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我們放棄了公立名校,值得嗎?

作者:菁kids北京 發(fā)布時間:

我們放棄了公立名校,值得嗎?

作者:菁kids北京 發(fā)布時間:

摘要:三年前的現(xiàn)在,我正飽受升學前焦慮癥的折磨,因為女兒快要上小學了。

640.jpg

三年前的現(xiàn)在,我正飽受升學前焦慮癥的折磨,因為女兒快要上小學了。在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的糾結(jié)和思考,我們最后放棄了公立名校,選擇了雙語國際學校。

擇校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且國際學校是個很小眾的選擇,我們在北京屬于普通家庭,昂貴的學費難免有人會覺得在炫耀。但轉(zhuǎn)念一想,說到底我們只是做了最適合自己價值觀的選擇而已。

孩子出生前,我們住在西城區(qū)。在北京,西城和海淀素來以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著稱。北京的西城是老城區(qū),寸土寸金,人車不分流,院子里走走,5分鐘就能溜達完。

孩子出生后,為了讓她我們特別希望她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在小區(qū)里有個跑跑跳跳的空間,我們預算有限,只能搬到了大朝陽。但北京的媽媽們都知道,大朝陽什么都好,就是沒有好學校。

三年前面臨幼升小,我們有兩個選擇。

一是回到西城,那里的公立學??诒毡楸瘸栆茫坏貌粻奚钯|(zhì)量,一家好幾口擠在小破房子里,而且我和先生都在朝陽工作,每天耗費在上下班途中至少3個小時。

二是去在上朝陽就近上公立學校。但參加過學校開放日并和老師聊過后,我對學校的教學理念和老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讓我實在有些不敢茍同。 

正在糾結(jié)時,應(yīng)從事教育的朋友之邀,我旁聽了一場“未來教育”為主題的研討會,這場研討會讓我跳出了原來的思維局限。我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只有想明白這個,我才能知道該為她選擇什么樣的教育環(huán)境。

0.jpg

傅高義在他關(guān)于 60年前的《日本新中產(chǎn)階級》中提到,日本的教育非常艱苦,但孩子們之所以甘心忍受,是因為他一旦成功,就能夠加入一家大公司,終生無憂。

問題是,中國現(xiàn)在的社會活力比六十年代的日本大了許多,未來的孩子們面臨的機會和挑戰(zhàn)也會更多。應(yīng)試教育流水線上的復制品固然在感覺上會更安全,但既然孩子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我們是否能培養(yǎng)不一樣的孩子?

按照我們世俗的成功標準,上名校、成績好、藝術(shù)體育需樣樣出色,但每年又有多少符合這樣標準的“成功”孩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些孩子得了空心病,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活著,為什么學習。還有些孩子成為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常青藤的學生,特別是亞裔,也有抑郁甚至自殺的案例。

試想,如果你是這些孩子的家長,會覺得自己“成功”么?世俗的理念,往往讓我們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

經(jīng)過思考,我內(nèi)心有了篤定的結(jié)論:我希望孩子能夠內(nèi)心充盈,做最好的自己。這樣的孩子,內(nèi)心充滿愛,智慧和能力才會充分綻放,她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和不要什么,并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我希望她是個積極的終身學習者,而不是把大學當作學習的終點。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在學校學到的知識 ,可能未來大部分都用不到,相比較而言,我更在意孩子怎么學,為什么而學。

9.jpg

想清楚后,我開始著手了解國際教育相關(guān)的資訊和北京的國際學校。正巧身邊有朋友已經(jīng)了解了一圈,他的孩子因為不遵守紀律,要從北京公立牛校史家小學轉(zhuǎn)到國際學校去。他給我提供了很多信息,在此基礎(chǔ)上我開始了解國際學校的分類、理念和運營等情況。

國際學校在國內(nèi)的類型有點復雜,有政府公辦的、有大使館辦的、有民辦的、有公立的,細分下去,兩只手都數(shù)不過來;另一方面家長們對國際學校的理解和需求也很復雜。簡直就是一千個家長心目中就有一千種國際學校。有人覺得看課程和師資,有人必須要求有外國面孔的學生,有人在乎海外學校錄取率,有人啥都不仔細看,光看學校名字里有沒有“國際”二字……

