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文科生讀博,值得嗎?

作者:軟科 發(fā)布時間:

文科生讀博,值得嗎?

作者:軟科 發(fā)布時間:

摘要:文科博士,要過九九八十一關。

1611122354706094.png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今年下半年,隨著清華大學一則“壓縮文科博士生規(guī)模,提高培育質量”的新聞登上熱搜,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fā)“文科生讀博”相關話題的熱議。緊接著,據(jù)“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微信公眾號知悉,研究生院和文科建設處宣布啟動文科博士論文質量全面審查工作。而清華大學的系列舉措,僅是當下各高校對文科博士“嚴進嚴出”標準提高的縮影。

近幾年關于“文科生讀博”之類的輿論層出不窮,迄今為止,文科生讀博相關的話題,也在知乎、豆瓣等各大平臺引發(fā)了大量討論。

7ee14a2ea29618c3b7e6bee42676aef2.jpg

圖源:知乎

文科博士,要過九九八十一關

人文社科領域涵蓋了哲學、法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文科博士們,便是在這些看起來不那么接近“實際”的領域深耕不輟。文科生讀博路程,要面對的關卡不限于考博、讀博、畢業(yè)、求職,乃至家庭……

讀博首關:先上岸

毋庸諱言,文科博士確實存在“易學難考”的事實。

2020年9月,教育部介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十大專項行動”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據(jù)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理工科博士占79%,碩士占57%,是研究生教育的主體?!币簿褪钦f,目前文科博士在博士研究生群體中僅占20%左右。據(jù)《2021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在擬新增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數(shù)量前十中,文科學科的博士學位點僅有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三個,增加的學位點以理工科為主。

由此可見,文科博士生的招生規(guī)模整體會偏少一些。隨著“考博熱”的出現(xiàn),有限的文科博士名額,也讓文科生上岸的難度隨之水漲船高。

3d91e1483e6ae8a87b1aee56b727fd65.jpg

圖源:《2021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

此外,博士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塔尖存在,承擔著培養(yǎng)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的使命。為了保證招收的學生質量,2020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意見》要求: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招生選拔機制,擴大直博生招生比例。這不僅意味著統(tǒng)考博士的名額漸少,也明確說明,未來文科生的考博難度再度增加!而“申請-考核制”考察的是考生本碩期間的整體學習成果,是對文科生綜合實力的直觀評判。此時,文科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自身常年的積累、巨量的廣泛閱讀和一心的專研,都是其突出重圍、蟾宮折桂的關鍵。

76f7c5381098d7e8e45a82007874c135.jpg

圖源:某高校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選拔要求

讀博一程,論文質量是必經路

成功上岸,進入博士領域的“深宮大院”,前方是如林書海,是重重論文關卡,也有著分流淘汰的現(xiàn)實。

對于人文社科領域博士生來說,讀研期間發(fā)表期刊論文是必經之道,也是其學術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目前,在學術評價不唯數(shù)量、不唯論文的政策導向下,大多數(shù)高校并不再以論文發(fā)表作為學位評定的依據(jù)。但部分以文科見長的高校,對人文社科類博士生畢業(yè)仍會要求發(fā)表2-3篇CSSCI期刊文章或本學科核心期刊文章,每個學校標準不同,難度也有所差距。

但不論學校要求與否,博士生在學術市場求職時,發(fā)表論文是重要的敲門磚之一。總體而言,嚴于律己的文科博士生都會要求自身有一兩篇拿得出手的高質量論文。

ff92cb9dc22059656a3407f6400f5ce5.jpg

8f37366bb2172a75f37cf2259f32d2b0.jpg

圖源:兩所某頂尖“雙一流”大學官網(wǎng)

而且,近年來為加強對博士生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嚴控,發(fā)布多項政策。如2017年教育部推出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鼓勵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4所試點高校嘗試探索分流淘汰機制,努力提升博士生培養(yǎng)質量;2020年《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意見》印發(fā),明確要求“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管理中,積極支持嚴把質量關、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比例較大的培養(yǎng)單位。”

在學校方面,據(jù)南京大學等部分高校的試點工作報告顯示:建立嚴格科學的分流推出機制,的確能明顯提高博士生培養(yǎng)質量。其他高校鑒于此,相繼出臺“分流淘汰”機制,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陸續(xù)發(fā)布詳細《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實施細則》。預警和分流淘汰機制作為保障和提升博士生質量的手段,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科研創(chuàng)新。從學校方對博士生分流淘汰政策的落實,也將博士生的優(yōu)質培養(yǎng)真正落到實處。這對文科博士生來說,是不得不嚴肅對待的大事。

73ab9e4e9349fdc205ecae66cf81bd58.jpg

因為文科博士生的培養(yǎng)以基礎理論和學科知識、學術心得和階段性研究成果的積累為基礎,講究厚積薄發(fā)、深耕研究領域,在無盡的人文社科學海中尋覓突破口,才有可能取得創(chuàng)造性成果。因此,分流淘汰的機制,毫無疑問增強了文科博士的危機感!

