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網課”時代,如何重構學校教育教學形態(tài)?

作者:韓相福 發(fā)布時間:

“網課”時代,如何重構學校教育教學形態(tài)?

作者:韓相福 發(fā)布時間:

摘要:網課本身是大方向,無須爭辯好壞,該討論的是問題與對策。

微信圖片_20200309134219.jpg

*來源:《教育家》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號“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作者韓相福

疫情突發(fā),舉國戰(zhàn)“疫”?!巴Un不停學”舉措下,網課倉促上陣。一時間,企業(yè)狂推、教師忙亂、學生“懵圈”、家長抓狂。

網課之于傳統(tǒng)課堂,優(yōu)勢在于資源、交互和大數據。好的網課,可以幫助教師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重構教與學的關系,撬動自主、學習、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新型學習方式的改進。然而,現(xiàn)實與理想尚有很大距離,各方對網課褒貶不一。實際上,網課本身是大方向,無須爭辯好壞,該討論的是問題與對策。

網課給學校管理帶來的挑戰(zhàn)

當網課“踹門而入”,用一種“必須”“不得不”的姿態(tài)來到我們面前,師生、家長只能“硬著頭皮上”,慌亂、混亂可想而知。學校管理“壓力山大”。

教育價值觀的挑戰(zhàn)。網課問題的關鍵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教育問題。全民寄厚望于網課,成為網課不能承受之重。上網課究竟是聽從上級指令,迎合家長需求,順應社會氛圍,屈從企業(yè)誘惑,還是基于“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譬如教育公平。

一說要“停課不停學”,網課一哄而上,好像開起了網課就等于做好了教育,卻忽視了,無條件上網課的孩子、特殊群體孩子的學習權利如何保障。關注每一個孩子,讓孩子接受公平高質量的教育是學校管理的底線。學校一定要有自己的價值堅守,才能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技術素養(yǎng)的挑戰(zhàn)。當前,網課所需的資源平臺、教學軟件、交互軟件等種類很多,魚龍混雜,各有特點。如何鑒別、選擇、應用、指導、運維,成為學校所有教師必備的技術素養(yǎng)。而教學過程中的計劃與準備、組織與管理、評估與診斷能力直接決定著網課的質量,教師在網課中主動學習與發(fā)展應當成為網課時代教師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這對學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組織能力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課堂是由教室空間、作息時間、紀律控制組成的高封閉、高控制、高效率的時空。網課狀態(tài)下,學習時空轉向了自由時空。學生分散,時間難統(tǒng)一,自我管理能力差,學習效果難以保證,甚至出現(xiàn)迷戀游戲、視力下降、網絡侵害等嚴重后果。如何實現(xiàn)學生的高度自律,是網課取得成效的關鍵。

課程水平的挑戰(zhàn)。教師的課程水平是就是教師的育人水平,在網課中尤其如此。在海量信息下,需要教師有強烈的目標意識、資源意識、效能意識和評價意識,才能去偽存真,化繁為簡,減量提質,萃取整合,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課程。

這些挑戰(zhàn)的解決,是學校信息化提升的契機。

微信圖片_20200309134217.jpg

一是目標的分析與比較。網課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目標愿望和興趣動機來開展的學習活動。網課狀態(tài)下的目標表述必須簡約精確,含糊不清則學生難以理解;高級目標表述的復雜性和動態(tài)性也要考慮學生的接受度;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也各不相同。特別是將中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單元目標、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才能激發(fā)學習動力,保證學習效果。

二是內容的梳理與重組。網課主張學生自主選擇內容,自主建構知識。然而,如果讓孩子直面網絡上的海量信息,不但效率低下,質量難以保證,甚至有安全隱患。教師必須以大概念為引領,對網絡課程資源進行梳理、選擇、整合,給學生提供可靠、豐富、優(yōu)質、有深度的教育資源。

三是活動的設計與建構。網課狀態(tài)下的活動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設計基于目標的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動力。設計基于目標的情境,推動學科與生活雙向探究。把知識放到生活情景中去理解,孩子會理解得更深刻;將知識放到生活中去應用,孩子更容易找到學科的意義。設計基于目標的探究,探究活動才會走向深度。特別是通過教學評一致性設計,保證學習活動的品質。

四是評價的設計與實施。網課對我們用大數據來診斷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效提供了可能。然而網課狀態(tài)下的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工具以及評價數據的采集分析都需要重新設計。要什么,就要評什么;評什么,才會有什么;怎么評,才是成功的關鍵。

如此種種,都是對教師課程意識與課程能力的考驗。一個有課程智慧的老師才能在網課中有所作為,才能培養(yǎng)出有生命智慧的孩子。

“網課時代”須重構教育教學形態(tài)

