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2019年4月18日 入職第2天
回憶部分:
周一拿到畢業(yè)證;
周二高興了一天;
周三去學校送檔案;
周四去體檢;
周五去入職,知道工資水平后的我眼淚掉下來;
周六周日惆悵與忐忑;
周一搬家,哇,房子還不錯,就是有點太臟了,簡單打掃一下,也算有個自己的小窩了;
周二上午去買了筆記本,下午辦了寬帶,辦完寬帶后,回到之前的實驗室,給新電腦裝了些必備的軟件,這也算是給明天的第一天上班做好準備了。晚上八點,走在校園里,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自己畢業(yè)了。
周三入職第一天,當然要先去見一下之前聯(lián)系的老師,老師人很好,聊了挺久,了解了一下辦公室的概況,忐忑。主任帶我去了辦公室,原來我的辦公室并不在學院大樓里,好神奇。中午跟之前入職的同學一起吃了午飯,了解了一下學校的整體氛圍以及一些我們比較關心的政策,忐忑。下午在辦公室,搜論文、下文獻,我的心情已經(jīng)不能用忐忑形容了。當我還沉浸在博士畢業(yè)的喜悅中時,我已經(jīng)開始為我以為的科研之路擔憂,我想起了同學中午說的話“剛來的時候,看到這種情況,我都想回去做 Postdoctoral 了”,而此時的我又在想什么。辦公室門開了,是PH老師,他比我早來幾年,已婚,目前在跟另一個學院團隊在做科研,還在申請青基,聊了挺多,讓我對這里又有了新的認識。
今天,入職第二天。
見了兩個老師,一個胖胖大哥,一個可愛的小姐姐。他們倆都是我這個辦公室的老師,但都不在這里辦公。胖胖的大哥是本校畢業(yè)留校的老師,今年同樣申請了青基,由于年齡的關系,他的機會不多了;可愛的小姐姐,比我早來三年,去年第一次申請青基,一次成功,厲害。
著急,忐忑,迷茫,疑惑,這是我入職這兩天的關鍵詞。
從排名和城市看,同期畢業(yè)的博士里,我來到的學校還是很不錯的,也進入了本校最大的一個學院。對于一個剛入職的新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學院以及團隊對新人科研的支持,是大教授給新人科研上的指導。但是,這里只有靠自己,自己想方向,自己申項目,基本沒人指引。
“你在這坐半年,也許都不會有人來找你”,這是PH老師對我說的一句話,這句話讓我很震驚。
回到小窩,這里的樓道沒有感應燈,進屋,放下書包,收拾衣服,打開電腦,今晚不加班了,燒一壺熱水,碼字,這就是我的第一篇日記,流水賬。
2019年4月19日 入職第3天
6:20起床。飯桌上老師們都在討論上了什么課,沒人說科研。
來到辦公室,看著電腦,我發(fā)現(xiàn),我擔心的不單單是我的科研之路,而是即將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所有事情。
學術、晉升、成家、買房、生子,所有的所有都將在短時間內(nèi)爆發(fā),也許這是我們這代年輕人的常態(tài),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承受的住。
研三時,我已經(jīng)簽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由于我們正在做一個大項目,我也稍微做出了一點成果,老師就十分想讓我留下來繼續(xù)完成項目,以后到高校任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我猶豫再三,最后也慢慢覺得去高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于是就選擇留下來。
博士這幾年,可以說是很順利了,課題順利結束,論文順利發(fā)表,答辯順利完成,幾乎沒遇到任什么挫折,科研方面也沒有什么瓶頸。也許就是因為之前的路太順了,讓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但是現(xiàn)實永遠是殘酷的,在我剛剛走出校園,踏進社會的時候,我就認識到了可能出現(xiàn)的殘酷。
作為一個新來的教師,在沒有團隊的情況下,想要申請的QJ,只能延續(xù)博士過程中的工作。
