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高教(ID:jiangsugaojiao),作者:龔放
以札記三則,記錄指導高等教育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的心路歷程,與同仁分享并就教于方家。除了增強研究生的問題意識、方法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外,特別重要的問題在于導師拿捏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調(diào)諧師生關系。導師不僅要“釋疑、解惑”,而且要啟思、置疑,更要敢于在學生面前坦承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失察甚至無知,采取平等、開放、誠實的態(tài)度,與學生共同研討思考,應當是21世紀大學師生關系的題中應有之義。導師要寬容、理解并支持博士生的創(chuàng)新研究,幫助他們形成勇于堅持、敢于挑戰(zhàn)和善于批判的學術(shù)品格。要舍得花時間、真正沉下心來研讀、審核研究生的論文,厘清其研究理路,評析其論點依據(jù),特別要細心地琢磨、推敲那些貌似“離經(jīng)叛道”的觀點,斟酌它們是否真有道理,能否自圓其說。決不浮光掠影、妄下斷語,決不“想當然”或者因“急就章”而郢書燕說。因為真正有創(chuàng)見和新意的論文,一定是超越導師既有的認知領域、超越已成定勢的思維和“習以為?!钡墓沧R的。
觀點摘編
1.博士研究生導師,特別是資深年長的學者專家應當寬容、理解和鼓勵年輕學者的創(chuàng)新觀點,要努力保護學生勇于堅持、敢于挑戰(zhàn)和善于批判的學術(shù)品格,要細心地琢磨、推敲那些貌似“離經(jīng)叛道”的觀點,斟酌它們是否真有道理,能否自圓其說,決不能粗粗地看一眼就急于下結(jié)論或忙著扣帽子。
2.回首指導王一軍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我最真切的體驗是,必須對師生關系有個正確定位,切忌自以為是,好為人師。傳統(tǒng)的以“傳道、授業(yè)、釋疑、解惑”為旨歸的教師觀,顯然難以適應以造就高素質(zhì)創(chuàng)新人才為重任的21世紀大學教育?!傲餮灾褂谥钦摺笔且淮笮沂?而“問題(思索)止于智者”則不但令人遺憾,更是學術(shù)及家國的不幸。
3.作為導師,我的作用首先體現(xiàn)于,全力支持潘同學將博耶研究作為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肯定其學術(shù)意義和應用價值,并將其選題與當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聯(lián)系起來。其次,想方設法,牽線搭橋,盡可能為他改派美國、落實訪學機構(gòu)并順利查詢、收集資料和訪談創(chuàng)造條件。
4.回想起來,我在指導曲銘峰學位論文時,著重做并且努力做對了兩件事。第一,把對博克這樣一位卓越的大學校長暨高等教育家的研究,置于中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大背景下,凸顯這一研究對于我們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對于加快現(xiàn)代大學治理建設進程,對于激勵更多的大學校長“以治校為志業(yè)”,實現(xiàn)由學者專家向教育家型大學校長轉(zhuǎn)化的科學價值和本土意義。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堅持和強調(diào)深度訪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提供高質(zhì)量的訪談提綱獲得博克本人贊同,并為曲銘峰順利訪學、成功訪談創(chuàng)造條件。
王一軍:在大學課程哲學領域,戰(zhàn)舊秩、探索新路
課程和教學研究歷來是我國基礎教育研究的重點和亮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建構(gòu)主義”和“后現(xiàn)代研究范式”等理論的引入,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而成為最熱門、最活躍、最富多樣性的研究領域。但是大學教學與課程的研究卻遲遲未能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形成氣候。
這一冷一熱,原因有三:其一,在基礎教育領域,“課程”這個術(shù)語意味著教育內(nèi)容和形式、體系的規(guī)劃或模型,它十分強調(diào)“系統(tǒng)性”和“基準性”。而高等教育恰恰相反,倡導個性化教學和個別性指導而排斥“系統(tǒng)化”或“基準化”。其二,經(jīng)典的大學強調(diào)“教學與研究結(jié)合”,強調(diào)學生通過獨立探索以及與教授的研討來掌握新知,提高素養(yǎng)。注重探求新知、追求真理的意識和能力,而不講究教學的藝術(shù)與技巧,成為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特點。其三,大學教師的發(fā)展與晉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而不像中小學教師那樣主要取決于教學的優(yōu)秀與效能。
這三個因素至今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左右著高等院校教授學者的思維與行動,因此造成了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滯后與薄弱。
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難度。誠如約翰·S·布魯貝克所說:“第三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有著低層次學校中碰不到的特殊問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學問?!薄敖逃A梯的頂層所關注的是深奧的學問。這些學問或者還處于已知和未知的交界處,或者是雖然已知,但由于它們過于深奧神秘,常人的智慧難以把握。”[1]
確實,中小學的課程及其所涉及的知識相對簡單、普適,容易掌握。而高等教育所傳遞和探討的知識,卻有極強的專業(yè)性。例如凝聚態(tài)物理、基因工程、非線性理論等等,沒有相應的知識背景,一般的教育研究人員很難入門,更別說“窺其堂奧”了。這也是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持續(xù)紅火而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長期“門可羅雀”的原因之一。
我國高等教育學作為教育學門類的二級學科在1983年列入研究生招生目錄,但高等教育學的研究生及其導師,關注并熱衷的問題集中在大學理念、體制改革、戰(zhàn)略規(guī)劃、政策評價等方面;而另一個教育學二級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則不成文地將自己研究的邊界劃定為從學前到高中。大學的課程與教學,幾乎成為“兩不管”地段,成為高教研究和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盲區(qū)”“半盲區(qū)”。
