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無問西東》,兩遍。然后,恰看到我們讀者群在討論寒門博士自殺溺亡事件,以及,因寫婆媳劇而出名的女作家六六對此事的“驚人”點評。那就,一起說說吧。
我特別喜歡《無問西東》,一部很善良、有正氣的電影,縱有百般不足,可它的好,足以讓我愿意忽略它所有的缺點。
如果,《無問西東》拍出的那種幾近失傳的美好傳承,今日能被普遍承繼,寒門博士的自殺悲劇多半可以幸免,著名女作家也未必會發(fā)出如此令人愕然的言論吧。而這樣事情的存在,恰說明了《無問西東》在今日之珍貴。
據媒體報道,西安交通大學年僅28歲的在讀博士楊寶德日前被發(fā)現自殺,其后,他受女導師周某“欺壓奴役”的事被曝光。根據楊的女友披露出的私信截屏內容,楊寶德于博士在讀期間,被自己的導師當作私人生活助理一般“使喚”,替導師處理的各種與學業(yè)沒有任何關系的雜務包括裝窗簾、買菜、打掃衛(wèi)生等家務活兒,以及接送、逛超市、擦車洗車、飯桌上擋酒等,甚至還要陪打麻將。
而對這樣的慘劇,女作家六六公開發(fā)微博評論:
周某和六六這樣的,最該看看《無問西東》,可惜,她們這樣的,多半不會覺得《無問西東》好。
做學生的,本是來跟導師求學問,追求人生和科學的真理;做導師的,本是來傳業(yè)授道解惑的。
當年的北大、清華,當年的西南聯大,從梅貽琦傳承到吳嶺瀾,那整個脈絡上閃亮史冊的名字如傅斯年、王國維、陳寅恪、錢穆、馮友蘭等等,他們追求知識和真理本身,一身風骨,愛學問、愛學生。
▲陳丹青油畫,左起依次為: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
校長梅貽琦詢問吳嶺瀾求學目的那段對話,再到為師后的吳嶺瀾在防空洞里給沈光耀們講泰戈爾,特別符合我對那個最壞也最好的年代的文化想像,極其動人。
可今天,名校博士生導師周某,收了博士卻是要當自家傭人般來使喚的。不僅如此,竟還有六六之類公開支持這樣的可鄙行為。因為,這樣的想法和現象,在今日中國,本就不是孤例。
讀者群里,有讀者問我怎么看,我說,這在今日中國恐怕多少已有點“中國特色”了。我很幸運,從沒遇見過一個這樣不配為師的師,但很多學校里,不少博士、碩士導師,多少都會支使學生幫自己辦與學業(yè)無關的雜事;社會上,不少單位里,不少領導也多少會支使下屬幫自己辦理與工作無關的私事。
假公濟私的行為背后,是公私不分,是少了正直、操守與真義在心。
為師,為上,卻不尊。居尊,不再首先是人格為尊、為人表率,反而是像得了一把濫用權力的庇護傘。
而另一面,是諸多居于權力劣勢或下游的人,為了追求一己的“功名利祿”,在權力面前逢迎做低,并光明正大將之美化為“情商”。初心早失。
逢迎權力的人,它日一旦自己手中握權,也必然會濫施權力。
可以合理預測,覺得“伺候伺候”老師是應該的六六之類,它日一旦自己為師,也必然是如此期待被學生/弟子如此“伺候”的。
找人在生活上照顧自己不是不可以,可那個工作崗位叫生活保姆、生活助理,而不是“學生”,或者“下屬”。
所以,對有《無問西東》這樣的電影去拍馮友蘭、吳嶺瀾等在空襲的警報聲與隆隆戰(zhàn)機聲中,在防空洞里還給學生們講黑格爾、泰戈爾,我從心里為之擊掌、感動,淚盈于睫。
特別喜歡風雨中陋室上課,師教生“靜坐聽雨”那段,自信 、篤定、從容,那才是師的風骨,是教育的真境界。
寒門博士之死,與師之無德無品有關,同時,也暴露出另一個問題,我們今天的教育里,普遍缺乏一個核心的哲學教育:即叩問人生里最重要的問題,追問生命之意義,我們?yōu)楹味睿课覀兿氤蔀槭裁礃拥娜?,我們的人生應該怎樣度過?并且,認知到自己的珍貴,活出自己的珍貴。
人在這個重要問題面前失問失思時,很容易陷入迷惘與焦慮,陷入選擇的困境。一如《無問西東》里年輕時的吳嶺瀾。
對于人生,他有個模糊的方向,但卻是未經哲學思考過、因而也混沌的方向:
”最好的學生都是學實科的。我只知道,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何用管我學什么。每天把自己交給書本,心里就覺得踏實。"
梅貽琦答他:
“你還忽略了一件事,真實。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
“什么是真實?”