如果我們畫一張如下的圖,橫軸從左到右代表國際化程度遞增,縱軸從下到上代表中國化程度遞增,那么我們大致可以得到這樣一張在中國的提供“國際教育”學校的坐標圖。

8.jpg

國際學校不一定等于國際化。比如左下角的學校,這是一所幾乎全是針對單一國籍學生的國際學校,其授課語言、教材、價值觀也都為單一國家,本質(zhì)是一所開在中國的外國本地學校。

而公立學校也并非完全與國際化絕緣。

如果這是一所本地的中國公立學校,也并不意味著它不可以變得國際化。如果能繼續(xù)挖掘我們教育中真正好的東西(比如基礎(chǔ)扎實),同時改進一些不夠好的東西(比如過于強調(diào)知識記憶,缺乏探索和鼓勵式教學),公立學校不就也像“國際化”的那一端靠攏了嗎?

比較理想的是右上角的學?!葒H化又保有中國民族特點。這種學校,比較符合對國際教育充滿向往,但又不希望孩子完全西化從而丟掉中國文化之根的中國家庭的需求。所以我從這個范圍內(nèi)圈定了兩家雙語國際學校并報了名。

雖然方向已定,可是我們也有壓力,因為孩子上的是公立幼兒園,不清楚她是否能適應(yīng)一個全新的教育體系。而且一旦進入國際學校這個體系,就不會回頭走“公立學校高考”這條路了。注定這是條小眾的道路,需要家長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判斷力。我們還要盤算一下家庭的經(jīng)濟能力,一旦進入國際學校,每年近二十萬元的學雜費,能否支撐到孩子出國讀大學?

這些顧慮都在我們和學校溝通后被打消了。學校和我們的理念很吻合:以孩子為中心,通過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培養(yǎng)有探究精神以及懂得關(guān)愛的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美好和平的世界。

7.jpg

老師告訴我,學校的學術(shù)成就并不是通過篩選尖子生來實現(xiàn)的,更多地是通過持續(xù)的對學生自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來達成。學校不僅關(guān)注孩子的學術(shù)成就,更關(guān)注孩子的人格教育和素質(zhì)成長。

所以在面試孩子,尤其是一年級新生時,并不會太多地考察他們已有的知識,更多地關(guān)注從孩子待人接物的細節(jié)中體現(xiàn)出的家教,以及他們對待新事物的學習態(tài)度和參與程度。女兒面試完后也說特別喜歡新學校,那里的老師特別尊重孩子。

就這樣,很快我們就收到了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78.jpg

我們選擇的學校硬件方面算不得高大上,甚至和很多公立牛校比也有差距,但硬件好不好,設(shè)施高不高級對孩子上學的影響有多大?我覺得微乎其微。女兒學校的孩子們,個個都愛上學,到底什么原因能讓孩子們?nèi)谌肫渲校蔀閷W習的積極參與者呢?

首先,在學校管理上,與公立學校的大而無當相比,這里的規(guī)定更細致,更與生活學習息息相關(guān)。比如平時要穿校服,校車上不能使用iPad,成人和學生分開使用洗手間。每個班的班規(guī)是孩子們頭腦風暴后自己制定的,孩子們都會樂于遵守:仔細聽、小聲說、上課時說話要舉手、放好自己的手和腳、說好聽的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畫.jpg

午餐的地方不叫食堂(Canteen),而稱之為餐廳(Restaurant),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填飽肚子的地方,而是學習就餐和社交禮儀的教育場所。

每個班都有學生代表,但都是孩子們自己選舉的。自愿參加競選的候選人都要自己準備演講稿、練習演講技巧。每個孩子都會參與教室的整理、清潔和管理工作。老師會在值班墻上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來,并把每個學生的名字分別寫在一根竹簽上,哪位同學需要做什么任務(wù),就把他的竹簽姓名條放到任務(wù)槽里。每個人都是教室的主人翁,不會因為誰成績好就被特殊對待。

o.jpg

作業(yè)的要求、評分標準都會在網(wǎng)上公布。想要在期末有個好分數(shù),需要靠平時每一次作業(yè)獲得好分數(shù)的積累,而不是靠一兩次考試決定。學期報告也不是用單純分數(shù)的維度來評估學生,會用多個分析維度來衡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比如博愛、同情心、創(chuàng)造力、團隊意識等等,孩子們出于自我效能感的追求,自然而然地會從各個方面來發(fā)展自己。

本文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菁kids北京”,作者毛毛媽。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zhuǎn)載文章,原文:菁kids北京;
2、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菁kids北京
芥末堆商務(wù)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我們放棄了公立名校,值得嗎?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