2010年我在《高等教育研究》第11期發(fā)文指出:“這種狀況必須改變!”因為高等教育已經(jīng)從精英教育階段步入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的對象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再僅僅限于極少數(shù)智能卓越、才識出眾者了。高等院校的層次和類型也具有豐富的多樣性,其培養(yǎng)目標也差異甚大、層次豐富,不再僅僅造就高素質(zhì)的學術(shù)研究人才。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fā)展,更多的院校越來越注重為學術(shù)生涯之外的其他職業(yè)作準備。這就推動高等教育的教學理念和課程哲學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原來的“去系統(tǒng)性”和“去基準化”不再能夠統(tǒng)攝整個高等教育系統(tǒng)。
因此,我一方面呼吁高等教育研究界加強對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在繼續(xù)抓好宏觀和“形而上”層面研究的同時,關注大學課程、課堂、教師、學生層面的研究,將其作為高等教育學學科的一個新的生長點[2]。另一方面,我也在我所指導的博士研究生中物色對象,希望能夠在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領域率先行動,有所突破。
2008年考入南大讀博的王一軍同學很快進入視野。韓非子曾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蓖跬瑢W原來是頗有影響的江蘇省小學優(yōu)秀教師和名校長,在華東師大崔允漷教授指導下獲得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的碩士學位之后,出任江蘇省基礎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無論是自己的課題研究,還是管理和引領全省基礎教育研究,都做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2008年居然“跨界”報考南大高等教育學專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在復試時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你曾經(jīng)是小學教育的名教師、名校長,后來一直在基礎教育領域從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已經(jīng)頗有建樹,現(xiàn)在為何要踏入對你來說幾乎全新的領域讀博?”他的回答簡潔而沉穩(wěn):“我想挑戰(zhàn)一下自我。”
這一回答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從基礎教育研究到高等教育研究,“跨界”讀博的難度可想而知,王同學確實踐行了他的“初心”,他不但挑戰(zhàn)了自我,而且勇敢地挑戰(zhàn)了大學課程哲學的既有理論依據(jù)。
近年來,陸續(xù)有一些以大學課程為研究選題的博士學位論文或?qū)W術(shù)專著出版,但這些論著大多圍繞通識課程、本科課程政策或管理、課程現(xiàn)代化等專題展開。王一軍的博士學位論文《在“高深學問”與“個人知識”之間——當代大學課程的秩序轉(zhuǎn)型》則別開生面,對大學課程哲學原理進行大膽探索。著眼于高等教育大眾化、生存方式數(shù)字化、社會組織學習化的時代背景,圍繞大學課程研究中的知識問題,引入“個人知識”概念,把大學課程概念化為“秩序”,試圖由此分析當代研究型大學的課程哲學原理,結(jié)合大學課程實踐提出自己的鮮明觀點和理論體系。
知識問題是大學課程研究的本體問題,也是王一軍探討大學課程哲學的重要維度。在將近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大學的規(guī)模、體量、結(jié)構(gòu)、功能和社會影響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其作為知識傳播場所的性質(zhì)卻始終沒變,變的只是知識的內(nèi)涵、傳播的方式以及場所的形態(tài)。大學對知識的傳播主要是通過課程實現(xiàn)的。早期大學的課程與知識是同義語,近代大學課程則依據(jù)學科專業(yè)領域展開,現(xiàn)代大學的課程,意味著學生學習特定高深知識的過程。在紛繁現(xiàn)象的背后,知識與課程的內(nèi)生關系是以價值判斷與選擇為橋梁的。
正如王一軍所分析的那樣,圍繞“什么知識最有價值?”形成了大學課程研究的知識本位范式,圍繞“誰的知識最有價值?”形成了大學課程研究的社會本位范式。在當下數(shù)字化生存方式、知識民主化和學習型社會的大背景下,知識越來越呈現(xiàn)多元化、個性化的特征。
正是在此背景下,王一軍發(fā)現(xiàn),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階段走向大眾化甚至普及化階段,大學逐漸成為各種知識交流的場所,成為大學人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建構(gòu)的重要驛站,每一個體的價值在大學中都應得到尊重。于是“每一個人的知識都有價值嗎?”成為新的知識論域,也是新的課程論題。作者據(jù)此著力探尋大學課程研究的學生本位范式。
引入“秩序”這一范疇解讀大學課程,是王一軍研究的另一個維度。知識傳播本身具有某種“秩序”特征,作為知識傳播聚集地的大學也表現(xiàn)出鮮明的社會秩序特征,大學課程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影響的社會實踐活動,理所當然是一種“秩序的存在”。王一軍運用“秩序”這一范疇來描述大學課程的社會性質(zhì)、系統(tǒng)屬性和實踐特征。在他看來,大學課程在不同的實踐層面上分別表現(xiàn)為理智性的“標準秩序”、信念性的“文化秩序”以及情感性的“倫理秩序”,三者有機統(tǒng)一,構(gòu)成整體的課程秩序狀態(tài),并具有外部關涉、目標驅(qū)動、主體合作、對話生成、持續(xù)發(fā)展等鮮明的實踐表征。
基于知識演進和大學發(fā)展的豐富史實,王一軍描述了大學課程秩序的演變走向:生成于古希臘知識遺產(chǎn)的大學課程秩序,因宗教的控制和國家的人才訴求得以維持,并從“普遍知識秩序”演變?yōu)椤案呱顚W問秩序”,在當代歷史條件下正在走向“個人知識秩序”。19世紀以來,“高深學問”一直是經(jīng)典大學存在的合理依據(jù)?!案呱顚W問秩序”的維持,依賴于“大學是高深學問的領地”“大學學習是少數(shù)精英的特權(quán)”“大學自治”“學術(shù)自由”等要素和條件。但在當代大學教育生態(tài)中,這些要素或者受到?jīng)_擊,或者難以為繼,使大學課程秩序與社會需求疏離、與學生需要沖突、與教授觀念相左,因失范、無序而備受指責?!案呱顚W問秩序”向“個人知識秩序”轉(zhuǎn)型,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
