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雙減”下,北上深孩子們學英文,讓我看到世界的參差

作者:暖暖 發(fā)布時間:

“雙減”下,北上深孩子們學英文,讓我看到世界的參差

作者:暖暖 發(fā)布時間:

摘要:溝壑如果無法填平,那也不要放任它,讓它越陷越深。

1619149036213696.jpeg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社會分工愈發(fā)精細化的今天,在翻譯機器不斷迭代進步的當下,學習英語是否依舊重要?或者用政協(xié)委員許進的話講就是干脆“取消英語主科地位”?

關于這一議題,互聯(lián)網(wǎng)上彌散著不同的觀點與立場。譬如有人把全民學習英文看作資源的浪費。

ed6f9b246895ff2d85a2166e1e921970.jpg

但與此同時,在近期我們發(fā)布的一期針對近500名家長的問卷調(diào)查中,以及與參與問卷的數(shù)位家長進行過深度的交流后,我們感受到了觀點的分層。

問卷顯示,近97%的家長肯定了英文學習的重要性。

310241fd5bdcafcf977ceac0d0730844.jpg

圖表問題為“您認為孩子學英文還重要嗎”的問題結果。

但有意思的是,即使有家長明確告訴我們“支持取消英文的主科地位”,但原因并不是她們內(nèi)心否定英文學習或者輕視孩子英文能力的培養(yǎng)。

恰好相反,他們的孩子從幼兒園甚至不到兩歲就開始接觸英文啟蒙,同時英文學習支出占據(jù)教育支出的大部頭。cd63dbb4e8d8e95ea9a8d59c6bc05b10.jpg

圖表為“取消英語主科地位的呼聲高,您對此的態(tài)度如何”的問題結果。

在他們的觀念里,大多數(shù)學校的英文教育方式是應試的、落后的、無效的,無論是否取消英文主科地位,他們表現(xiàn)得不關心,也不在意。因為他們不把期望寄托于課堂,或者說他們在學校之外,以更新穎、多元的方式讓孩子“自然習得”英文。

我們可以看到,當部分人對“英語無用論”的觀點深信不疑時,當立場形成溝壑時,四面高墻被筑起,由此被包裹的“世界參差”也在慢慢形塑與堅化。

(以下采訪均為化名)

“迭代”

機械式的朗誦、枯燥的記憶、重復性的訓練,是大多數(shù)80后和90后關于英語學習的共同記憶。而關于英語學習的動機,在我們這一代家長自身的共同經(jīng)驗里,往往出自于考試和升學這條看不到的隱形鞭子。

只是當步入社會后,發(fā)現(xiàn)苦學多年的英語“根本用不上了”,人們難免會陷入“英文無用論”的框架里,但有錯的真的在于英語本身嗎?

3045706c4df47798f1d31c95dd93a3c0.jpg

“大學畢業(yè)考過四六級,但到工作場合完全不能用,學了十幾年還學成這樣,簡直是浪費時間,取消(指取消英語主科地位)也罷”。這是柯敏關于傳統(tǒng)英語教育的反省和詰問。

柯敏在外企工作,畢業(yè)后,她經(jīng)歷過聽說讀寫全部重學的痛苦經(jīng)驗。她質疑和惋惜的是整個傳統(tǒng)英語教育方式的低效率和失敗。

如今,柯敏是一名母親,兒子俊俊在上海浦東區(qū)的一所第三梯隊的公辦學校讀三年級。俊俊4歲開始接觸英文,這在上海這并不是一個“搶跑”的年紀,如今俊俊10歲,英語能力與英語母語孩子相當,“已經(jīng)不是學英文了,而是在用英語學其它課程”。

橫亙在母子兩代人之間的差距,讓柯敏意識到“學校里教的方式完全是不對的”。

有類似感受的還有同為母親的詹娜。詹娜生活在成都高新區(qū),孩子卓卓在一所民辦小學讀二年級?!爸豢吭趯W校學英語,是完全不夠的。就像中文一樣,它同樣需要生活里的大量閱讀與運用”。

不少研究表明,從腦部發(fā)育來看,3-6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機。卓卓5歲接觸英文,但詹娜覺得這個時間“有點晚了”,因為她當時明顯感受到卓卓對英語的抵觸。