“真實就是,你看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p>
真是令人羨慕的哲學教育。它,其實應該發(fā)生在我們生命中更早的階段。
那個問題,不該是一個令我們感到羞恥的問題,而是我們首要應該思考清楚的大問題。
梅貽琦的敲打與追問,迫得吳嶺瀾在“麻木的踏實”中停下腳步,苦思自己生的意義。
而泰戈爾在清華的一席話——真實對自己是多么重要,讓他從思考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
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生命意義),談論這些,是重要的 。
▲1924年泰戈爾受邀抵京,在清華大學發(fā)表演講
圖為《清華周刊》對泰戈爾訪華的報道
找到了人生方向和意義的吳嶺瀾,留校任教。
他又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了自己的學生,“希望你們今后,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正是這堂課和那場轟炸,原先迫于家訓放棄當兵念頭的沈光耀,棄筆從戎。
人這一生就是在做不斷的選擇,所有關于取舍的選擇背后,托底的其實是我們對自己的界定:我是誰,我為何而生,我想如何過這一生。
想清楚這一點,我們會撥云見日,很多事情也不再成為遮眼迷霧。
如果,楊寶德博士,意識到自己的珍貴,對生的意義有更清晰的認識,他在面對外壓內患時,會更多些勇氣與信心,恐怕不會那么輕易地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
只可惜,我們而今的絕大部分教育,大體已淪為應試教育,是圍繞成績而設置的教學,而忽略了最根本、最重要的核心教育。
一百年來,時代固然在變遷,可每一代人都有屬于每一代人的險惡和難題要面對。
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華北之大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舉國失序狂躁的年代,一個小謊言、一次所謂檢舉揭發(fā),就可能演變?yōu)樾悦疄?,群眾蠻荒的暴力可以輕易毀掉一條鮮活的生命。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年代,在爾虞我詐的職場里潔身自好,做一個好人似乎都不那么容易。
都是既壞又好的時代。
不變的,其實仍是那個最古老的命題:問清自己的來路與去向,面對自己的真實、真心。
《無問西東》里的吳嶺瀾、沈光耀、陳鵬、張果果要面對這個問題;楊寶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
“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義,那么對你來說,生存就將依然是沒有意義的?!?/strong>
這是我的書友斯涵在我們“倫敦讀書群”里分享的一段話,來自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
所以,在最近回答不少讀者咨詢我的問題時——包括比如畢業(yè)后的就業(yè)選擇、是否跳槽換工作、一段感情的去留、和生/養(yǎng)父母的糾紛等等,我都會說,其實這都要歸結為自己回答自己那個最終極的問題。
只有明確了自己的真心和人生方向,按照那個方向去積極建設自己的人生,我們才有機會真正幸福,并且在跨過那征途上的山丘、坎坷時,可以更勇敢、更堅定、更有力。
關于真實面對自我,尋找自我的問題,大時代里的個體選擇,既與自己有關,也與環(huán)境、他人有關。
王敏佳撒的與毛主席合影的虛榮謊言,是只可能發(fā)生在那個時代的荒謬;李想為了“支邊”這個崇高的理想選擇犧牲老同學王敏佳的利益,而“支邊”其實是場艱苦卓絕、甚至可能要丟掉性命的人生選擇,如此在今天看來很難理解的荒謬矛盾,在當時卻那么令人信服地發(fā)生;王敏佳是被淑芬鬧到醫(yī)院的“揭發(fā)”行為給害了的,可她自己又何嘗沒采用類似的方式,寫匿名信、并揚言要寫信去單位揭發(fā)淑芬……