具體表現(xiàn)為個性化知識建構(gòu)成為課程重要目標、課堂由知識傳播的場所變?yōu)橹R交流的場所、傳統(tǒng)的學科體系受到跨學科研究需要的沖擊、促進了教學與研究關系的重建,對個性化知識建構(gòu)訴求、學科知識范式的式微以及教學向生活的轉(zhuǎn)移,顯示出“個人知識”課程秩序生成的必要性。
用“發(fā)展自由”取代“學術(shù)自由”,統(tǒng)領大學課程的制度重構(gòu),是王一軍研究的第三個重要維度。他借助諾斯的制度分析框架,即正式規(guī)則、非正式約束以及二者的實施特征,對應大學課程系統(tǒng)中的正式課程、隱性課程與課程實施,著力探討大學課程“個人知識秩序”的制度重建。就大學課程而言,“個人知識”可理解為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個性化建構(gòu)、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行動中所采取的獨特思路與方法、對知識價值與自我需要的意知、理性信念與情感寄托。
因此,大學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就包括了四個主要方面:豐富學術(shù)體驗、建構(gòu)專業(yè)知識、提升意會能力和喚醒理智激情。在“個人知識秩序”主導的大學課程實踐中,學術(shù)本位逐步讓渡于學生主體發(fā)展,“學術(shù)自由”的傳統(tǒng)理念難以彰顯現(xiàn)代大學的自由意涵,需要被“發(fā)展自由”話語替換。學生作為自我探險者、教師作為課程開發(fā)者、學習場域作為課程等,共同構(gòu)成了大學“發(fā)展自由”的基本內(nèi)涵。
我們不難看到王一軍大學課程研究的理路經(jīng)緯:由知識問題的本體研究—秩序視角的認識論探討—“發(fā)展自由”統(tǒng)轄的實踐論重構(gòu),形成了當代研究性大學本科課程哲學的主要架構(gòu)。
因為王一軍關于大學課程的研究不無“離經(jīng)叛道”意味,有些觀點甚至是對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觀念的某種顛覆性的思考,還因為王一軍的批判與創(chuàng)新難免有某些偏頗或疏漏之處,因而從論文開題到答辯,都有不同的聲音,質(zhì)疑和爭論甚為激烈。我始終認為,有鋒芒、有爭議的論文才可能是有創(chuàng)新的好論文。如果都四平八穩(wěn)、中規(guī)中矩,答辯時順風順水、波瀾不驚,那肯定是守成之作,甚至是平庸之作。
博士研究生導師,特別是資深年長的學者專家應當寬容、理解和鼓勵年輕學者的創(chuàng)新觀點,要努力保護學生勇于堅持、敢于挑戰(zhàn)和善于批判的學術(shù)品格,要細心地琢磨、推敲那些貌似“離經(jīng)叛道”的觀點,斟酌它們是否真有道理,能否自圓其說,決不能粗粗地看一眼就急于下結(jié)論或忙著扣帽子。
因為,人類認知的發(fā)展,科學研究的實質(zhì)之一就在于過去逐漸讓位于將來,舊的知識逐漸讓位新的知識,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知識創(chuàng)新逐漸讓位于激動人心的更加大膽的創(chuàng)新。有了這種認識,我們的學術(shù)研究才能避免著名科學教育家施瓦布所說的“理智的偏狹”,避免盲目的自信和思維定勢扼殺了創(chuàng)新的火花。
王一軍既有挑戰(zhàn)傳統(tǒng)理論的勇氣,又有堅持自己觀點的執(zhí)著,我以為這是難能可貴的,我鼓勵他將質(zhì)疑和詰難作為磨礪自己的刀石,并盡可能地啟發(fā)他將堅持真理與修正錯誤結(jié)合起來。例如,在開題報告會上,有老師提出疑問:“與‘高深學問’相對的是‘基礎知識’,怎么會出現(xiàn)一個‘個人知識’?”王一軍的答辯頗有可取之處:“‘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這些概念也并非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概念范疇,馬克思卻用它們來概括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薄爸匾氖?,作為人類實踐的研究,并不僅僅是概念辨析和范疇比對,更有價值的是描述實踐,把握變革,指導實踐?!彼J為,基于發(fā)達國家大學人才培養(yǎng)和課程改革的走向,基于當代知識研究的進展,發(fā)展“個人知識”應當成為當代大學教學與課程研究的重要目標。我通過自己的深度思考,理解并支持他將“個人知識”與“高深學問”一起作為考察大學課程與教學理論的基石。
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南京大學《高教研究與探索》就刊發(fā)了化學系老教授、中科院學部委員戴安邦先生一篇題為《化學教學十八法》的文章,戴老在此文中提出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大學化學實驗、物理實驗和生物實驗,不應當是簡單的再現(xiàn)和演示,而應當是小型的科學實驗。作為編輯,我有幸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戴老的這篇文章、這些思想。我的理解是:就人類認識總體而言,這些化學實驗、物理實驗或者生物實驗,都是前輩學者一百年前甚至幾百年前已經(jīng)成功完成并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的活動,因而只是一種“再現(xiàn)”、一種“重復”、一種“演示”;但是,對于每一個學生個體而言,它們應當是全新的探索和體驗,是個體認知的建構(gòu)與推進!
根據(jù)戴老的建議,南京大學對實驗進行了改革,將傳統(tǒng)的根據(jù)實驗手冊按部就班、重復演示的實驗,變?yōu)椤鞍腴_放”“全開放”和“自由探索”的實驗。戴先生的這篇文章,由我編發(fā)刊載在《高教研究與探索》1983年第2期上,后來被《中國教育報》以一個整版的篇幅轉(zhuǎn)載。我理解,一代又一代學者教授的科學實驗與發(fā)現(xiàn),構(gòu)成了不同學科的“高深學問”,而現(xiàn)代大學的課程教學與實驗教學,就是要引導與激勵一代代大學生從人類“高深學問”的寶庫中汲取養(yǎng)分,自我構(gòu)建,形成他們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認知特點。
在師生研討會上,我舉戴安邦老教授的觀點,來呼應王一軍的觀點創(chuàng)新,支持他在保存并擴充人類“高深學問”與建構(gòu)學生自己的“個人知識”的差異與張力之間,探討大學課程原理的新體系;鼓勵他在堅持自己主張的同時,也汲取老師、同學的意見,對自己原來的觀點有所修正,有所完善。王一軍后來談到:“在研究的艱難旅程中,我珍惜來自老師、同行的每一次觀點碰撞或質(zhì)疑……異質(zhì)的理解是不可多得的力量,它撥開朦朧的迷霧,使我看到深度思維背后的絢麗風景?!盵3]
論文在2012年5月通過答辯,答辯會上仍然有觀點碰撞和激烈交鋒,王一軍面對答辯專家的質(zhì)疑和反問,并未“唯唯諾諾”,低眉稱“是”,而是據(jù)理力爭,侃侃而談。有旁聽者將其答辯過程稱之為“真刀真槍,火花四濺”。南師大一位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副教授則由衷地贊嘆:“龔老師,我今天才領略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博士論文答辯!”