堅持原版閱讀,看英文電影,“沙發(fā)客”,把孩子送到國外參加夏令營...詹娜采用了多種形式,希望浸潤式的語言環(huán)境能夠讓卓卓“后來居上”。三年過去,卓卓英文進步顯著,劍橋達到A2水平。

詹娜早年有過美國留學經(jīng)歷,英語是她作為一個中國人得以在異國學習生活八年的基礎與“底座”,因此對于這門語言,她與之有著更深的鏈接與體悟,“英語是一種媒介,讓你認識到更大的世界”。

f86ab361bf05dad1bc7875985294b8d9.jpg

同為母親的萬芳博士畢業(yè),生活在深圳,在深圳雞血的家長圈里,她的教育理念可以說是一股清流。

兒子辰辰在一所普通的公辦學校上一年級,每天放學后,當其他孩子游弋于補習班或者線上課時,辰辰在戶外“瘋玩”。萬芳不焦慮辰辰的未來,“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誰,想學什么,喜歡什么,即使最后上職高我也接受?!?/p>

和很多家長持不同的角度,萬芳贊同取消英語主科地位,“用英文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決定他是否有資格上大學,本身就是牽強和充滿偏見的。”

但這并不意味著萬芳會松懈孩子的英文能力培養(yǎng)。辰辰一歲八個月的時候,萬芳就給孩子請了上門外教。那時金發(fā)碧眼的老師一個星期來家里兩次,帶著辰辰一起學習玩耍。一年在英文上的支出超過6萬。

原本想讓辰辰三歲開始學英文,但是萬芳后來意識到“自然習得”與“早接觸”的益處?!白層⑽陌l(fā)音盡快進入到孩子腦子里,讓他從小知道有一個不同語言體系的存在,他之后對英語就不會產(chǎn)生本能的排斥。”

如今即使在公辦學校讀書,缺乏了語言環(huán)境,但辰辰“起跑”得早,方法適宜,他如今的英文水平接近英文母語小孩?!八挠⑽拈喿x量也很大,他看的很多書都很好玩,有一種打開書就停不下來的感覺。”

“雙減”下的英文

偏見正在一點點被解除。

英文學習不應該是枯燥的、浪費時間的;也不全然是應試的和充滿題海戰(zhàn)術式的。曾經(jīng)影響一代人的李陽式“瘋狂英語”和新概念的機械記憶,是這一代受過教育或者有過留學經(jīng)歷的父母所不能容忍和接納的。

英語,可以像任何一門語言一樣,有自己的韻律和美學;有自己的蘊意和文化內(nèi)涵。掌握它,相當于多擁有了一把了解世界的鑰匙。

“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研究和學術期刊,你如果不會英語,你看到的將都是二手貨?!?/p>

“英語是一個工具,掌握它會讓你目之所及的世界將是現(xiàn)在小世界的幾倍大。何況,我們的孩子將來是要和西方人競爭?!?/p>

“尤其是疫情讓全球化趨勢減弱,我們的下一代不會英語將有可能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將英語砍掉,相當于把孩子拿望遠鏡看世界的雙手給砍斷了?!?/p>

這些都是我聽到的家長們的真實聲音與“鳴響”,這些聲音匯聚成了城墻和堡壘。哪怕政策如何改變,立場如何撕裂;哪怕中高考這條鞭子被抽離,哪怕再多的聲音抨擊“英語無用”或者“占用太多時間”,這些家長表現(xiàn)出氣定神閑的態(tài)度是,“英語很重要,以前怎么學,現(xiàn)在就怎么學?!?/p>

當然,也不是全然沒有影響?!半p減”的靴子落地后,詹娜“見證”了一波補習機構的倒閉,她擔心“以后會不會沒有地方學英語了?”

但擔憂又很快散去。

在卓卓五歲半的時候,詹娜曾帶著孩子去泰國參加夏令營,在清邁她認識了很多老師。咨詢一圈后,她發(fā)現(xiàn)那邊的價格驚人的便宜,“都是20美金一個小時,30美金已經(jīng)算很高了。”

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了機構這條“壁壘”,也就意味著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費用反倒是更便宜了。

9b9055e9d3cbd119c2d6124442a98817.jpg

柯敏和萬芳也有著不同的“解題方式”。

在市面上火熱主流機構,柯敏從未給俊俊報過,“所以他們關不關門和我們沒有什么關聯(lián)”。受利于英語的流暢度,當部分同齡孩子還在為單詞表里的字母煩惱時,俊俊如今在用英語學歷史、人文、自然科學這些通識類知識。

