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的活動上,中國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發(fā)表了題為“未來學校背景下的STEM教育發(fā)展方向”的主題演講。
王素認為,將來無論機器人能否毀滅人類,有一點是可以很快見到的,就是機器人會大量取代人的工作。不僅僅是那些在從事簡單的工作崗位,甚至包括醫(yī)生、律師、金融行業(yè)從業(yè)人員。
所以,今天人們就要思考人究竟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才能應對今天的社會。從整個歷史進程發(fā)展來看,教育跟技術走過了這樣的歷程:
前三次工業(yè)革命對教育的影響主要是量的變化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是在1760年左右,以蒸汽機為代表,把人們從農耕時代帶到了工業(yè)時代,這對教育的影響就是教育開始世俗化,因為最初主要是以宗教為主的教育。同時開始普及初等義務教育,并興起了公立教育。緊接著到了1840-1950年,這個階段開始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這次以電氣化為主的革命給教育帶來的影響,就是開始普及中等教育。接下來到了信息革命時代,也就是第三次工業(yè)革命,這次開始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就來臨了。
王素認為,前面三次工業(yè)革命對教育的影響其實是一個量變的過程,并沒有發(fā)生質的改變??梢钥吹?00年前的教育和今天的教育,從樣子上看起來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方方正正的教室,排排坐的座椅,只是在最近幾年才稍微有些改變。之所以在今天有所改變,是因為現在開始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即從21世紀開始。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對人類,特別是對教育帶來的影響遠超過前三次革命帶來的影響,而它最大的影響不是帶來了量的變化,帶來的變化是人的培養(yǎng)目標的變化。
當下處于技術發(fā)展快于教育發(fā)展的拐點
原來人們一直處在一個以知識為核心的價值體系當中,而現在回歸到以人為核心的價值體系。培養(yǎng)以人為核心目標的21世紀技能的理念,這個在2000年就提出來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在這個文件當中提到未來要發(fā)展4種關鍵能力,即認知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職業(yè)能力、合作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內涵跟21世紀的人才技能是一樣的。為什么世界各個國家開始重視這塊呢,王素認為因為我們目前面臨著很大挑戰(zhàn),。
王素稱,可以看到教育的發(fā)展和技術的發(fā)展一直都不是同步的,當技術的發(fā)展快于教育的發(fā)展時,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不足以支撐技術的發(fā)展需求。就像今天教育就處于變革時期,家長會不滿,家長在焦慮孩子能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但是如果教育的發(fā)展超前于技術的發(fā)展,這個時候整個社會就處于相對比較富足的狀態(tài)。
現在處于什么樣的階段呢?王素介紹,目前我們恰恰是處于技術的發(fā)展超前于教育的發(fā)展的階段,處于拐點的時代。所以教育需要深刻變革。需要一直漸變漸變,現在要上升,要迅速的發(fā)生巨大的變化。
現在的技術有信息網絡、生物科技、新材料、量子科學等,這些都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新的技術。這些技術有些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機構,所以將來會變的數碼世界物質化,物質世界智能化,這是趨勢。那在這樣的時代,教育技術又是如何來改變教育的呢?
地平線發(fā)布的2017年基礎教育報告中談到,未來基礎教育的發(fā)展主要有6種趨勢:增加學習機會和便利性,即隨時隨地都能學習;激勵教學創(chuàng)新;開展實景體驗學習;跟蹤和評估學業(yè)進展數據;促進教學專業(yè)化;普及數字化素養(yǎng) 。而這是今天基礎教育需要進行的改變,在這些改變中,創(chuàng)客空間、機器人、分析技術、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會對現在的教育產生影響,并將在未來5年內進入學校,進入課堂。如何使得這些變化和影響發(fā)生,王素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并且各個因素在不同的階段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如何實踐STEM教育?
第一是推動創(chuàng)新文化。因為現在如果想要學校發(fā)生變化,必須要依賴一種創(chuàng)新文化,這種創(chuàng)新文化不是傳統的學科課程所能夠完成的;同時要有深度學習能力,即不僅僅是書本學習,還要深入的解決問題,用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的方法去做項目,在真實世界當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一點恰恰是原來的學科教學所缺乏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習測量,重構學習空間。重構學習空間跟STEM教育也是相關聯的,因為STEM教育也需要外在環(huán)境支持。最后還要有編程需要作為一種專業(yè)素養(yǎng)。
所以STEM教育學習的興起也是在未來五年當中驅動基礎教育技術應用的核心和關鍵的方面。這就是為什么要開展STEM教育教育。王素介紹,在開展STEM教育教育的時候,還有另外的項目叫未來學習,在未來學校里面談培養(yǎng)人就是從四個方面做的:學習空間、課程、學習方式、組織形態(tài)。
但是在STEM教育當中,我們面臨著這幾個問題:第一就是課程問題,大家都想做STEM教育,但是沒有相關的資源。這里面包含硬件、課程等。誰來上這個課呢?在哪上這個課呢?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學科學課,高中通用技術課等可以是一種方式,包括做校本課程、社團活動等。課程資源方面,一是自己開發(fā),根據示范標準自己做。另外就是購買服務。但是多數教師沒有能力開發(fā)課程資源,一些即使有能力也沒有時間。所以更多的還是購買服務。王素認為后期可以通過共建、眾籌的方式,通過每個人提供一些,就會有豐富的資源。
那誰來當STEM老師呢?從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科學老師,通用技術老師會是最早的STEM教育老師,綜合實踐課老師、信息技術老師都可以。王素表示,但事實上,現在很多是外聘。作為STEM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王素介紹,我們最近剛剛開發(fā)了STEM教師的五個標準:
王素表示我們希望能夠在在全國選拔100個明星教師,輻射萬名種子教師,構建中國特色STEM教師培養(yǎng)體系,也要開發(fā) STEM教師培訓課程。為了完成這個工作,我們會建立專家?guī)?,與高校合作建立STEM培訓基地,同時采用缺什么補什么的策略,而不是所有人拉來做統一的培訓。因為每個人的學科背景不一樣,能力不一樣,在培訓之后,還會有在線學習,也有面授學習、實地指導等,同時還有相關的認證。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