2013年,王一軍的論文被評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由教育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2017年被收入陳學飛、李春平主編的“高等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叢書”第二編,由臺灣花木蘭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在臺灣島內(nèi)出版。不久,王一軍辭去江蘇省教科院基教所的職務,調(diào)入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當教授,繼續(xù)他對大學課程哲學的研究。
回首指導王一軍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我最真切的體驗是,必須對師生關系有個正確定位,切忌自以為是,好為人師。傳統(tǒng)的以“傳道、授業(yè)、釋疑、解惑”為旨歸的教師觀,顯然難以適應以造就高素質(zhì)創(chuàng)新人才為重任的21世紀大學教育?!傲餮灾褂谥钦摺笔且淮笮沂?而“問題(思索)止于智者”則不但令人遺憾,更是學術(shù)及家國的不幸。我想重申一下若干年前我在一篇論文中提出的若干想法[4]——
其一,導師不僅要“釋疑、解惑”,而且要啟思、置疑,引而不發(fā)。作為教師,確實要解答學生的疑難,幫助他們消除在學業(yè)和人生道路上碰到的困惑。但這種指點和幫助,不能越俎代皰,替代學生自己的思考。而且,“釋疑解惑”并非是將疑惑全部“冰釋”,而是要引導學生在明了舊疑的基礎上思考新的、更深層次的問題。有時甚至要“置疑”“設疑”。
其二,決不掩飾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失察甚至無知。即便是博士研究生導師,也不可能通曉一切。尤其在信息社會到來的今天,教師再也不可能像在古代和近代社會那樣,壟斷知識和信息。在學生面前坦率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與學生共同研討和思考應當是21世紀大學師生關系的題中應有之義。德籍美裔生理學家洛布(Jacques Loeb,1859-1924)有一次被學生課后的提問所難倒,他并未掩飾自己的無知,而是坦然而言:“我回答不出你的問題,因為我自己還沒有看過教科書的那一章。不過你明天來的時候我已經(jīng)看過了,也許能夠回答你的問題?!辈扇∵@種平等、開放、誠實的態(tài)度,不怕出錯和顯拙,對于增強年輕人的自信心,對于形成一種激勵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氛圍大有好處。在近代物理學界獨樹一幟、影響深遠的哥本哈根學派之所以人才輩出、青勝于藍,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學派的領軍者玻爾從來都是“毫不猶豫地在學生面前坦陳自己的錯誤”。玻爾這樣做,一方面顯示自己與學生在科學真理面前完全平等;另一方面則是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創(chuàng)見,而無須顧慮出錯可能引起的難堪。玻爾和洛布無疑是值得我們做導師的學習和效法的。
其三,不因似是而非的回答中止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考。研究生導師由于經(jīng)驗豐富,涉獵甚廣,而且善于表達,有時在解答研究生問題時,往往會十分“圓潤”“妥帖”地將學生的疑慮化解,其實并未真正解決問題。學生出于對教師的尊重或崇拜,在這種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知難而退,不再堅持,就中止了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頗有價值的問題可能就此被束之高閣。教師一定要尊重并認真思考本科生、研究生的提問,不能讓“問題(思考)”止于自己。
其四,真正花時間、沉下心來研讀、審核研究生的論文,不浮光掠影,不妄下斷語。成為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之后,經(jīng)常受邀審讀博士論文,或者擔任答辯專家,我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有的時候,送審的期限甚短,或者送審的論文較多,往往連通讀一遍都來不及,更遑論評述高下、判斷優(yōu)劣了。曾經(jīng)聽有些教授吹噓“快速審閱論文”的訣竅:一看前言二讀后記,翻看摘要寫出評語。我總覺得難免有“草菅人命”之嫌。負責任的博士生導師要真正沉下心來認真研讀、審核研究生的論文,去厘清其研究思路,評析其論點依據(jù),方能判別其論文價值和新意所在,也才能提出中肯剴切的修改意見。如果“臨陣磨槍”,草草了事地瀏覽一下,就發(fā)表一通宏論,往往會因為“想當然”而不得要領,或者因為“急就章”而郢書燕說。因為真正優(yōu)秀的、有創(chuàng)見和新意的論文,一定是超越我等既有的認知領域、超越已成定勢的思維和“習以為?!钡墓沧R的。如果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所研究的問題、所闡述的觀點都中規(guī)中矩,都讓我等聽來“耳順”且“不逾矩”,則創(chuàng)新與突破從何談起?
