里,不僅僅我在成長,我的爸爸媽媽也跟著我一起成長。
這些孩子們還會運營公眾號,把在學校學習的一些感受通過公眾號對外傳播出去。同時也幫助他們去鞏固知識。
在這一年里,我覺得真正讓我感動的是什么呢?就是得到全社會的關注。
比如說黃浦區(qū)到現(xiàn)在實際上已經換了三任區(qū)委書記了。但是沒有一位區(qū)長問過我:婁教授,你搞過中學嗎?
我真的沒有過。如果當初有人問這句話,那基本上這個中學不可能辦成。
這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報這個學校。有些是家長不讓報,孩子自己堅持要報。他們中有些人本來能夠進上海最好的中學,但是卻放棄了,決定來讀這個中學。
接下來我們考慮的是,怎么能夠把玩和教育結合在一起。未來的教育一定是基于興趣的。我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現(xiàn)在的孩子再不會玩,那么他們就完了!
上??赡懿恍枰@么一所學校,但其實每個人心里面都有這個需求,只是沒有人把它做出來。一旦有人把這個學校做出來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上海,很多地方都想要這樣的學校。
所以我說有些需求原本并不存在,直到它被創(chuàng)造出來。
這是我們學院的座右銘——為人生的意義和世界的未來而學習和創(chuàng)造。與大家共勉。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造就”,作者漢嵐,校對其奇。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