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名是一張皮,中國大學熱衷改校名。
高校劃歸地方,推動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的高校改名。上世紀末開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則徹底點燃了高校改名的熱情。然物極必反,近幾年高校改名趨于收緊。
一熱一涼,催生了許多令人捧腹的梗,也帶來了不少若隱若現(xiàn)的坑。
熱潮
最近的一波大學改名熱潮,是在去年年底。
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官網(wǎng)發(fā)布《關于2018年擬批準設置高等學校的公示》,40所高校的改名、新設等申請通過。
通過了公示期,在半年后的12月份,陸續(xù)有學校開始公布改名成功的消息,北部灣大學(原欽州學院)的學生高呼“我們也叫北大了”。
學院改大學,是中國高校常見的改名套路,但套路不止于此。
改名的結果,是我們再也分不清東華大學、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和北華大學有什么傳承。
其實半毛錢關系都沒有,更改后的中國高校名普遍缺乏繼承性。
中國高校為什么這么喜歡改名字呢?說穿了不過是資源。教育的投入是個無底洞,而且周期長見效慢。
1949年后,中央各部委都興辦起自己的特色學校。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和一些部委自身被撤并,很多部委所屬高校都被劃歸到地方。由于地方政府資源有限,轉型高校的經(jīng)費和地位也大不如前。
此外,招生成高校改名最大動力。同濟大學學者呂健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改名能推動招生規(guī)模的增長。呂健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不管辦學層次是否真的提高了,只要改了名,學校的教育經(jīng)費支出就一定會增加。
降溫
2017年,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強調“堅決糾正部分高等學校貪大求全,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綜合性、多科性發(fā)展的傾向”。
其中提及,嚴格依據(jù)標準審批“學院”更名“大學”;堅持高等職業(yè)學校原則上不升格為本科學校,不與本科學校合并,也不更名為高等??茖W校的基本政策。
收緊趨勢之下,今年進入教育部“擬批準設置高等學?!惫久麊蔚母咝#啾韧陻?shù)量有所減少。
5月23日,教育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正式公示了新一輪新設置的高等學校名單。
擬新設置的11所高校包括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本科學校(4所)、新設本科學校(3所)和更名大學(4所)。
本次改名高校大多為各省學科特色較為鮮明的高校,比如淮海工學院改名江蘇海洋大學。
由于職業(yè)學校在公眾印象中低人一等,不少高職院校一直想去掉校名中的“職業(yè)”或“技術”字樣,高職院校校名去“職業(yè)”化趨勢明顯。
收緊趨勢之下,高職院校更名開始了逆“去職業(yè)”化。
影響
改名字也會有風險,比如高校改名改殘了的例子也不少,成了公眾茶余飯后吐槽的談資。
歷史上的幾次大學改名潮,導致了一個意外產(chǎn)物,就是校名雷同,為簡稱之爭埋下了伏筆。
大學改名最直接的影響,是有些“名不副實”的名字,容易導致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迷霧重重,考了高分,進了低坑。要挑上一所真好“大學”,得睜大火眼金睛了。
與此同時,一二三本合并大勢所趨,沒了分批次錄取將大學事先分好檔次,魚龍混雜的“大學”們,僅考量校名大氣,注定要吃大虧。
以及,5月27日首批職業(yè)大學誕生,已經(jīng)升格為本科院校,從2019年起即可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雖有大學之名,但實際上不過是高職。
結語
不停改名的中國大學,讓人心里更壓上了一桿秤:名字跟名氣壓根不是一回事,名字跟教學質量更不是一回事。
佛系一點,讓我們都去怪漢語的博大精深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圖解教育”,策劃李帥、星日馬,設計阿呆。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