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程介明:什么是課程?

作者:第一教育 發(fā)布時間:

程介明:什么是課程?

作者:第一教育 發(fā)布時間:

摘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課程”應該廣義地定義為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

課程.jpg

圖片來源:unsplash

課程這個詞,在教育領域用得非常頻繁。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課程具體的含義,到底是什么?

課程等于課堂嗎?課程等于教學大綱嗎?還是另有深意?來自香港大學的程介明教授在下文中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釋。

程介明同時指出,當下的課程和學習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也是未來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

有些名詞,用得久了,人們就逐漸忘記了它的含義。課程這個詞,在教育領域用得非常頻繁。

筆者在香港念教育文憑(即教師專業(yè)證書)的時候,那是20世紀70年代末,了解到在西方,課程(curriculum)是一個虛的但是廣義的概念,大致是指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但是沒有精確的定義。

到后來,人們的想法逐漸從“內(nèi)容”伸展到“能力”(ability)。也就是除了看學生“明白”了什么,還要看他們掌握了什么能力。

換句話說,不只是看學生腦子里面多裝了些什么,還要看他們能干些什么。

中國內(nèi)地“課程標準”,香港稱為“課程指引”,都有這樣的趨向。

廣義來說,“課程”就是回答“學生要學些什么”。以往,課程就是課內(nèi)的學習,也就是我們說的“科目”。世界各地的“課程”文件,大部分是講述各個科目的學習內(nèi)容。

但是,社會變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生需要學的,絕對不只是幾個科目,即使擴充科目的數(shù)目,也不能夠給予學生應得的學習。

人們逐漸認識到,學校學習的目的,應該回到最基本的學識、素質、能力;或者泛稱素養(yǎng)。于是,增加課外活動,社會實踐、體驗學習、服務學習、研學旅行……在世界各地都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標志。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課程”應該廣義地定義為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

學習科學的一個基本概念:人類的學習,關鍵在于實踐;是人的經(jīng)歷在塑造人的知識。這個原理,大概沒有人會反對。

在中國,雖然人們總覺得學校生活被應試教育所困,但是基本上,課外活動是一種傳統(tǒng)。

近年來學生更是有機會參加形形色色的校外甚至海外活動。他們的學習經(jīng)歷,與二十年前相比,就已經(jīng)很不一樣。

假如把“課程”定義為“學習經(jīng)歷”,也就是說學生應該充分享有多元的學習經(jīng)歷,放到實際的學校里面,與我們看慣了的教育形態(tài),是有矛盾的。 

矛盾之一:

學生應有的多元學習經(jīng)歷,與現(xiàn)在教育制度里面重視少數(shù)科目的考試成績,是有矛盾的。

多元的社會,多元的學生,偏偏橫在這兩塊大洲之間的,只有考試一條狹窄的獨木橋。這也是人們抱怨應試教育的基本原因,不需要太多的解釋。

矛盾之二:

經(jīng)過一千三百多年科舉歷史熏陶的華人社會(其實韓、日、越社會也一樣),人們會覺得,考試是可以經(jīng)過個人的努力,甚至不計先天,而獲得成功的。

假如要考慮考試以外的因素,家長與學生就會覺得沒有了“可控”的抓手與途徑。

矛盾之三:

假如期望學生有考試成績以外的學習經(jīng)歷,家庭經(jīng)濟比較占優(yōu)的學生,一定會有優(yōu)勢。

而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卻很難有資源去享受其他的學習經(jīng)歷。后者會覺得,他們處于不利和不公的地位。

矛盾之四:

考試是大家習慣了的“游戲規(guī)則”,是有社會公信的“游戲規(guī)則”。因為有數(shù)字的分數(shù),就覺得很客觀。

其他學習經(jīng)歷,實際上重在過程,很難用數(shù)量的方法去量度成果。

甚至有教育測量的“專家”聲稱,“量不到的,就不算學習”。這是過程與成果的矛盾。

矛盾之五:

在教師看來,考試有課程標準可以依循。其他的學習經(jīng)歷,五花八門,一定是百花齊放,教師就會逐漸失去對于學生學習的監(jiān)控,覺得難以掌握,“學生各自奔,不就亂套了”?

矛盾之六:

假如重視其他學習經(jīng)歷,就會直接沖擊人們對分數(shù)的“信任”。

長期以來,人們把分數(shù)當成是學生學習成果的代表??吹礁叻郑驼J為學生學得很好;其實對于學生學了什么,家長是不大關心的。

其他學習經(jīng)歷,講究的是內(nèi)涵,不一定能夠用分數(shù)來表達。家長會說:“沒有了分數(shù),我怎么知道孩子學得怎樣 ?”

矛盾之七:

傳統(tǒng)的學生考評,是看他們“懂得多少”;其實是假設知識是灌進學生腦袋的液體,看裝得多滿。

其實,考評應該是看學生“能做什么”。一個假設,要是考試準許考生使用電腦,“懂得多少”,就再也不是“可考”的了。

這些矛盾,也許不應該看成是障礙,而是教育發(fā)展路上必然的挑戰(zhàn)。不解決這些矛盾,其實是維持考試分數(shù)那條獨木橋,剝奪了學生可以是非常豐富燦爛的學習經(jīng)歷。

這些矛盾,不少是根深蒂固,要解決的話難以一蹴而就。但是解決這些矛盾,正是改革的正途,回避不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第一教育”,作者程介明。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載文章,原文:第一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第一教育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程介明:什么是課程?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