潘金林:研究博耶的“三個一”
我的博士潘金林研究歐內(nèi)斯特·博耶的緣起和進程,可以用“三個一”加以概括,即選題“一拍即合”、過程“一波三折”和結(jié)果“一舉中的”。
2008年錄取南大在職攻博之前,潘金林是常州工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長期從事本科教學和管理工作,他對本科教育的鐘愛之情和使命之感特別強烈。他在博士學位論文后記中寫道:“……在工作中,我常常困惑于本科教學中的許多難解之題,直到有一天我從學校圖書館的書架上發(fā)現(xiàn)了一本名為《美國大學教育:現(xiàn)狀、經(jīng)驗、問題及對策》的譯著,卡內(nèi)基教學促進基金會主席博耶博士對本科教育的深刻洞察讓我茅塞頓開,也引起了我研究本科教育的興趣。隨后,一個偶然的機會……其中恰好有博耶的《學術(shù)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點領域》,當我一口氣讀完這部充滿睿智見解的著作時,不僅折服于他對大學學術(shù)工作內(nèi)涵的獨特領悟,更讓我萌生了對這位偉大的教育思想家進行研究的沖動。”
在考取南大博士研究生之后,潘金林毅然辭去副處長之職,以示潛心向?qū)W之意。同時,他告訴我有志將歐內(nèi)斯特·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作為研究對象,闡揚博耶把本科教育作為大學核心使命的理念,這一想法與我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美國高教界一批有識之士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就不斷呼吁重視高等教育質(zhì)量滑坡問題,扭轉(zhuǎn)大學日趨嚴重的忽視本科教育的傾向,其中最早倡導“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服務”的,就是擔任美國卡內(nèi)基教學促進會主席的歐內(nèi)斯特·博耶。1995年他不幸早逝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耶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委員會”更是振聾發(fā)聵地喊出“重構(gòu)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的口號,引起我國高等教育界的關注和共鳴。2006年我承接了教育部高教司委托的重點課題“大學教授承擔本科教學的調(diào)查研究”后,反復研讀了博耶領銜撰寫的有關本科教育的系列研究報告。博耶對大學核心理念和根本使命的精辟見解和執(zhí)著堅持,特別是他不僅“坐而論道”而且“起而行之”甚至“鞠躬盡瘁、死而不已”的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我意識到,各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既有其各自的特點和個性,更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和共同的趨勢,其中,在大學越來越多地承擔科研重任和社會重責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大學的核心使命?如何讓學生投身學習、讓教授獻身教學以保障本科教育的質(zhì)量?這些問題既是西方發(fā)達國家昨天碰到的難題和挑戰(zhàn),也是今天中國大學無法回避的挑戰(zhàn)和必須面對的難題。
2008年春,我作為高教研究所所長應邀參加南大校長、常委聯(lián)席會議組織的“務虛研討會”,曾奉命向?qū)W校領導介紹了發(fā)達國家研究型大學在重構(gòu)本科教育方面的變革,評析了博耶和德里克·博克等學者的見解,同時鄭重建議:研究型大學能否堅持“務本”,即始終把握住治校辦學的第一要務,辦好本科教育,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南京大學應當也可以在這方面有所作為、有所突破。時任黨委書記洪銀興和校長陳駿等十分贊同這一觀點,果斷地提出“南京大學要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的設想。同時,他們還希望我們教育系、高教所沉下心來,組織師生在這方面做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也很希望能夠有博士生將本科教育作為自己研究的選題。潘金林的研究設想,與作為導師的我確實“不謀而合”。
如果說在研究選題上是“一拍即合”的話,其實施過程卻經(jīng)歷了“一波三折”。憑著扎實的外語功底和精心的研究設計,潘金林順利地獲得了江蘇省留學基金會的批準,可以利用公派出國機會進行為期半年的學術(shù)訪問,去美國收集博耶研究的相關資料,訪談諸多學者專家,以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然而,始料未及的是,有關部門領導未曾細看潘金林的留學申請報告,就“亂點鴛鴦譜”,將其派遣到澳大利亞!這真是讓人始料未及!我只好代潘金林陳情,向主管高教的省教育廳副廳長丁曉昌提出“改派美國”的要求。很幸運,丁廳長不僅重視高教研究,而且十分理解高教研究的甘苦,欣然支持并促成了潘金林的“改派”。但是,在具體訪學院校的選擇上卻再遇難題。在2009年新浪教育論壇上,我結(jié)識了中國旅美學者趙春梅博士,得知她曾在美國卡內(nèi)基教學促進會任職多年,遂請她幫助聯(lián)系彌賽亞學院的歐內(nèi)斯特·博耶研究中心,接受潘金林為訪問學者。趙博士慨然允諾,但聯(lián)系后得到的答復卻是:博耶中心當時正在整修,無法接受外國訪問學者!這真是又一個“始料未及”!好在當時我正通過趙春梅博士和加州大學總校院校研究室副主任常桐善博士,與伯克利加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商討合作進行“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學習經(jīng)歷調(diào)查(SERU)”事宜,在他們的鼎力相助下,潘金林最終得以成為伯克利加州大學的訪問學者,指導教師就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約翰·道格拉斯教授,一位頂尖的高等教育研究專家。
一波三折之后,終于迎來“一馬平川”。道格拉斯教授對潘金林學術(shù)研究的精心指導,常桐善、趙春梅博士與潘金林的研討、切磋,以及在生活上提供的諸多方便,使得潘金林的半年學術(shù)訪問既順利又充實,可謂“一舉中的”,收獲多多。他利用伯克利加州大學一流的圖書館和網(wǎng)絡,系統(tǒng)收集了有關歐內(nèi)斯特·博耶的研究資料,而且在2011年初美國東部特大風雪之際飛赴賓州,在博耶中心伏案一周,全面查閱了博耶的所有檔案,并得到授權(quán)復制了大量文獻資料。更難得的是,他在道格拉斯、趙春梅和常桐善等的幫助下,先后訪談了卡內(nèi)基教學促進基金會高級學者瑪麗·胡貝爾博士、圣克魯斯加州大學前校長卡爾·皮斯特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學教務長助理辛西婭·施瑞嘉等重要人士,獲得了相當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為自己的博耶研究全面、深入且富有創(chuàng)見提供了可能。
