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不靠名師、不拼生源,這所鄉(xiāng)村學校讓我們看到教育“突圍”的可能

作者:Luna 發(fā)布時間:

不靠名師、不拼生源,這所鄉(xiāng)村學校讓我們看到教育“突圍”的可能

作者:Luna 發(fā)布時間:

摘要:只要是能被利用好的資源,其實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7e34b7cbab430bf7653f2cfddbee8782.jpg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又有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稀缺,是個難以改變的事實,很多時候“他山之石”是夠不著的,不過,倘若學校以真心、智慧積極發(fā)掘自身已有的條件與潛力,或許能夠收獲令人驚喜之效。本文介紹的九渡河小學,便是非常經(jīng)典的例子:它原是個條件一般的學校,但通過揚長避短,竟也一路成長和升級、聲名遠播在外。只要是能被利用好的資源,其實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文丨Luna    編丨Leon

前幾日,“新東方將退租1500個教學點”沖上熱搜;教育部也出臺相關政策,抑制“擇校熱”。有人說,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幕。

確實,一個瘋狂靠擇校、補習來提分、搶跑的時代,隨著“雙減”政策漸漸偃旗息鼓了,但它映射的教育焦慮卻不曾褪去——許多人追求的不過是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與資源。

但是,名校與名師就那么多,無論怎樣傳播與推廣,影響力總是有上限的。說到底,教育是一件“打鐵還需自身硬”的事。不是每所學校都能成為牛劍清北,但是每所學校都有值得挖掘的潛力。

九渡河小學(簡稱九?。┚褪沁@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學校位于懷柔西南部的九渡河鎮(zhèn),這里盛產(chǎn)板栗和核桃,還有黃花城水長城旅游景區(qū),風景獨好,但是從位置上來說,這是一所地地道道的鄉(xiāng)村小學。

整個學校原本只有23個老師,都是學校培養(yǎng)的當?shù)乩蠋?。畢竟學校地處偏遠,想要聘用外地畢業(yè)的大學生,或者是名師,那是難上加難。如果說老師是最難解決的教育資源的話,那九小當時的境況真可算是走投無路了。

但就是這樣一所鄉(xiāng)村學校,卻在深山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峰回路轉(zhuǎn)的解決之道。在與北京市十一學校實施一體化辦學后,九渡河小學開發(fā)出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 學校沒有“移植”十一學校的強力師資,而是直接從鄉(xiāng)里招募手藝人,為孩子們設計特色項目課程

  • 特色課程的學習目標和真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要求孩子們不僅要學習新知識,還要真正幫村民解決問題

  • 學校還鼓勵孩子發(fā)展個性,了解世界,激發(fā)自主學習的熱情

九小的于海龍校長曾說,教育的目標是育人,所以學校的產(chǎn)品不是學生,而是課程。到現(xiàn)在,九小的規(guī)模仍然不大,全校24名老師,6個教學班,但是出色的教學成果已經(jīng)讓他們有出圈的影響力。

繼教育專家沈祖蕓在《全球教育報告8講》中介紹以后,羅振宇也在跨年演講上提到九渡河小學的教育“奇跡”。

初聽這些案例,九小是讓人羨慕的,而近距離了解學校是如何開展這些課程的以后,也讓人備受啟發(fā),原來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不一定要全盤引進或購買,挖掘自身所處環(huán)境的潛力也是一種方法。

b96abc91ed873c1d958c4b8ede5b7fca.jpg

校長親自走訪鄉(xiāng)村,挖掘40多名手藝人走入課堂

九渡河小學能夠走入大眾視野,始于2019年,那年,學校與北京市十一學校實施一體化辦學,并且正式更名為“北京十一學校九渡河小學”。兩校的合作就此開始。

2020年1月,十一學校派出了副校長于海龍出任九小的執(zhí)行校長。到學校的路很遠,汽車沿著盤山公路左右回轉(zhuǎn)拐彎,足足一個多小時才到校門口。下了車,已經(jīng)沒有了北京市區(qū)的喧鬧。