由于博士期間有過寫本子的經(jīng)歷,也幫助老師有驚無險地拿到了JJ(第一次申請沒中,第二年申請中了),所以按照以前的思路,根據(jù)現(xiàn)在任職學校的研究特色,延續(xù)博士的工作,并且進行了一定修改。
我把新環(huán)境的情況跟有經(jīng)驗的老師說了一下,一些神奇的政策讓他也感到比較震驚。但他還是對我比較有信心,認為我能夠比較順利地拿到QJ,但我卻沒這么樂觀。
討論完了,回到實驗室,跟朋友們聊了一會,他們認為我以后也會像現(xiàn)在的大教授一樣,有很好的發(fā)展。他們同樣對我所處的環(huán)境感到些許不理解,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最后我們得出了一個片面的結論:
學校為了改變,打開大門,招了有科研背景的年輕人進來,但是,學校底子比較薄,科研基礎較弱,不能很好地為這些年輕人提供支撐,所以就只能讓年輕人自己慢慢發(fā)育。
學校不急,我們急。
路上我在想,也許當初直接工作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按部就班工作,下班不需要考慮辦公室的事情,又有客觀的收入?,F(xiàn)在的我,走到哪里腦子里都是自己的未來會不會有比較好的發(fā)展,工資又低。
這么多年的博士,換來的究竟是什么?我在問自己。
2019年4月20日 入職第4天
今天休息,想起了一篇以前的文章,當時投了幾個期刊都沒中。現(xiàn)在拿出來改改,換個思路,也許還有希望。
靠自己,就只能先不斷挖掘以前的東西。
晚飯,跟以前的朋友們吃了烤魚。過程中隨便扯了點閑嗑:
十年寒窗拿到博士學位,一朝工作從頭來。(當然那些碩士、本科直接工作的小伙伴,他們也是從頭來,但是在他們的體系里,他們更多得是需要完成即定工作,然后得到相應報酬,同時再考慮一些人際、晉升事情?,F(xiàn)如今很多博士,參加工作后,就從一張寫滿論文的稿紙變成了一張白紙。)
從頭再來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收入可能不及本科室友的二分之一。(有人就會說,等到五十歲的時候你就會體會到讀博士的好處了。這句話沒錯,五十歲,體會到了讀博士的好處,而你的同學、朋友們同樣也體會到了工作的好處。)
國家年年都在強調(diào)高等學校的教務,然而高校老師的工資水平卻低得可憐。十年寒窗,換來的不是幸福的生活,換來的是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有人就會說,高校老師隨便拉個項目就幾十上百萬,請問有多少這樣的老師?又需要多少年才能變成這樣的老師?當你拉個項目幾十萬、上百萬的時候,那些工作的小伙伴難道還是月薪幾千嗎?)
2019年4月28日 入職第12天
今天開始寫一篇新的文章,上午寫好提綱,下午開始寫內(nèi)容。
中午跟一起吃飯的老師聊了聊,說起了大學教師在別人眼里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職業(yè)。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仍然認為,大學教師是一個工資高,工作輕松、穩(wěn)定,還有兩個假期的職業(yè)。但我想說的是,你們錯了,大學教師的工資不高,也不輕松,也不穩(wěn)定。現(xiàn)在高校對于教師的評定標準越來越嚴格,淘汰機制也很嚴苛,如果完不成學校定的指標,就會被淘汰。
這些指標的要求很高,在規(guī)定年限內(nèi)完成指標將會要求老師付出大量的努力,這個“大量”并不是簡簡單單就加班就夠的。
至于兩個假期,我想說得是,所有的節(jié)日、周末,甚至是下班之后,老師的腦子都會在想該如何寫論文、如何做實驗、如何寫本子,在我們眼中根本就沒有假期。
還有人就會說了,寫了本子不就有項目了嗎?有項目不就有錢了嗎?哈哈哈,難道項目是大風刮來的嗎?難道基金委是我家開的嗎?如果項目這么好申請的話,所有高校老師豈不是都開寶馬、奔馳了。
還有一點就是,老師這個工作是入門難,以后更難。在企業(yè)工作的話,可能只是入門難,之后會越來越輕松。
所以,請不要再認為我們很輕松、很有錢了。大學教師真的是一個自甘清貧的工作,我們真的很辛苦。
2019年5月22日 入職第36天
開始整理論文,準備投稿了,先根據(jù)目標期刊的要求把論文修改一下。
上午臨時接到通知,中午學院給新來的老師開會。