潘金林的博士學位論文在2012年順利通過答辯,后來以《守護本科教育的靈魂:歐內(nèi)斯特·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探微》為名,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我看來,潘金林的博耶研究的成功至少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大膽探討了歐內(nèi)斯特·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基于“核心共性”的普遍聯(lián)系觀。潘金林認為,博耶的教育理念中,“聯(lián)系”的觀點無處不在,“實際上,博耶終生都在尋找一種深刻的含義——探尋教育內(nèi)部的聯(lián)系,并通過教育內(nèi)部的聯(lián)系,找到教育與更加廣闊的人類經(jīng)驗之間的聯(lián)系,最終形成最普遍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真正受教育的人”。潘金林將博耶的哲學理念概括為“基于‘核心共性’的普遍聯(lián)系觀”,我認為不但能夠自圓其說,而且是十分剴切的。
其二,在全面探析基礎上凸顯博耶教育理念的核心主題:守護本科教育。潘金林將博耶的教育理念概括為本質(zhì)觀、職能觀、教育目標觀、質(zhì)量觀、課程觀、學術(shù)觀等六個方面。潘金林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將這六個方面連成一體的,是博耶對人才培養(yǎng)特別是本科教育這一“大學理念的靈魂的堅定守護”。“幾乎在其每一種理念中,他都在強調(diào)著共同的核心主題:關注本科教育的質(zhì)量,關注學生的培養(yǎng)和成長?!梢哉f,本科教育的靈魂支撐著博耶大學理念的大樹,并滲透至其思想的每一片枝葉之中?!?br/>
其三,充分論述了博耶對美國高等教育變革的引領作用以及對國際教育界的重要影響力。潘金林發(fā)現(xiàn),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美國學者對大學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大學本質(zhì)、大學治理、學術(shù)自由等宏觀話題上,即便是對大學課程改革、教學評價等問題的探討,其出發(fā)點和結(jié)論也主要是為管理者服務的。而在80年代中期關于高等教育質(zhì)量的爭論中,博耶提出本科生學習經(jīng)歷與體驗的嶄新視角,對“什么是好的大學”進行了全面的解讀,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安┮伺e可謂是開風氣之先。隨后,更多的美國學者開始把目光投向大學本科教育、關注學生成長經(jīng)歷。”
一方面,將“學生投身學習”的意愿和強度作為評價、衡量本科教育質(zhì)量的觀點,將學生在高校的學習經(jīng)歷和體驗作為本科教育質(zhì)量控制最重要的維度,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大學治理層和研究界所接受。印第安納大學發(fā)起的美國“全國學生學習性投入情況調(diào)查(NSSE)”、伯克利加州大學領導的“研究型大學學生就讀經(jīng)驗調(diào)查(SERU)”等,不僅蔚然成風,而且對中國高教界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另一方面,博耶及其繼承者有關“重構(gòu)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的藍圖設計和實施,與哈佛學院原院長哈瑞·劉易斯對“失去靈魂的卓越”的批判,以及哈佛大學原校長德里克·博克對“回歸大學之道”的期盼,相互呼應,激蕩回響,終于導致了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深刻反思和“重構(gòu)”行動,同時也引發(fā)了旨在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研究型大學“辦一流本科教育”“為學生成長與發(fā)展服務”的新世紀變革。
作為導師,我的作用首先體現(xiàn)于,全力支持潘同學將博耶研究作為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肯定其學術(shù)意義和應用價值,并將其選題與當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聯(lián)系起來。
因為中國正邁入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快車道,無論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還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zhuǎn)軌與提升,都需要固本培元、回歸大學之道,都需要借鑒他山之石,探索兼具國際視野和中國特色的本科教育新路。
其次,想方設法,牽線搭橋,盡可能為他改派美國、落實訪學機構(gòu)并順利查詢、收集資料和訪談創(chuàng)造條件。當年潘金林赴美訪學時,我曾經(jīng)開玩笑地對他提出要求:盡可能全面地收集博耶的資料,盡可能深入地訪談與博耶有交集的人物。唐代文人韓愈在《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中曾云:“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蔽乙蚕M私鹆帜軌蚰贸雒翡J眼光,利用一切可能鉤沉稽要,使得有關博耶及博耶研究的資料素材能夠“馬群遂空”。
現(xiàn)在看來,這“馬群遂空”的設想盡管未能完全實現(xiàn),但因為“取法乎上”,仍得其中。在美訪學半年,潘金林收獲甚豐,不僅為其研究博耶收集比較全面的文獻資料、信息、檔案,而且由于他在博耶中心及伯克利加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等進行的深度訪談,獲得了許多鮮活的、不同于既有文本的素材,其中不乏思想的閃光和觀點的碰撞?;谶@些自己尋覓、采集而得的第一手素材,潘金林博耶研究自然就不落俗套,頗具特色了。
曲銘峰:成功訪談哈佛前校長博克
在給博士研究生講授“高等教育哲學:發(fā)展脈絡與名家貢獻”課程時,我將“既有豐富辦學實踐又能對高等教育問題做整體性哲學思考”的著名大學校長,放在推動高等教育理論發(fā)展的三大主力之列。2011年,我在《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發(fā)文闡述這一觀點:“與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多學科的參與相一致,高等教育研究需要成為開放的領域,特別要期待既洞察辦學實際問題,又能夠?qū)@些問題作整體性的哲學思考和戰(zhàn)略選擇的院校長的加盟。”[5]
