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片場】是芥末堆推出的電影賞析欄目,以影評形式為讀者甄選具有教育意義的優(yōu)質(zhì)電影,挖掘電影中的教育內(nèi)涵,揭示教育的生活性、社會性和哲理性。
《浪潮》中納粹速成班的故事發(fā)生在德國的一所中學校園,當時正流行用諾基亞5200。
歷史老師文格爾因為另一位老教師的壓迫必須上一門獨裁統(tǒng)治的課,為了用教學效果反擊老教師,文格爾一改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親自帶領(lǐng)學生進行“模擬獨裁政治”的實驗。
納粹6日速成班如何走向覆滅
星期一。
獨裁統(tǒng)治理論第一課。
通過口頭投票,文格爾順理成章地成為課堂上的“領(lǐng)導”。文格爾說,獨裁的主要特征就是“紀律性”,在得到統(tǒng)治權(quán)后,他要求糾正大家的坐姿、同學發(fā)言時必須站立,并且作為領(lǐng)袖,他必須在課堂上被尊稱為“文格爾先生”。
性格孤僻卻又想要迎合小群體的提姆成為文格爾的“頭號粉絲”,因為這堂課讓提姆看到了融入組織獲得認同感的希望。
星期二。
身份認同三部曲。
文格爾首先要求大家像軍人一樣整齊踏步,將所有人融為一體,去感受“集體的力量”。
隨后,文格爾還聲明踏步的另一個目的,是將樓下老教師教授的“無政府主義課”踩在腳下,“讓我們的敵人吃天花板上的灰”。
接下來,文格爾與學生們定下集體的制服,每個人都可以獲得的平價白上衣與牛仔褲。
當這天的課程結(jié)束,提姆回到家中,燒掉了所有與白襯衣無關(guān)的名牌衣物。
星期三。
除了女生卡羅,其他學生都如約穿了白襯衫??_穿著醒目的紅色,使她被包括閨蜜和男朋友馬爾科在內(nèi)的其他白衣同學質(zhì)疑和孤立。
隨后,文格爾建議給班集體取個名字,“浪潮”便從一堆名字中脫穎而出,繼而“浪潮”的標志也被敲定。
當晚,“浪潮”學生自發(fā)地在午夜制造了一場暴亂。他們戴上頭套,肆無忌憚地在黑夜里狂奔,拿著噴漆在城市各處涂鴉,在各個角落張貼他們的“浪潮”標志。
暴亂活動進行到最后,提姆不顧眾人阻攔和生命安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地爬上了十幾米高的建筑,滿意地在上面留下了“浪潮”的印記。
星期四。
經(jīng)過前晚的集體暴亂活動,班級的學生對“浪潮”組織有了高度的認同,他們團結(jié)、亢奮而激進,將所有持反對意見的同學都視為異類,用右手在胸前劃波浪的手勢成為“浪潮”人與其他人的分界線。
當卡羅年幼的弟弟也加入“浪潮”組織后,卡羅越發(fā)覺得情況不妙,她奉勸文格爾立即中止這個游戲,因為他“已經(jīng)控制不住局勢了”。
然而,文格爾認為,不能因為一點問題出現(xiàn)就終止實驗。
提姆來到文格爾家中,請纓成為文格爾的貼身保鏢,文格爾卻一口回絕,讓他回家,提姆失落地向文格爾解釋自己在家中找不到任何存在感。
直到這一天,文格爾才意識到提姆有些許反常,他不僅僅是積極,而是積極地有些極端。
星期五。
課程接近尾聲,文格爾激進的教學方式遭到越來越多人的反對。
馬爾科去到文格爾家中,告訴文格爾這段時間自己和同學們的生活在短短幾天內(nèi)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同學們還沒有認識到“浪潮”實則奉行的是法西斯主義。
終于,在外部環(huán)境的質(zhì)疑和馬爾科的影響下,文格爾意識到是時候結(jié)束了這一切了。他召集所有“浪潮”成員周六在學校禮堂集合。
星期六。
學校禮堂被學生們嚴格把守。在選讀了幾篇學生們關(guān)于"浪潮"的體會后,文格爾發(fā)表了一番振奮人心的演講,一方面肯定了“浪潮”的組織文化,另一方面抨擊了那些包括馬爾科在內(nèi)的反對“浪潮”組織的同學,白衣學生們對此反應(yīng)熱烈、高度認同。
不料文格爾話鋒一轉(zhuǎn),宣布“浪潮”實驗結(jié)束了,同學們該回家了。
當“浪潮”信仰幻滅,狂熱分子蒂姆拔出手槍,指向文格爾和同學們,乞求大家不要解散“浪潮”,他絕不允許背叛,因為“浪潮”是他生命的全部。
電影由此進入高潮,蒂姆開槍射殺了一位同學,對同學的傷害和信仰的破滅使他慌亂無措,好不容易找到的歸屬感被硬生生地剝離,最終在絕望中選擇了飲彈自盡。
影片最后,文格爾被警察帶走,一波“浪潮”漸漸平息。
當老師成為“獨裁領(lǐng)袖”
當老師在“獨裁政治”的課程上成為“領(lǐng)袖”,民主式教育里的師生地位再無平等一說,師生之間再無真誠的交流與合作,又怎能保證“浪潮”不會走向覆滅。文格爾享受課堂上主導一切的感覺,認為讓同學們獲得平民化的認同感是合理的做法,卻不料,學生本身就是最大的變數(shù),而他沒能夠及時地洞悉學生的心理變化,沒有意識到悲劇正悄然上演。
當老師的教學過程不再是知識的傳輸,而成為對學生的救贖,開始拿捏不準教學中的尺度,危機時刻,哪有力挽狂瀾一說。
“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有理想的老師,不如還是將情懷用在正道。
當學生成為“烏合之眾”
缺乏積極引導的青少年,缺失了判斷力,又想叛逆,“浪潮”組織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誕生,為他們制造鬧劇鋪設(shè)了舞臺。眾人在認同感中迷失、深陷,將同質(zhì)化等同于平等,將紀律變成規(guī)矩。值得慶幸的是,那些葆有理性的少數(shù)人,仍有勇氣站起來反抗。
若老師不是“獨裁領(lǐng)袖”,學生不是“烏合之眾”,這場悲劇或許就不會上演?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