臨行前,教育家、十一聯(lián)盟總校校長李希貴還給于海龍?zhí)崃藘蓚€要求,去到九小,一是一個老師也不能走,不能換,二是校舍要富有山村氣息,讓所有學習資源都在離學生最近的地方。

b7055f8879bb8270c17f992adadd51c1.jpg

李希貴

這兩個要求很有深意,這意味著九小不能通過換掉老師的方式來提升教學品質(zhì),必須硬著頭皮從學校的理念、制度、治理體系和課程結構這幾個方面下手。

并且,學校還不能脫離自己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反而還要開發(fā)當?shù)氐碾[形資源,甚至能夠反哺當?shù)氐纳鷳B(tài)與產(chǎn)業(yè),成為地方發(fā)展的重要一份子。

那具體能怎么做?一所身處深山的學校還能怎樣改變自己的教育?

換個視角來看,其實九小也沒有到走投無路的境地。

一方面,學校規(guī)模不大,學生來自附近6個村和懷柔福利院,加起來也就140多個孩子。相應的,老師也只有20多位,并且本地年輕老師居多。這成為了天然的小班化教學場所,老師能夠了解到每個孩子的情況,甚至進行一對一指導。

另一方面,九渡河當?shù)赜邪謇酢⒑颂?、藍莓、傳統(tǒng)藥材等特色產(chǎn)業(yè),還有扎燈籠、毛猴制作等非遺項目傳承,對學校來說,是個潛力巨大的資源庫。

于海龍校長自己也是從鄉(xiāng)村走出去的,他打小在密云的農(nóng)村長大,也讀過村小,九渡河的環(huán)境讓他有種親切的熟悉感。開始工作以后,他很少機會回市里的家,也就干脆扎根在九渡河,摸索鎮(zhèn)上的情況。

在其他人眼中,于海龍是個奇怪的校長——他跑遍了鎮(zhèn)上的有關部門,還走訪了周邊各個村的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一個小學校長干嘛要這樣走街串巷?

不過于海龍走訪的成果也很明顯,他甚至比當?shù)厝诉€熟悉當?shù)氐沫h(huán)境。

雖然別人看不出來,但于海龍和自己的團隊清楚,他們這一通走訪,是在挖掘和尋找學校周邊潛在的教育資源。

加了一個暑假的班以后,學校在附近6個村張貼出了一則招聘啟事:“尋找能工巧匠,只要您在農(nóng)業(yè)勞動、生產(chǎn)勞動方面有一技之長即可加入我們……”除了村口,招聘海報還被帶進村民家中,以及老師們的朋友圈里。

結果,一周以后,就有近80名手藝人來報名,他們的工作五花八門,有做豆腐的、做燈籠的、養(yǎng)蜜蜂的、養(yǎng)魚的、養(yǎng)蠶的、榨油的……學校的特色課程這下有了充足的資源。最終,學校錄取了40位手藝人,開始合作給孩子們的特色課程。

4461813f44d441f74177364516476624.jpg

特色化的項目制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

8月,學校利用閑置的空間建了一排小平房,采用了大面積的玻璃設計,室內(nèi)陽光充足,明亮溫暖。

這里就是孩子們的工坊課程教室,包括木工坊、廚藝工坊、豆腐工坊、非遺工坊、創(chuàng)美工坊、種植養(yǎng)殖工坊……孩子們一下子多了20多門特色課程。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豆腐課”,《上觀新聞》還專門來此報道過課程開發(fā)的情況。

兼職這門課技術指導的是楊坤全,他是黃坎村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漿水豆腐的第五代傳人。所謂漿水豆腐,就是不用添加劑,不用石膏,不用鹵水,全部用原漿制作而成的豆腐。

c643aa9c79026f1bff8d92bcf4db1eee.jpg

非遺傳承人楊坤全講解豆腐制作技藝

在被九小聘用以前,楊坤全就一直在以豆腐為媒介做親子教育類的體驗課程,還拉著學校老師去自己的豆腐傳習所參觀。被學校聘用以后,楊坤全因為沒有教師資格證,不能獨立授課,身份就變成了技術指導。