不論是發(fā)論文也好,面臨分流淘汰也罷,文科生讀博一程,這都是必經之坎。

臨門一腳,可預見的延畢

除此之外,橫亙在博士面前的還有博士學位論文——畢業(yè)前的最后一關。學位論文是檢驗文科博士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終途徑,而這也是眾多文科博士生延畢的重要原因。

據(jù)國家發(fā)布的相關條例要求:博士學位論文應當表明作者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作出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這一規(guī)定也在學校方得到貫徹,如清華大學2019年修訂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規(guī)定》要求:博士生在學期間學術創(chuàng)新成果達到所在學科要求,方可提出學位申請。鼓勵依據(jù)學位論文以及多元化的學術創(chuàng)新成果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依據(jù),是大勢所趨。對文科博士來說,在文科領域做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是一大考驗!

ca9cbe49e11610ac3b2d6d8337452b07.jpg

圖源: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官網(wǎng)

為保障博士研究生教育質量,教育部及學校對博士生學位論文的抽檢、盲審方面也不含糊。在教育部發(fā)布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中,要求博士學位論文抽檢比例為10%左右。而且,學校方面對博士生論文盲審力度也在持續(xù)加大,比如人文社科實力頂尖的中國人民大學,博士論文全部盲審;再如文科領域實力不俗的南京大學,其社會學院的博士生培養(yǎng)要求預答辯和論文盲審環(huán)節(jié)皆采取一票否決制,全票通過者方可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畢業(yè)關頭,每個文科博士生的頭上如同懸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因而,一部分人為了完成質量高、功底深且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博士論文,一部分人因博士學位論文盲審未通過,選擇延畢成常態(tài),人文社科博士生修業(yè)年限達到六七年的大有人在!

據(jù)《2020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博士研究生的延期畢業(yè)率在持續(xù)攀升,其中管理學、歷史學、法學、哲學、文學、教育學等人文社科類的博士延畢率均超過60%。

743b50a821075fb504d907be48a794be.jpg

圖源:《2020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

教育部與高校對文科博士生培養(yǎng)質量要求的不斷拔高,出發(fā)點在于引導博士生潛心致學,而不斷增高的延畢率,也讓人意識到,“沉甸甸”的博士畢業(yè)證書,想要拿到手,得靠真本事!

文科博士,逆流而上

文科生讀博,不但要面臨發(fā)際線危機,更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但是,依然有無數(shù)文科生前赴后繼攻讀博士。文科生讀博“難關”不少,他們?yōu)楹芜€選擇迎難而上?

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所言: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科學家,還要培養(yǎng)思想家。而人文社科領域的博士生,無論是在高校的發(fā)展、亦或是民族的未來,始終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當今博士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毋庸置疑,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理工科高層次人才,但文科高端人才亦不可或缺!作為文科強盛的國家,民族精神的鍛造,華夏歷史的發(fā)展、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都與文科息息相關。

當下,雖然博士“量產”,讓文科博士生就業(yè)遭遇多方考驗。但是,多元化的就業(yè)方式也讓有著真才實學的文科博士有了更多選擇。如以文科為排面中國人民大學,其博士畢業(yè)生就業(yè)選擇便展現(xiàn)出多樣性。在學術界一畝三分地之外,亦為其鋪設了無數(shù)康莊大道,非盈利組織、媒體等領域,都需要這些訓練有素且研精竭慮的文科博士!

3f74843a8ac952a9925e3e474c7894e5.jpg

圖源:《中國人民大學2019年畢業(yè)生就業(yè)質量報告》

文科生選擇讀博,并非僅為當下的汲汲營營,他們追求精神的滋養(yǎng),也致力于提高我國的文科學術水平和影響力??v觀當下整個學術研究范疇,我國人文社科領域的全球影響力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人文社科領域學者、在讀文科博士們的努力,是我國人文領域研究成就不斷根深葉茂的關鍵,也是將中華文化內涵放大,讓文化自信成為真正的現(xiàn)實核心。文科博士,無可取代。

文科博士之路殊為不易,在此祝愿所有在人文社科領域不斷攀登學術高峰的博士們,繁花一路相伴!

參考文獻:
[1]牛競凡.文科博士生的困惑與焦慮[J].云夢學刊,2007,28(4):27-28.
[2]董云川.文科博士生教育之省思[J].高教探索,2020(4):5-10.
[3]梅定國,唐建兵.試論文科博士論文的基本要素[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63-67.
[4]張國強.論文科博士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培養(yǎng)[J].中國高教研究,2006(6):17-20.
[5]陳遼.文科博士論文寫作的幾個問題[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2(3):108-111.
[6]楊青.博士生為什么延期了——人文社科博士生延期畢業(yè)原因及作用機制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21(07):90-97.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1.07.14.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軟科”(ID:zuihaodaxue)。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載文章,原文:軟科;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軟科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文科生讀博,值得嗎?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