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哪些高?!笆a”院士校友?

作者:軟科 發(fā)布時間:

哪些高?!笆a”院士校友?

作者:軟科 發(fā)布時間:

摘要:院士校友,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所高校在科技人才培養(yǎng)水平上的能力。

1633949487827741.jpeg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一流大學要有一流本科教育。什么是一流本科教育?其獨特表征就是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人才,培養(yǎng)出世界級科技大師、領軍人才、大國工匠。

兩院院士作為我國最高榮譽學術稱號,是構建中國科技體系的中堅力量。十年大計,莫如樹木,百年大計,莫如樹人,各大高校的本科畢業(yè)生成長為兩院院士的數據,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所高校在科技人才貢獻上、在科技人才培養(yǎng)水平上的能力。

軟科根據各大高校公開信息以及能夠查詢到的數據,統計整理了2021年增選為兩院院士的本科就讀高校,來看看表現突出的高校有哪些。

院士校友,實力體現

在本次增選的兩院院士本科畢業(yè)院校中,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吉林大學均有7位校友當選,用實力證明,它們不愧是人才“搖籃”;軍中第一校的國防科技大學有6位校友當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3所實力名校均有5位校友當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有4位校友當選?!耙涣鲗W科建設高?!敝?,空軍軍醫(yī)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4所高校均有2位校友當選?!半p非”高校中,陸軍工程大學有3位校友當選,江西農業(yè)大學、南京工業(yè)大學、中國醫(yī)科大學有2位校友當選。

從當選性質來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中,有5位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其中2位為外籍院士;各有4位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和南京大學。當選為中國工程院的院士中,各有4位畢業(y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清華大學,均有3位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陸軍工程大學。

54cda6ed8c03a9e277b6b7956bbffe95.png

37a3e2e5c825c4130c8af9f432068bb9.png

為國而生,初心依舊!

兩院院士增選名單公示之日,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捷報頻傳,本科畢業(yè)校友當選院士的新聞,無疑是對其本科培養(yǎng)水平的肯定,同樣也見證了這四校的英才輩出。值得一提的是,北航、吉大和國防科大在我國一眾高校中,顯得尤為特別——為新中國而生,與祖國的命運同呼吸。

空天報國,厚積薄發(f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集八校合力而建,自誕生之日,就肩負著空天報國的使命,69年間,培養(yǎng)出一大批學術人才、治國棟梁。北航首屆本科畢業(yè)生中,就走出了戚發(fā)軔、王永志、鐘群鵬、陳懋章、郭孔輝、陶寶祺等6位院士。

今年的院士增選有7位本科校友,他們大多奮戰(zhàn)在祖國的空天領域,如中國科學院范瑞祥院士,北航1981級焊接工程專業(yè),2021年3月12日,長征七號A遙二運載火箭在文昌發(fā)射場點火升空,將試驗九號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標志著我國中型運載火箭家族再添一位新成員。這一成功的背后,是總設計師范瑞祥院士帶領的整個研制隊伍的辛勤付出。再如中國工程院朱坤院士,雖然當年高考成績能就讀清華大學,但朱坤院士將父母期望的清華放在了第二志愿,將北航填在了第一志愿,只為從事其鐘愛的航天事業(yè)。他主持的某國家新一代潛射反艦導彈系列武器,被稱為國家“殺手锏”武器,推動海軍由近海防御向遠海防衛(wèi)戰(zhàn)略轉型。

d18376568a58da201abd54c73ea6ebc0.jpg

圖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網

在本科育人上,北航已形成獨一份的北航模式,4月10日,定位本科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陸士嘉班”成立,它不只注重學生的“智育”,更注重“德育”培養(yǎng),從而傳承陸士嘉先生為國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陸士嘉先生是北航籌建者之一,是北航第一任空氣動力學教研室主任,她主張學生自主探索實踐;鼓勵后輩教師追求真理;是北航師風與學風的重要奠基人。

仰望星空,皆是北航人的初心,這只是北航實力硬核的一隅。

人才搖籃,吉大力量

成立初心與北航相似的吉林大學,懷著人才興國的理想,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專業(yè)人才?;仡櫼酝鶅稍涸菏吭鲞x,吉林大學同樣出彩,2019年吉林大學有8位本科校友當選;據不完全統計,自1977年以來,各校本科畢業(yè)生校友當選兩院院士的數據中,吉林大學以33人的成績位居第二;難免吉大校友“凡爾賽”道:“在培養(yǎng)院士這一塊上,吉林大學就沒服過誰!”

尤其是閃耀著“地質之光”的“長地院”,人才濟濟,在近兩屆兩院院士增選中,有6位吉大地學人當選,分別是2019年當選的成秋明、肖文交、趙國春、林君院士,今年當選的底青云,孫友宏院士。

吉大出人才,離不開其扎實的本科教育教學基礎,這些早從建校之初就已奠定。兩彈元勛朱光亞,吉大物理系主要創(chuàng)始人,他親自起草、撰寫專業(yè)設置方案、教學計劃等材料。為提高青年教師授課水平,朱光亞院士要求教師隨學生一起聽課……可以說,沒有朱光亞等拓業(yè)先賢們行物理系開創(chuàng)之功,就沒有今天的吉大物理學科。吉大物理系至今已培養(yǎng)出了6位中科院院士,其中陳佳洱、宋家樹、王世績院士都是朱光亞親自教過的學生,今年增選的科學院院士遲力峰本科就讀于吉大物理系,她致力于基礎研究三十多年,主要通過研究分子在表界面的行為,來構建新結構、實現新性質、合成新物質。

a6e9ec2a312407fa21558783dc110bb8.jpg

圖源:吉林大學官網

此外,教育家匡亞明、“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均為吉大樹立了嚴謹的師風學風??飦喢飨壬鷪猿帧稗k一個像樣子的大學”,要找“像樣子的老師”,因此,他“三顧茅廬”為吉大延攬名師;唐敖慶先生,倡導“老師上課不能看講稿”,將教授內容爛熟于心,為吉大留下寶貴財富。