課程的設計者和主講老師則由學校的郅偉男老師擔任,他是音樂教育科班出身,在此之前,還從沒見過做豆腐的完整工序。但是在和楊坤全合作以后,他在“豆腐”這個自己以前全然不了解的課題下,設計了一套項目制的特色課。

在正式上課前,楊坤全看了一遍郅偉男的課程指南,他沒想到一門簡單的“豆腐課”竟然還涉及到數(shù)學、科學、經(jīng)濟學等等科目的內(nèi)容。這讓楊坤全困惑不已,但郅偉男卻讓他放寬心:“您放寬心教孩子們做豆腐的技能,其他我來負責。”

“豆腐課”就這樣開課了。

工坊里一共有三個主操作臺,可以用來完成磨豆子、點豆花做豆腐和做油豆皮三道工序。孩子們自行分組,按照不同的操作小組站好。每節(jié)課,先由郅偉男給孩子們介紹這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和后續(xù)思考問題,再由楊坤全主講實操的方法。

63f95d8a4736897dd55e4a041b316dad.jpg

數(shù)學是“豆腐課”上最明顯“被學習”的內(nèi)容。磨豆腐是黃豆和水的調(diào)和,不同的比例都會影響最后豆腐的成功與否,以及品質(zhì)。因此,孩子們要想磨好豆腐,就必須計算好黃豆和水的比例。

雖然數(shù)學課上還沒正式學過,但孩子們為了成功磨豆腐,都對學數(shù)學變得饒有興致。這個問題涉及到百分數(shù)的內(nèi)容,在課標要求里是六年級的內(nèi)容,但上過“豆腐課”的孩子都能提前學會。

除了百分數(shù),孩子們還了解了重量單位的換算,學會了使用儀器測量質(zhì)量、體積和溫度。這些內(nèi)容,放在課上由老師講,孩子們不一定有多大的興趣,但是他們做著豆腐,就自發(fā)地想要學習和掌握這些知識。

c5f3248dc71c67a0ac298d6c411247bd.jpg

這也讓楊坤全大受啟發(fā),原來做豆腐真的能讓孩子們主動去思考和學習更多內(nèi)容。他也慢慢學會在教孩子做豆腐的時候,帶上一點“教學”思路。

有一次,他帶著孩子們做豆腐乳,很自然地就問道:“你們能不能告訴我這一大塊豆腐乳可以切割成幾個等分的小塊?每塊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呢?”

漸漸地,“豆腐課”的課程設計由郅偉男獨立完成,過渡到了和楊坤全共同策劃。楊坤全憑借多年的經(jīng)驗,提出了很多在做豆腐的過程中,會遇到的真實問題。有時候,甚至比郅偉男設計的問題更加自然。

會做還會賣,能解決真實的問題,才算上好了課

往常見到的特色課程,往往設計到孩子學會整個流程就結束了。但是這在九小,只能算完成了一半的內(nèi)容,孩子們要能解決真實的問題,才算學有所成。

和老師、孩子們熟絡以后,楊坤全也道出自己面臨的困難:自己經(jīng)營的豆腐坊,在銷售環(huán)節(jié)遇到了難題,“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豆腐賣不出去了。

很快,這個難題變成了上“豆腐課”的孩子們的課題:怎么把豆腐賣出去?

光是學了科學知識,知道豆腐怎么磨出來的還遠遠不夠。孩子們現(xiàn)在又多了更多要鍛煉的技能。孩子們認認真真地把賣豆腐的思路做成了思維導圖,貼在白板上:

 1. 確定漿水豆腐銷售渠道

2. 建立豆腐營銷產(chǎn)業(yè)鏈

3. 營銷產(chǎn)業(yè)優(yōu)化

4. 擴大市場

最基本的就是運用數(shù)學知識,來計算自己磨豆腐的成本,以及制定定價;然后就是學習語文,為自己的豆腐寫廣告,以吸引更多客戶。

ff911a386931bc585a00ed464177ad73.jpg

走出校門的孩子,還嘗試聯(lián)系賣牛肉湯的連鎖店,但是連鎖店有固定的供應鏈,沒有接受孩子們的自制豆腐。但一次失敗沒能打倒他們,后來,在老師們的引薦下,孩子們聯(lián)系了北京十一學??傂?。

