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懶人星期六】國外有很好的教育模式,但直接“拿過來”真不行

作者:怡彭 發(fā)布時間:

【懶人星期六】國外有很好的教育模式,但直接“拿過來”真不行

作者:怡彭 發(fā)布時間:

摘要:做教育,“拿來主義”并不會成功

234956-1412291H92534_meitu_1.jpg

從Minerva和Scratch看美國在線教育趨勢和中國在線教育的“悖論”

國外特別是美國的教學,現在的“水往東流”。什么意思呢?就是“水”——教學方向,是根據互聯網時代重新來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甚至教學的地點,人才招聘都是根據互聯網時代的需求來決定的。

相反,在中國,互聯網越來越火熱以后,教育反而向西走了更多了,更多是拿互聯網技術把中國現在的應試教育做得更有效率。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所謂的教育信息化在“鋪貨”,拿KPI來考驗這個孩子作業(yè)做了沒有,做得好不好,找每一個知識點的遺漏或錯誤,很典型的是用技術把現在的這個系統(tǒng)做得更強大。

國外教育產品本土化,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同屬東亞圈的日韓和中國,在文化和觀念上便有著差異,更不用說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會和國內有著什么樣的不同。這就導致很多時候,創(chuàng)業(yè)者想要解決的,其實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痛點。

曾經在某次交流活動中,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引進了一款國外的在線交流互動平臺,希望能盡快將產品打進公立校。創(chuàng)始人提出了“利用統(tǒng)一的溝通平臺,防止教師私生活公開,保護教師隱私”這個觀點。實際上,中國老師需求的并不是生活上的嚴格保密,他們也會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曬照片。許多老師會用一些社交工具添加家長為好友進行一對一的溝通,生活隱私的保護這一點其實是老師的“偽需求”。真正的需求仍舊在于課堂外的減負,即讓教師專注教學,又最大程度地減輕教師其他繁雜的管理工作。

寧柏宇:互聯網開辟的教育新空間

互聯網是人類最大公益:因為互聯網所代表的科技,各種教育資源可以低價甚至免費獲取,提升了全人類的教育福祉。

互聯網用順人性方式改變教育場景:互聯網代表科技發(fā)展的大趨勢,我們可以少一些價值觀判斷,充分利用互聯網順應人性,解決教育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教育是根本,商業(yè)和公益都是手段:教育人在商業(yè)領域和公益領域都在努力,只是側重點略有不同,平衡好效率和公平,雙方可以互相借鑒。

風口上的STEAM教育應該怎么玩?

STEAM教育的過程應該包括五部分:情景學習,與個體有意義關聯,邏輯化思維,使用合適的工具,容易學以致用。

自STEAM的概念被提出后的10年間,美國的STEAM教育已有了較大的發(fā)展,關于STEAM教學的大綱和相關解讀也陸續(xù)產生。中國也可以出臺本土化的課程標準,但是,目前最主要的還是要轉變思維方式,不然STEAM教育就會變成按照固定的套路去驗證。我們應該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一些東西,在這個過程中科技和技術是很重要的手段。未來幾十年世界可能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我們不應該讓孩子prepare for the future,而是invent the future。”

日均280萬次學習記錄,魔方秀張征解秘UGC學習社區(qū)該怎么做

高質量內容也往往意味著高成本(抄襲不在討論范圍中),對一些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來說,內容成為了非常沉重的負擔。有觀點認為,UGC模式是降低內容生產成本的好辦法。在一些細分領域(如拍照搜題),也確有產品曾嘗試采用UGC的模式,但卻有兩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1.如何激勵內容的生產者

2.如何確保內容質量

其實,社區(qū)(Community)并不是互聯網帶來的產物。作為社會性動物,即使沒有互聯網,人類也會因地域、親緣、興趣等共同的屬性而聚集在一起,進行各種社交性活動。而在線上,如果要做一款具有社區(qū)性質的產品,興趣是相比地域、血緣更合適的連接器。對共同喜愛的事物進行探討,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社交行為。

教育領域的風險投資,我怎么看?遠遠地站著看!

國內的教育市場,還未真正形成“行業(yè)消費”概念,無論是O2O或是其他的模式,市場處于早期階段,但是中國的教育市場規(guī)模近萬億,國人十分重視教育,因此吸引眾多的關注。

 線下教育而言,大的品牌已經出現,但是小的教育機構依附教育客單價高的條件,還是可以生存下來,中小機構的散裝市場仍然存在;線上教育而言,眾多的細分領域里,缺少明晰、且盈利模式走通的模式出現,大家都在試,資本愿意花錢去換下一個獨角獸。

VIPABC成功地把教育做成一門賺錢的生意

目前,中國外語培訓市場的規(guī)模預估只有 300 億,國際化的路線對于投資者來說更有吸引力。和 51talk 走的低價路線、瘋狂的收攬用戶不同,VIPABC 沒有跟隨其打價格戰(zhàn),也沒有改變自己的師資路線,一直都是做高單價的一對一課程。而這,反而成為吸引投資人最重要的一點。

教育雖然利潤率不高,但現金流豐富。誰能收到更多的現金,誰就有更多的投資機會。這是一個目前非常流行的做教育投資的邏輯。只要投資團隊有足夠的經驗,未來公司的規(guī)模自然會膨脹,相應的就會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技術迭代的可能性。目前,加入這個投資戰(zhàn)隊的,都是世界級的投資公司。不出意外,就是共享盛世繁榮的局面。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懶人星期六】國外有很好的教育模式,但直接“拿過來”真不行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