正如我在《人生就是不斷地自我尋找,意義是我們找到自己之后才賦予的》寫過的:
人活在社會之網里,一個社會會以各種方式來顯性地、隱性地雕塑每一個個體的價值觀,進而影響著我們的人生選擇。人,要分得清“自己想要的”,和“被社會綁架了的自認為想要的”。
而自省自察就是明辨的第一步。
社會上都說實科救國是好的,但未必是最適合吳嶺瀾的,文科也不是不能救國。
放在封建體系里,“三代五將”的榮耀是功名利祿,上戰(zhàn)場是沈家認為的謀功名,是“人生的幻光”,可放到抗日戰(zhàn)爭的場景中,那是保家衛(wèi)國的存亡之戰(zhàn)。
張果果在電影的結尾也有很長的反思:
可是,如果我們始終記得自己的珍貴,對自己真實,那么我們無論在何樣的環(huán)境里,也有機會做出忠于自己的選擇,做出自己認為“最有生命價值”的選擇。
它可能是沈光耀那樣的上戰(zhàn)場為國家為人民從容赴死,可能是李想那樣選擇為隊友犧牲;也可能是陳鵬那樣想要一生照顧所愛之人;也可能是張果果這樣的日行小善。
人們也有權力做出百樣的選擇,只要它是忠實于自我的,并且是不傷害他人與大眾利益的。
我們每個人如何選擇,既受到外界的影響,也其實可以超越環(huán)境施以的局限。而我們自己的選擇,不僅事關自己,也事關他人,影響著那個“大環(huán)境”。
就好像,楊寶德的導師周某的行為影響到了楊寶德的生命質量,而他的死亡又在社會掀起漣漪。而周某的行為,又何嘗不是被影響的?
如果,楊寶德博士遇到的是梅貽琦那樣的導師,命運何至于此。
吳嶺瀾們幸而遇見梅貽琦們;沈光耀們幸而遇見了吳嶺瀾們;孤兒陳鵬又幸而遇見了行善的沈光耀;王敏佳幸而遇見了陳鵬;陳鵬、李想幸而遇見了許伯常;張果果的父母又幸而遇見了李想,揀回兩條命,這才有了張果果;張果果幸而聽到了這樣的犧牲故事;四胞胎一家,幸而遇到了重新找到自己的張果果。
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文明傳承的力量。所以,我們今日選擇的意義,不僅在于自身的生命價值實現,也關系我們作為人類社會發(fā)展鏈條上的一分子,選擇傳承什么留給我們的社會,留給未來。
我特別喜歡電影引用的泰戈爾在清華演講的一段發(fā)言:
現在我正在訪問中國,我問你們,也問我自己,我們兩個民族最尊貴的擁有是什么?你們有什么是可以從自己的民族里拿出來,送給這個新世紀最好的禮物?
是啊,我以為這段話就是解讀《無問西東》的題眼了,也是能回答我們自己很多人生問題的題眼。
我們都在傳承的鏈條上。而《無問西東》這樣的作品之誕生本身,也構成了一種傳承。一種讓人疑心已近乎失傳、卻又讓人看到復燃有望的傳承。是啊,那么多觀眾喜愛這部電影,為它打動,就是我們的希望和信心所在。
最后,我想說:當一個國家,能一直推崇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時,這個國家是永遠年輕的。
當一個人,能不失初心,愛我所愛,行我所行,無問西東時,這個人是永遠年輕的。
所以,《無問西東》的英文名,“Forever Young”,“永遠年輕”, 很貼切。
青春,是種精神氣質,無關年歲。
本文作者:非非馬
LinkedIn與壹心理專欄作者。國內十年媒體經驗,而立之年赴英讀電影研究,曾為著名文化國企英國子公司創(chuàng)始人、總經理。現為斜杠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專欄作者/中英電影節(jié)英國首席代表。
微信公眾號非非馬(feifeima-uk):以理性文藝的態(tài)度,寫影視藝評,嚴肅時尚,心靈成長。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非非馬”,作者非非馬)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