2020年9月,十一聯(lián)盟總校校長李希貴發(fā)現(xiàn)學校食堂賣豆腐的窗口特別火爆,這正是九小的漿水豆腐。除了總校,九小還和北京一家人氣很高的農(nóng)家樂簽訂了長期豆腐供應協(xié)議,并且為北京匯賢府酒店的招牌菜供應豆腐。

除了普通的豆腐,九小的孩子們還在努力開發(fā)各類新菜品:有中西合璧風格的咖啡豆腐;有烹飪風格別出心裁的豆?jié){蒸蛋,甚至還開發(fā)了一系列產(chǎn)品,叫做“漿水豆腐宴”;還有的還學了點營養(yǎng)學,開發(fā)了用五種豆子混合研磨的豆腐、山泉水制作的豆腐等。

e6ec3b4cc08d1e534106046df71df218.jpg

九小特制咖啡豆腐

在銷售和宣傳上,孩子們也親力親為:他們?yōu)槎節(jié){編寫廣告語“九小豆?jié){賽過玉液瓊漿”,還為豆腐設計了編織盒樣式的包裝,豆腐售價20元一塊。

37f066bb7f8cc872fa01797ccfffc6a8.jpg

其實,九小的孩子們不僅在“豆腐課”上要解決銷售這種實際問題,校內(nèi)的很多工坊與社團,也在鼓勵孩子去真實社會關系中鍛煉能力。也正是在這種真實情景中,孩子們體會到如何真正和人打交道,運營自己的項目。

比如木工課的孩子也不輸隔壁“豆腐工坊”的。他們的原料木材就取自懷柔本地,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自己設計研發(fā)。在經(jīng)歷了一番市場調(diào)研以后,才決定量產(chǎn)尤克里里、滑板、手機支架、杯架等比較受歡迎的產(chǎn)品?,F(xiàn)在,九小的這些產(chǎn)品已經(jīng)成為十一盟校其他在北京的中小學中的暢銷品。

45292fd80cad189b8b056875b00df8e7.jpg

還有的孩子們曾經(jīng)希望通過人情,把商品“強賣”給老師。創(chuàng)美工坊的孩子就曾想把自己的手工皂推銷給于海龍校長,他們說:“校長,我們覺得您需要這塊手工皂。”

換作他時,于海龍或許就會買下,但他故意要考驗考驗孩子們,便問:“為什么我需要?”

孩子們一時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推銷也自然失敗。但是經(jīng)過幾天的思考,他們又找上門來,把自己的營銷思路明明白白地講了出來:“校長,我們觀察到您皮膚比較粗糙,這塊肥皂可以幫您去角質(zhì)?!?/p>

關切一般的推銷,讓于海龍爽快地買下肥皂,并且一直放在辦公室顯眼的地方。

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九小的孩子不僅學習了跨學科的各類知識,還對真實世界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有了切身體會。他們掌握的知識,積累的經(jīng)驗都能夠在生活中真正派上用場。

有位村民這樣評價自己在九小讀書的孩子:“我看我家這倆孩子,念完小學就不愁以后沒有飯吃?!?/strong>

從“怎么教”轉(zhuǎn)變到“怎么學”,好教育要利用好身邊的資源

每次談到學校的教育改革,教育資源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現(xiàn)實。也讓許多教育者,包括家長感到無奈。

比不上人家的條件,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不是就注定比別人差?