回顧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史,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往往是由卓越的大學校長貢獻的。如被高等教育研究學人譽為“經(jīng)典”和“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為大學校長的“三分天下有其二”,即約翰·亨利·紐曼的《大學的理想》和克拉克·克爾的《大學的功用》。而英國劍橋大學學術(shù)副校長埃里克·阿什比四十多年前匯集出版的《科技發(fā)達時代的大學》,至今仍因其精辟、獨到的見解為人稱道。20世紀初,約翰·S·布魯貝克在其《高等教育哲學》一書的“文獻述評”中,就對那些為高等教育哲學提供真知灼見的著名大學校長贊賞有加:“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學院和大學的校長常常涉足于哲學問題。除了已提及的赫欽斯、吉德昂斯、尼爾森和克爾以外,還有許多校長也是高等教育哲學名著杰出的作者?!盵6]當時,德里克·博克出任哈佛大學校長剛過了“七年之癢”期,但他的治校方略和深刻見解卻已經(jīng)得到布魯貝克的“青睞”,甚至將他與耶魯大學的安吉爾,哈佛大學的洛韋爾、普西等“名宿”并舉,躋身于“對高等教育哲學頗有貢獻的著名校長”之列。
曲銘峰既是我的南大教研院同事,又從2009年開始成為我的學生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他有一天約我相談,興致勃勃而又略顯緊張地問我:“我打算研究哈佛大學前校長德里克·博克的教育理念和治校方略,是否可以?”這一想法得到了我的認可。
德里克·博克無疑是出類拔萃的,他不僅從1971年至1990年執(zhí)掌哈佛大學20年之久,而且在2006年當薩姆斯校長因為對女性學者和科學家出言不遜等問題而不得不辭職之后,“梅開二度”,出掌校政,幫助哈佛大學平穩(wěn)過渡,擺脫危機。更難得的是,德雷克·博克先后出版了《走出象牙塔——現(xiàn)代大學的社會責任》《大學與美國的未來》《大學何價:高等教育商業(yè)化》和《回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市場中的大學:高等教育的商品化》等多部有影響的高等教育著作。因此,對這樣一位在現(xiàn)代大學治理實務與高等教育理論研究領域都有重要建樹的卓越校長進行研究,不僅具有現(xiàn)實意義,而且蘊含重要的理論價值。我和曲銘峰很快達成共識,把對德里克·博克的辦學理念與辦學實踐的研究作為他的博士學位論文選題。
曲銘峰花了兩年多時間,廣泛收集有關德里克·博克和哈佛大學的國內(nèi)外文獻資料,伏案閱讀,潛心研究,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因而順利通過了選題論證。在討論研究方法與實施路徑時,我提出:研究德里克·博克這樣仍然健在并且在大學治理和研究兩方面依然充滿活力的著名大學校長,文本解讀和資料分析固然不可缺少,深度訪談尤其重要。如果能對他本人進行訪談,獲得難能可貴的第一手資料,則研究就會更有價值,更具特色。我建議他申請到哈佛大學短期訪學的機會,以訪談博克校長本人及其主要同事。這一建議立刻得到他本人和與會老師、同學的一致認可。
如何與博克這樣一位資深且世界聞名的哈佛前“掌門人”聯(lián)系并取得他的認可?對我和曲銘峰是第一個考驗。恰好,我的一位碩士研究生崔鳳鳴2003年赴美留學,在波士頓學院攻讀教育學博士,畢業(yè)后即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從事殘疾人教育方面的研究。我立刻與她郵件往來,請她伸出援手。她設法與博克的秘書希金斯女士取得聯(lián)系,向博克老校長轉(zhuǎn)達曲銘峰短期訪學并對他進行訪談的意向。
2011年1月下旬,曲銘峰收到博克校長的電子郵件,述及“自己已經(jīng)退休了,而且一年當中只有很短一段時間住在哈佛”等等,盡管只是委婉地讓曲銘峰自己考慮“是否一定要到哈佛做訪談”,但其中真意,也已不言自明。曲銘峰告訴我這個消息時頗為躑躅,問我:“是否就采用文本分析法而不一定做深度訪談?”因為善解人意的曲銘峰從博克的字里行間中品味出“弦外之音”,他不想違拗八秩老人的意愿。我當時竭力給曲銘峰鼓勁:“博克校長并未明確回絕呀?應該還有轉(zhuǎn)圜的余地。不妨再去一信,言辭懇切地表示一切都由老校長定奪,包括短期訪學和訪談的時間長短和起止?!蔽疫€建議:“這一次我們可以附一個訪談提綱,讓博克老校長一看就知道你的功課已經(jīng)做得相當充分,讓你的誠意和決心感動博克!”
我們花了整整一周時間草擬訪談提綱。先是由曲銘峰和我擬就十個訪談提綱,再通過組會研討,修改完善。曲銘峰的父親、南京大學老校長曲欽岳也反復斟酌,提供修改建議。最后我們將訪談提綱歸納成如下七個問題——
1.您先后擔任哈佛大學校長約21年(1971-1991,2006-2007),在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期間,有哪些事情使您感到特別欣慰?應對哪些挑戰(zhàn)倍覺艱難而又富有意義?
2.校長在大學里扮演哪些角色?其中最主要的角色是哪一個?根據(jù)您的經(jīng)驗,如何扮演好這些角色?尤其是如何扮演好這個最主要的角色?在您的哈佛大學校長任期內(nèi),哪些角色您感到做得很滿意?哪些角色您覺得做得尚不如意?哪些角色在您的第幾個任期能做得得心應手?哪些角色在您的不同任期能達到不同境界?您如何從一位出色的勞工法學的專家轉(zhuǎn)變?yōu)橐晃恢慕逃遥⒆珜懗龆啾居兄匾绊懙母叩冉逃??美國的大學校長中,任期長的可以達到20~40年。而中國的大學校長一般最多只能當兩屆(如黨政系統(tǒng)一般),也就是8年的時間,他們的校長任期太短,以至于他們無法進入校長的角色。中國的大學校長如何從本學科的專家轉(zhuǎn)變成為教育家?您的經(jīng)驗以及其他美國大學校長的經(jīng)驗對中國的大學校長有什么啟示?
3.您兩度出任哈佛大學的校長,請問:與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相比,2006年至2007年您再度出任哈佛大學校長期間,美國的大學所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有何變化?它們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有何變化?大學校長的角色和作用有何變化?
4.從1982年出版的專著《走出象牙塔——現(xiàn)代大學的社會責任》到1986年出版的專著《美國高等教育》,再到2003年出版的專著《大學何價: 高等教育商業(yè)化》以及2006年出版的專著《回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可以看出,您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關注點有所拓展,思考的重點也有所變化,能否請您談一下您的思維軌跡演化發(fā)展的原因?
5.2006~2007年您任代理校長期間通過的新的通識教育課程方案與30多年前您任校長期間與羅索夫斯基等人一起建立的創(chuàng)新性的“核心課程”方案最大的不同在哪里?為什么必須用新的通識教育課程方案來取代“核心課程”方案?
6.在《回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一書中,您對大學本科教育總結(jié)出了八大目標。以哈佛大學為例,您認為哪些目標實現(xiàn)得比較好?哪些目標與您的理想追求相差比較大?原因何在?2006~2007年您任代理校長一年中改善本科教育的實踐是否驗證了您在《回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一書中所闡述的有關本科教育的理論?經(jīng)過一年的實踐后,您的本科教育理論有沒有新的發(fā)展?
7.您為什么如此重視教師的教學方法?1975年您創(chuàng)建了“丹福斯教學與學習中心”(也就是“德里克·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的前身),請問:您創(chuàng)建它的主旨是什么?30多年來,“德里克·博克教學與學習中心”最成功的經(jīng)驗是什么?
