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科學教育與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現(xiàn)狀與挑戰(zhàn)”的中國科學院學部第二屆科學教育論壇上,楊玉良、朱邦芬等七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及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的30多位專家教授參加論壇,圍繞當前基礎科學教育的現(xiàn)狀和問題各抒己見。
研究生推導公式的能力在下降
有媒體曾統(tǒng)計過近幾十年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大學本科專業(yè),其中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80%為非生物學專業(yè),化學獎得主超過70%為非化學專業(yè),但只有18%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本科不是物理學專業(yè)。
在列舉了這組數(shù)據(jù)后,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院長楊玉良說,這是學科知識層面的反映,可以看出物理學是科學知識的基礎,所以從物理教育出發(fā)探討基礎科學教育是非常合理的。
楊玉良表示,當前基礎科學教育情況不容樂觀。作為大學教師,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研究生專業(yè)知識基礎和公式推導能力在下降。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沈保根對此深有同感?!拔易寣W生修改畢業(yè)論文,他卻對我說:文憑都拿到了,不用改了?!鄙虮8f,“一個物理學專業(yè)的博士生,學習了這么多年,就為了得到一張文憑、找一個好工作,我感到悲哀,當前真正對物理學感興趣、有個性的年輕人少了?!?/p>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夏建白也表示,在他們研究所,如今最吃香的專業(yè)是電子器件,畢業(yè)后去華為這樣的大公司工作,起薪是五位數(shù);其次是材料、超晶這些同樣偏應用的專業(yè),而理論物理學則面臨著無人問津的尷尬。
招生考試越來越簡單,學生的負擔反而加重了
在楊玉良看來,當前教育模式中有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就是中學有沒有必要設立這么多所謂的“選修課”?一個人在十六七歲的時候是否就能定位他適合學物理學還是化學?作為一個21世紀的社會人,高中階段的數(shù)理化知識,都是必須掌握的應知應會。
當前新課標的選修模式,其初衷在于減負,但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物理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朱邦芬看來,隨著學校教育對基礎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一降再降,招生考試越來越簡單,平均分越來越高,中小學生的負擔反而加重了。
朱邦芬提到,目前正在實施的高中物理新課標由必修和選修兩個系列共12個模塊構成,學生只要學完2個必修模塊(主要是力學知識)和一個選修模塊共6學分就算高中物理課程合格。表面看來,新課標減少了學生所要掌握的物理學知識總量,似乎也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自由。但事實上,中學生所學的物理學知識不系統(tǒng)不完整,只有牛頓力學是必修的,其他包括電磁學、光學、熱學、近代物理學等均為選修,進而導致物理學科體系的“碎片化”和中學生物理學科知識的結(jié)構性欠缺。
“刷題”對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產(chǎn)生負面影響
院士們認為,現(xiàn)在高考選考物理科目的學生越來越少,目前的中學物理教育存在諸多尚待改進之處。
朱邦芬說,隨著課程難度下降,學生獲得高分更加依賴于細心、記憶力和勤奮程度,為此學生大量時間耗費在了“刷題”上,即反復做各種類型模擬試題直至熟練,更多靠“死記硬背”。
“特別是高三整整一年的復習和模擬考試,使得不少真心喜歡科學、有天分的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都消磨殆盡,由此產(chǎn)生的厭學情緒甚至影響到大學生、研究生時期,這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敝彀罘艺f。
與會的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院士專家們更多地建言獻策,搭建起中學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立交橋”,逐步完善現(xiàn)有教育考試制度,培養(yǎng)更多科學人才。
(本轉(zhuǎn)載自微信訂閱號“文匯教育”,微信ID:wenhuieducation,作者:郭超豪)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