“關鍵是學英語用來干嘛?”萬芳說,“不管取不取消英語主科地位,我們還是這樣學。我會繼續(xù)讓孩子閱讀繪本,看英文動畫片,后面疫情好了,還會繼續(xù)出國旅行和游學?!?/p>

參差

溝壑本就存在。

無法否認的事實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有高知父母,自然習得的語言環(huán)境;亦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有能力讓孩子參加海外夏令營或者入讀雙語學校。

更多的父母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承受著工作和生活的重錘,甚至鮮少有時間陪伴孩子長大。

但如果真的取消英語主科地位,或者干脆讓英語退出高考,溝壑就可以被填平嗎?普通家庭的小孩就可以在大學選拔中,以更公平的方式勝出嗎?

英語取消了,自然還有語文歷史物理的考核,自然還是有體育類、音樂類的競技,除了少數(shù)天賦異稟的孩子,這當中哪一項又真的離得了家庭的托舉?

無論是專家還是意見領袖關于取消英語的話說得再漂亮,理由再充分,倘若他只是在公開場合口若懸河,私底下卻花重金給孩子請私教,這才是最諷刺也最值得普通家長警醒的。

2ad59aa29a3c295683f0020565cc1bd2.jpg

在歐洲國家,無論是議員、商人還是其它類型的中產(chǎn)家庭,他們的小孩上著昂貴的私立學校,孩子們學習著至少一門外語,運動和樂器是標配,這何嘗又不符合我國的現(xiàn)在國情與現(xiàn)狀?

如果那些原本出生就貧寒的小孩真的就此“躺平”,不學幾項過硬技能,將來長大后又拿什么與那些一線城市中產(chǎn)家庭的孩子競爭?何況,相比更“燒錢”和更高要求的藝術類培養(yǎng),英語學習是相對容易與低門檻的。

當然,我也能完全想象并理解那些“無所謂英語學習”的聲音發(fā)自何處?那些聲音的發(fā)出者以及他們的孩子可能真的一輩子也用不上英語,但是該反思的難道不是世界圈層的參差與堅固嗎?

是的,英語可以不是賺錢的工具,亦不是學英語就一定要學以致用,但是我實在無法想象這樣一幅場景。當別人的孩子在職場上與西方孩子自信地交談或者溝通合作時,我的孩子因為聽不懂或者開不了口,那種無形的溝壑和高墻,帶給他的局促與自卑。

是的,工作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我們很多人清楚地知道會英語的人,在當下社會擁有著更多的職業(yè)選擇權,甚至不少外企公司,將會英語納入篩選用人的指標。

那么,有什么辦法呢?溝壑如果無法填平,那也不要放任它,讓它越陷越深。

作為一個“過來人”,作為一個曾經(jīng)在體制內(nèi)接受英語教育的畢業(yè)生(以及我本科專業(yè)也是英語),我也誠然感受到了傳統(tǒng)英語教育本身的應試性與局限性,但它也絕非一無是處。

4d10850aa56938c317f626cab3c724cc.jpg

起步晚、缺乏浸潤式語言環(huán)境,并不代表永遠就學不好了,它可能意味著“后天你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自我學習?!?/p>

這是我當年學習英文的經(jīng)歷,同樣,它也將是如今那些缺乏資源和父母托舉的普通小孩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過程難一點,慢一點,如果“會英語”讓人生擁有了哪怕是一點點主動權與可能性,這又有何妨呢?

事實上,也不是每個一線城市的父母各個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或者請得起昂貴的私教。母親柯敏用自己總結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營造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在俊俊兩歲多的時候,她就給他放《海底小縱隊》,開始是中文版,等他熟悉劇情后,就換成英文版。在耳濡目染中,孩子逐漸學會將發(fā)音和意思串聯(lián)起來,這就是零成本的英語啟蒙。

放眼望去,高墻由資源、資金、時間堆砌而成,但是父母的格局、態(tài)度以及自我反思和總結的方法論,其實也是高墻下堅實的底座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閱讀第一”(ID:Readfirst),作者暖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載文章,原文:閱讀第一;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閱讀第一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雙減”下,北上深孩子們學英文,讓我看到世界的參差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