衛(wèi)國育人,生生不息

在今年兩院院士的增選中,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的本科校友共6位。國防科技大學在全國高校中一直是低調的存在,怎奈何,拔尖的實力經?!俺鲑u”它的低調,尤其在培養(yǎng)軍事技術骨干和國家信息化建設領軍人才方面,國防科大堪稱中流砥柱。

中國工程院楊長風院士,國防科大1977級本科校友,是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在他的帶領下,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標志著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同樣,在北斗圓夢的背后,國防科大功不可沒,其北斗科研團隊是北斗工程重要研發(fā)團隊之一,為全球組網方案以及在攻克北斗三號系統最大的挑戰(zhàn)——實現星間鏈路上有重要貢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它們?yōu)閲?,與國同行,始終以服務國家戰(zhàn)略需求為己任,傳承育人精神,培養(yǎng)出一批批作風務實、埋頭苦干的興業(yè)人才,相信新北航人、新吉大人、新國防科大人會和母校一起青藍相繼,弦歌不輟。

特色高校,人才井噴!

從新增兩院院士的本科畢業(yè)院校統計數據來看,除大部分畢業(yè)于知名高校外,實力強勁的行業(yè)特色類“雙非”高校也占有一席之地。

醫(yī)學類高校如中國醫(yī)科大學,從長征之際全部家當用一匹馬就可以拉走的“馬上衛(wèi)生小學”,到如今已成為培養(yǎng)高級醫(yī)學專門人才的大學,其中兩院院士就有17位,本次增選中,中科院院士王以政,工程院院士姜保國均求學于此。此外,地方醫(yī)學院校的蚌埠醫(yī)學院同樣令人驚艷,走出了工程院院士范先群,并且,在63年辦學歷程中,培養(yǎng)出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范先群,中國科學院院士段樹民、陳孝平、王福生等5位院士為代表的醫(yī)學科學領軍人物。

農林類高校如江西農業(yè)大學,一口氣出了科學院院士李勁松和工程院院士周衛(wèi),他們分別來自畜牧獸醫(yī)系、農學系。江西農業(yè)大學繼承了國立中正大學的農學專業(yè),底蘊深厚,是江西省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

化工類高校如南京工業(yè)大學在培養(yǎng)化學工程人才上優(yōu)勢突出,本次增選的工程院院士黃殿中畢業(yè)于無機化工專業(yè),而工程院院士應漢杰本碩博均就讀于此,可謂“土生土長”。南工大早在化學工程學家時鈞院士執(zhí)教期間就樹立了良好的師風,他一生培育16位院士,是南工大全體教師心目中的“大先生”,是立德樹人的典范。1da4f4b526b096b06086c88848856a59.jpg

時鈞院士在講《化工熱力學》(圖源:南京工業(yè)大學官網)

此外,還有眾多高校在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方面取得新突破,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杰成畢業(yè)于黑龍江大學化學系、徐衛(wèi)林院士畢業(yè)于武漢紡織大學針織工程專業(yè);中國科學院院士萬寶年畢業(yè)于揚州大學物理系、滕皋軍院士畢業(yè)于紹興文理學院放射專業(yè)……他們的成功當選,是母校高質量發(fā)展的標志性成果,也必將鼓舞全校師生砥礪前行。

本科教育是高層次人才科學研究的起點,院士校友的當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在本科教育上的突破。然而,在高興之余,我們也應關注到可能會被忽視的現象,比如,從對院士本科畢業(yè)年限的分析可見,大部分院士是在上世紀六七年代成長起來的,之后培養(yǎng)出的校友數量有限,這是否也反映出一種緊迫感?一種亟需加強“一流本科教育"的緊迫感,這種緊迫感也是高等教育界逃不掉的使命。惟愿,人才之樹,常青。

參考文獻:
[1]瞿振元,韓曉燕,韓振海,侯繼武. 67名院士的高等教育經歷帶來的啟示[N]. 人民政協報,2008-10-22(C02).
[2]盧曉東,李曜錚,郭晨偉,藍麗嬌,張旭菲. 院士成長數據折射出的一流本科教育[N]. 中國科學報,2020-06-23(008).
[3]朱光亞與吉林大學物理系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51/201907/t20190722_391712.html
[4]楊長風:北斗系統讓中國時空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008808451063606&wfr=spider&for=pc
[5]地質宮閃耀“地質之光”:吉林大學李四光地學獎學金基金創(chuàng)立十周年暨《地質宮的故事》首發(fā)!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0294204
[6]敢為一流的型號“宗師”——記航天科工朱坤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641611/n4518442/c8114517/content.html
[7]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于登云和長征七號火箭總設計師范瑞祥當選中科院院士
http://news.sohu.com/a/501949076_115479
[8]這所醫(yī)科大學從瑞金出發(fā),演繹紅醫(yī)傳奇90年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0402757?channel=weixin
[9]陸士嘉班成立背后本科育人理念的北航式探索
https://m.gmw.cn/baijia/2021-04/20/34777014.html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軟科”(ID:zuihaodaxue)。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軟科;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軟科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哪些高校“盛產”院士校友?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