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者按
2021年9月29日,中國教育科學論壇分論壇之“‘雙減’背景下的區(qū)域教育生態(tài)重構”在京舉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楊釙副教授做了題為《雙減之下,財政何為?》的主旨報告,本文對報告的主要內容進行綜述。
雙減之下,財政何為?
楊釙 魏易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
一、教育政策和教育服務分工
首先,關于課后教育服務供給,存在主體與內容的差異。具體而言,一方面是政府提供的,如課后學習項目、校內補課以及學校支持的考試輔導、學科競賽與藝術體育特長輔導等;另一方面是市場提供的,主要包含私人學習、補習學校與補習中心、在線私人補習,以及商業(yè)化的考試輔導、學科競賽與藝術體育特長輔導。市場提供的課后教育服務與學校課程形成了互補與替代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校內與校外教育服務供給的定位不同,即校內學習注重均衡化和同質化,校外學習強調差異化、多元化和高選擇。
其次,當前核心的教育供需矛盾是重新定位各個業(yè)態(tài)主體的功能。2018年以前,校內教育主要任務是實現(xiàn)義務教育均衡化,提供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服務;校外教育的功能是滿足社會對差異化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不同類型新業(yè)態(tài)主體可滿足不同需求,具體表現(xiàn)為:公辦學校與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民辦學校與體系性超額需求、課外培訓與位置性差額需求和民辦國際學校與體系性差異需求。
2018年開始的新一輪校外治理,對教育服務供給產生了重大影響。對此,政府亟需重新定位各個業(yè)態(tài)主體的功能,這需要擴大公辦學校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限制民辦學校與體系性超額需求,限制課外培訓與位置性差額需求。
二、雙減前后家庭教育消費的變化
2017年、2019年和2021年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合作,針對家庭教育支出進行了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0~3歲幼兒早教、3~6歲幼兒入園、6~16歲及16歲以上基礎教育在校生在讀情況、入學選擇、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補貼情況。
2017年40011戶家庭中,共有0-6歲及16歲以上在校生2.1萬,其中中小學在校生1.4萬。2019年的追蹤調查覆蓋了全國29個省,345個縣,34643戶家庭,并增加了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在讀情況、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補貼情況,使得調查覆蓋全部學段。
從數(shù)據來看,家庭教育消費支出出現(xiàn)了以下新變化:
(一)家庭教育消費支出呈下降趨勢
2019年農村和城鎮(zhèn)小學生生均家庭教育支出較2017年分別下降27.4%和23.6%。2019年農村和城鎮(zhèn)初中生生均家庭教育支出較2017年分別下降12.9%和16.5%。顯然,教育消費支出出現(xiàn)下降趨勢。
(二)校外補習參與出現(xiàn)質與量的抉擇
與2017年相比,2019年補習班和興趣班參與率雙雙下降,但補習班和興趣班費用雙雙上升。
(三)家庭教育負擔下降
2017年農村和城鎮(zhèn)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為0的家庭占比分別為3.5%和2.4%,到2019年增加到12.5%和9.5%,是2017年的1.5-2倍。
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較2017年有所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校內各項收費的減少和費用的下降,二是校外培訓參與率有明顯的下降。
2019年中小學生所在學校課后服務提供呈現(xiàn)以下特征:
(一)課后服務可及性存在城鄉(xiāng)差異,全國整體水平較低。城鎮(zhèn)課后服務可及性高于農村;全國來看,36%的學校至少提供一類課后服務。
(二)課后服務可及性存在學段差異。相比較而言,小學學段提供更多非學科類課后服務,包括課后托管、興趣班和其他課后實踐活動。
(三)課后服務參與地區(qū)差異明顯。其中,東部和中部地區(qū)服務參與率較高。
(四)課后服務整體參與率不高。全國21.8%的學生至少參加一類課后服務。
(五)課后服務普遍收費。在家庭參與的課后服務中,57%的學校收取托管費,平均1560元/年;72%的學校收取補課費,平均2418元/年。
三、公共基本教育服務的財政支持
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已經超過4萬億,占GDP的4.04%。20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從1993年的876億增加到2020年4.2萬億。20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超過2.4萬億投入義務教育階段。
(一)公共財政解決教育供需矛盾新方式:擴大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式
為解決教育供需矛盾,政府可以考慮對公辦教育機構和其他教育機構進行直接補貼或間接補貼,實施途徑主要有四種:一是增加補貼學生及家庭,以滿足基本公共服務需求;二是增加對教育機構撥款,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三是允許教育機構服務外包,以滿足差異化需求;四是提供受補貼的教育服務,以滿足超額需求。此外,政府還應拓展公辦教育機構的基本服務范疇。如:課內興趣類服務向課后興趣類服務拓展,課內學科類服務向課后學科類服務拓展。
就現(xiàn)實而言,中小學生課后服務供給與需求存在缺口。以2019年數(shù)據為例,在需求方面,全國3.7%的學生參加課后托管,5.4%參加課后補習班,7.1%參加課后興趣班,18%接受其他課后服務。但只有36%的學校至少提供一類課后服務,5.7%提供課后托管服務,8.4%提供課后補習班,10.1%提供課后興趣班,20.1%提供參觀游覽等活動。
伴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當學校提供的課后服務范圍和品類增加,學生參與程度可能提升,或者二者同時提高。這種變化將帶來較大的財政壓力,如學校面臨人員性成本、耗材成本、設備設施成本、場地成本等多種成本的上升。如果這些成本得不到補償,課后服務質量將無法保障。
(二)擴大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籌資模式
針對上述問題,政府在擴大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面存在兩種選擇,一是擴大財政投入力度,同時實施成本分擔,允許學校向家庭收取一定費用。二是僅增加財政投入,不實施成本分擔。
在這兩種情況下,政府都面臨增大財政投入的壓力,尤其是解決公用經費和人員性成本上升的問題。
第一,關于公用經費。政府可以提高基礎教育階段公用經費標準,將增量部分用于補償學校課后服務成本;或者,政府可以保持基礎教育階段公用經費標準,規(guī)定將公用經費的一定比例用于補償學校課后服務成本。
第二,關于人員行經費。政府可以擴大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編制,將新增編制用于支持學校課后服務;政府也可以保持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編制,將學校課后服務課時量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再者,政府可以保持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編制,允許學校將生均公用經費用于聘用有資質代課教師提供課后服務;或者,政府保持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編制,允許學校將生均公用經費用于購買符合資質的教育機構的服務。
最后,楊釙副教授指出,未來仍有以下挑戰(zhàn):如何擴大優(yōu)質基礎教育供給來滿足家庭多種教育需求?如何擴大優(yōu)質高等教育供給來減輕基礎教育競爭壓力?如何擴大家庭對基礎教育校內學習的參與?如何為學校課后服務供給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這些問題都值得進行深入探究。
(本文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趙迎結博士整理,內容得到報告作者本人審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ID:Edu-in),作者楊釙、魏易。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