面對海量信息、冗雜技術、巨變時空、多方訴求,學校管理該如何跟進、應對?筆者認為,應承認網課的重要地位,從如下幾個方面構建教育教學形態(tài)。

構建“學校+互聯(lián)網”新形態(tài)

網課的問題首先要從戰(zhàn)略上解決。學校要抓住機遇,加大結構調整和模式轉換力度,打破教育的時間、空間限制,重構時間結構、空間結構、資源結構和課堂結構。

重構時間結構,統(tǒng)一作息和自主作息相結合。既有規(guī)則底線,又尊重孩子學習環(huán)境的差異。例如對自己沒有終端的學生,晚上利用家長的手機終端上網課,也會取得一樣的效果。

重構空間結構,實體班級和線上班級相結合。學生學習空間除了傳統(tǒng)教室外,更包括網絡、家庭和社會。特別是通過“云+網+端”的線上班級,把相同基礎、相同興趣、相同習慣的學生進行各種組合,作為實體班級的有益補充,教師精準推送資源,精準指導,推動孩子個性化發(fā)展。

重構資源結構,教師推送和自主選擇相結合。教師精選并推送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及相關資源,作為學習的基本內容。學生則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選擇網絡資源拓展,實現(xiàn)課程的生本化。

重構課堂結構,線下學習和線上學習相結合。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課堂推送的基本目標、內容、任務和整體進度要統(tǒng)一,然后才是學生個性化的選擇與生成。特別是對線上學習要進行必要的學分認定,線上線下同等價值、同等效果。老師成為活動的設計者,學生成為自主構建者,師生之間形成新型學習伙伴關系。

推動學科與技術深度融合

學科學習是網課的主體。網課狀態(tài)下的學科學習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障礙、資源深度和數據驅動。

一是搭建自主學習的支架。當教師強勢頻繁引導更多轉向了學生自主,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盲目、無力、困難重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導學。

二是提供深度學習的資源。網課必須走向深度。學習資源的提供必須支持學生的深度學習,這給教師帶來極大的考驗。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課程水平,以大概念為引領,精選并整合課程內容,才能讓學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學生思維才能走向審辯、富有邏輯的高級思維。同時還要特別警惕內容整合淪為“形式主義”:只是把相關的內容堆砌在一起,看似豐富,實則毫無用處,還會把孩子引向膚淺。

三是設計數據驅動的評價。網課的推進必須由“行政驅動”轉向“數據驅動”。學科要研究學科核心素養(yǎng),構建學生學科素養(yǎng)評價模型,明確數據采集的點,作為評價工具的標簽??茖W設計課堂學習起點、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和單元過關的評價工具,并實現(xiàn)數據的無感采集或低負擔采集,用可視化的數據“讓學生成為明白的學習者”,“讓教師、家長成為明白的支持者”。

微信圖片_20200309134227.jpg

建立網課運行的保障機制

網課運行是一個大的系統(tǒng),能否高質量運行,關鍵在管理。

一是通過組織建設激發(fā)學生內生動力。從實踐來看,網課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是學生自我管理不到位。網課中學習時空發(fā)生了變化,但是文化和精神不能變。網課不能簡化成師生的單線縱向交流,更重要的是學生與班級、學生與小組橫向的文化營造。所以,網課應當強調“線上班級學習”,強化班級主流價值觀、團隊協(xié)作,強化學生責任感、使命感,進而激發(fā)學生強大的內驅力。

二是通過技術保障交互順利進行。學校成立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團隊,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引領和培訓,保障網課的順利進行。特別是通過平臺、軟件的開發(fā)與利用,支持小組交互、人機交互、師生交互和家校交互。如果技術不到位,學習效果就無從談起。技術到位了,課程資源就會立體呈現(xiàn),課堂展示“隨心所欲”,學習任務分層推送,學習過程自然留痕,學習結果清晰呈現(xiàn),學生課堂專注力也會大大提高。

三是通過家校合作提供良好環(huán)境。家長是網課運行的重要支持力量。由于家庭條件和家長認知差異大,學校應加強對家長的引領,攜手家長一起成長。建立常態(tài)溝通機制,及時調研,聽取意見。開設家長培訓課程,提升家長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引導家長關注學生生命狀態(tài)、學習習慣,做學生學習的榜樣。但要避免將學習管理和監(jiān)督轉嫁給家長,增加家長過重負擔。家校攜手,才能為網課運行提供順暢的軟硬件環(huán)境。

本文來源于《教育家》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號“光明社教育家”。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光明社教育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光明社教育家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網課”時代,如何重構學校教育教學形態(tài)?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