九渡河小學的這些例子已經(jīng)是對這個問題的有力反駁。追根究底,這不僅僅是因為九小設計出了一系列特色課程,更是因為實現(xiàn)了教育邏輯上的轉(zhuǎn)變——從考慮老師怎么教,轉(zhuǎn)變成讓學生怎么學。

作為鄉(xiāng)村小學,如果從師資角度來評判,那九小的教育資源無疑是不強的。但是基于“讓學生學好”這個理念,九小不僅課程上有了突破,老師、家長和鄉(xiāng)里都因為學校而變得更加有活力。

李希貴曾在演講中提及這種育人模式——在社區(qū)中培育學生,而不僅僅是在課堂上。通過支持型學習環(huán)境、選擇性課程體系和合作型學習文化,讓孩子們能夠主動參與、深度體驗。整個教育過程,以最終目標為設計導向,通過完成一系列表現(xiàn)性任務和評價,最終能夠解決問題。

c9d2a4dbcfe0cd1fa41679581fad359f.jpg

所以,從一開始,九小的教育改良就沒有照搬其他強校的配置,而是圍繞著所在地的環(huán)境開展。

比如,在課程方面,除了和手藝人們一起開發(fā)特色課程,九小的老師們還定期開展“啐啄課”,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今年5月的“啐啄課”活動中,就有9名老師主動申報,占到了任課教師的43%。除了所有任課老師,學校還請來了盟校專家6位,區(qū)教科中心專家4位前來聽課與指導。

ee01642a94f1cd51eb9b75b89d765887.jpg

在老師授課以外,孩子們也被鼓勵和同伴們主動共同學習。比如六年級的數(shù)學復習課,孩子們就上臺作小老師,親自給同學講題,不僅遷移自己的知識,也誕生出許多創(chuàng)新的想法。

老師還引導孩子主動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和現(xiàn)狀,為自己的家庭和村莊編寫“民族志”,經(jīng)過報告和討論,再合寫成一部九渡河的地方志。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這些孩子原本也是喜歡刷手機,沒有想過要去主動了解世界的。

在校園環(huán)境方面,設施和配置也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并且都取材自鄉(xiāng)村。

cdc0f7af1be6ad35633695fae3a9e8e3.jpg

學校后面的荒地,被改造成了學生自己管理的養(yǎng)殖區(qū)和蔬菜種植區(qū)。除了常見的雞鴨鵝,還有山雞、羊駝、白兔,甚至還有龍貓和孔雀。龍貓是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繁育的,小孔雀則是孩子們親自用溫箱孵出來的。

2bc539c845bfad98544404468f52dfd9.jpg

鄉(xiāng)村的孩子不少還動作靈活,爬樹尤為拿手。學校幾棵合適的樹被裝上防護裝置,便成為了他們“爬樹課程”的教具。

體育課的滑板由校內(nèi)的木工工坊負責制作,孩子們喜歡的滑板課也成為了現(xiàn)實。

縱觀九渡河小學的改變,雖然沒有入駐什么常說的強力教育資源,但是整個學校卻有了一種“換血”的感覺。學校的孩子們也像老師們定下的教育目標那樣,漸漸成長為“腳下有根、胸中有志、眼里有光、人生有為”的樣子。

九小的成功是一種啟發(fā),它打破了“好教育通過移植其他學校的教育來達成”的常見思路,而是從自身出發(fā),發(fā)掘出了自己的特色。這也是為什么沈祖蕓這樣說:“教育資源其實無處不在?!?/strong>

當我們不斷追逐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甚至陷入劇場效應的時候,其實可以跳出這個圈子看到,真正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或許就在身邊。只要是能被利用好的資源,其實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九渡河小學聯(lián)姻楊門漿水豆腐,為2035年準備學校樣板:
https://mp.weixin.qq.com/s/tSYS7Czg7w5CT85Kn71IXw
2.小學生上課做豆腐賣豆腐,這所山區(qū)小學還引來了北京城里娃: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353323
3.“九渡河小學的改造”讓你“找到亮點”:
https://mp.weixin.qq.com/s/0QopEoAPUs4UKjzPf-9dOw
4.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https://www.iqiyi.com/v_s0lo1ralds.html
5.沈祖蕓《全球教育報告8講》
6.九渡河小學公眾號

本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Luna。文章原標題:《不靠名師、不拼生源,羅振宇盛贊的鄉(xiāng)村學校,讓我們看到教育“突圍”的可能》。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zhuǎn)載文章,原文:外灘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外灘教育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不靠名師、不拼生源,這所鄉(xiāng)村學校讓我們看到教育“突圍”的可能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