會議的主要內(nèi)容是大家要好好上課,不要出教學事故。有很多事情我都難以理解,作為一名教師,上課確實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但是作為一名高??蒲泄ぷ髡?,科學研究才應該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不僅要求我們完成大量教學任務,同時還要進行大量科研工作,才能滿足晉升的要求。
學院,乃至學校領導總以為現(xiàn)在的學生跟他們那時候一樣,學校所學的東西能夠完全應用到他們的工作中。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現(xiàn)在學生就業(yè),尤其是本科生就業(yè),企業(yè)看中的是綜合素質(zhì),并不指望新入職的員工能夠馬上參與工作,你只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即可,企業(yè)完善的培訓制度會幫助員工快速融入自己所在工作中。
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現(xiàn)在的結果,想提高科研水平,又不給予年輕老師足夠的支持,同時還有大量教學任務,年輕老師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準備,學生不學習,卻又要求老師講得有聲有色,學生不滿意的話還會到學院甚至是學校舉報。這種“惡性循環(huán)”壓得年輕老師喘不過氣。
2019年5月28日 入職第42天
又是新的一天。
其實每天都差不多,寫點論文,寫點本子,為以后做準備。
這種狀態(tài),說白了,就是沒事干,也沒人管我,來不來也沒人知道。
今天寫了一天資料,整理研究現(xiàn)狀與參考文獻。
下班的時候我故意沒從平時那個門出來,結果碰見了我們辦公室的老教授,跟我說想給本科生開新課,要整智能制造,說XX大學已經(jīng)成立了這個專業(yè),讓我找找有沒有相關的教材,讓我發(fā)揮我的優(yōu)勢,多跟母校那邊聯(lián)系,找找那邊好的課程。
我跟老教授說好的,我找一找。
2019年6月4日 入職第49天
到辦公室,今天的工作依然投論文。
我現(xiàn)在心里真的是無比忐忑。
現(xiàn)在寫文章的心態(tài)跟博士時候明顯不同了,以前對待這些都比較淡然,現(xiàn)在變得特別功利。
我已經(jīng)走出那個舒適的校園了,我現(xiàn)在所有的成果、文章、項目都與我的晉升密切相關,而晉升直接影響到經(jīng)濟收入,也影響到別人如何看待我。
晚上回來寫了一個小時本子,修改了一些以前的想法。
2019年6月6日 入職第51天
今天依然喪,不過也是意料之中,文章又被拒了,感覺自己已經(jīng)技窮了。
今天把文章發(fā)給之前國外的一個老師,請他幫我看看。自己這邊仍然繼續(xù)投。
哎,不知道這兩篇文章什么時候才能錄用。
2019年6月14日 入職第59天
出門,吃早飯。
明天就入職滿兩個月了,這兩個月我寫了兩篇文章、一個基金的初稿,從心理以及生理上大概適應了現(xiàn)在的工作環(huán)境與狀態(tài)。
可以說這兩個月是伴隨著迷茫與無助度過的,但是,我相信,以后會變好的。
2019年6月17日 入職第62天
新的一周, 沒什么特別的,雖然論文才投出去兩周,但是心里卻充滿了忐忑、不安。
我該再干些什么?這是我這段時間一直在不停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我現(xiàn)在就轉行,放棄博士做的方向,重新開始一個課題,那么我在短時間內(nèi)可能無法取得任何成果,而且還將面臨一系列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沒有人可以給我任何指導、沒有資金、沒有學生,我做的所有工作可能會成為空談。
也許是我杞人憂天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這些問題都會解決,也可能沒有解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remix計劃”,作者一個高校青椒。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