在給博克校長的第二封電子郵件中,曲銘峰注意用語盡可能委婉、懇切而又盡可能準確達意:“尊敬的博克教授,對哈佛大學的短期學術(shù)訪問,特別是對您的訪談,對于我高質(zhì)量地完成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十分關鍵。我的導師龔放教授特別強調(diào)這一點,要我當面向您請教并查閱更多的第一手資料,他希望我的學位論文能夠真實地反映您作為哈佛大學校長和著名的高等教育家的變革實踐與理論貢獻,以有益于中國一流大學的建設和高等教育的現(xiàn)代化進程。因此,我籌集了充足的經(jīng)費來支付國際旅費和在美國的住宿、伙食費用,我也可以自己聯(lián)系在波士頓的住宿?!薄拔以居媱澰诮衲?~6月份或暑假期間訪問哈佛,……因為知道您大部分時間不在哈佛,因此,我可以調(diào)整訪問美國的時間,趁您在坎布里奇時再訪問哈佛。或者,如果您覺得可以而又方便的話,我也愿意在您方便的時間去您所居住的城市訪談您。總之,我此次訪問美國的時間和地點完全可以由您來決定?!?/p>
也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也許是“有益于中國一流大學的建設和高等教育的現(xiàn)代化進程”讓博克怦然心動,博克校長在接到曲銘峰郵件的同一天(因為有12小時時差)就立刻回復,欣然接受他于當年5月至6月訪問哈佛,且許諾愿意接受3次訪談。隨后,博克于2月17日簽發(fā)了正式邀請信。喜出望外之余,我們著手聯(lián)系短期訪學事宜。因為曲銘峰是南大教研院的副教授,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我希望為他爭取到公派出國訪學的機會和資助。但申請和批復需假以時日,訪談博克的“最佳窗口期”又不容錯過。此時,曲銘峰的父親明確表示:“為了盡快赴美訪學,我可以出資支持?!敝T多問題迎刃而解,曲銘峰的哈佛訪學終于在2011年4月底成行。
令我感到詫異而又欣慰的是,向來“納于言而慎于行”的曲銘峰,在哈佛大學的兩個多月的訪學卻收獲多多,成果豐碩,完全超出預想。銘峰的精心準備和巧妙提問,引起德里克·博克的共鳴和好感,他侃侃而談,妙語迭出,三次訪談之后又主動增加了一次。博克還將自己珍藏的、匯集了他21年的校長年度報告書的精裝合訂本借給曲銘峰復印,并提供了他當時尚未出版的新著的部分書稿。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曲銘峰的研究準備了詳實、豐富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通過與德里克·博克面對面的訪談,感受其精神風貌和大家風范,感悟其人格魅力和個性氣質(zhì),有助于更加準確地把握其高等教育理念中最核心、最具個性的東西。
兩個月的短期訪學緊湊而高效,曲銘峰不僅四次訪談德里克·博克本人,而且在博克及其秘書希金斯女士的幫助下,先后成功訪談了8位博克當政期間的專業(yè)學院院長或同事,目的是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把握和評價博克的辦學理念和實踐,以及他對哈佛大學的貢獻。這8位都是哈佛大學的重量級學者和大牌教授,他們中有:1973-1984 年間任文理學院院長并主持哈佛通識教育改革的榮譽退休教授亨利·羅索夫斯基;1995-2003 年間任哈佛學院院長的哈瑞·劉易斯教授(他撰寫的《失去靈魂的卓越》在中國高教研究界影響深遠);1982-1992年間任教育學院院長的帕特·格雷厄姆教授;1969-1995 年間任“哈佛大學歐洲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的政府學系教授斯坦利·霍夫曼;1980-1995年間任商學院院長的榮譽退休教授約翰·麥克阿瑟;擔任哈佛大學“埃德蒙·薩弗拉基金會倫理學中心”主任的丹尼斯·湯普森教授;1977―1989年間任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的格蘭海姆·艾利森教授(他首次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理論);2005―2007年間任文理研究生院院長的賽德·斯考奇波教授等。對這些哈佛“牛人”和“大咖”的成功訪談,不僅大大地拓寬了曲銘峰的視野,并且獲得了生動、鮮活、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為準確、客觀地評價博克治校理政的成敗得失,進而深入探析其特有的高等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礎。
在撰寫博士學位論文過程中,曲銘峰與我合作,將他對博克校長的訪談整理成數(shù)萬字的文稿《哈佛大學與當代高等教育——德里克·博克訪談錄》。《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部張應強、曾偉先生等慧眼識珠,破例在2011年第10期留出20個頁碼,及時刊載這承載了大量寶貴信息的訪談錄。2014年第9期又刊載了曲銘峰的《研究型大學“教育家校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哈佛大學前校長德里克·博克的個案分析》一文。曲銘峰的學位論文不僅在答辯時獲得專家們一致好評,而且定名為《哈佛大學杰出校長——德里克·博克高等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在2016年由教育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回想起來,我在指導曲銘峰學位論文時,著重做并且努力做對了兩件事。
第一,把對博克這樣一位卓越的大學校長暨高等教育家的研究,置于中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大背景下,凸顯這一研究對于我們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對于加快現(xiàn)代大學治理建設進程,對于激勵更多的大學校長“以治校為志業(yè)”,實現(xiàn)由學者專家向教育家型大學校長轉(zhuǎn)化的科學價值和本土意義。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堅持和強調(diào)深度訪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提供高質(zhì)量的訪談提綱獲得博克本人贊同,并為曲銘峰順利訪學、成功訪談創(chuàng)造條件。當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能夠在兩個月短期訪學中出色完成如此高端、高質(zhì)量的訪談,真正滿載而歸,是曲銘峰全力以赴、兢兢業(yè)業(yè)的結(jié)果。這也為他圓滿地完成學業(yè),為高質(zhì)量地完成學位論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近,曲銘峰正將德里克·博克執(zhí)掌哈佛大學校政21年的校長報告書翻譯成中文,以《持續(xù)卓越的哈佛之道:德里克·博克校長的年度報告書》為名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我堅信,曲銘峰的博克研究成果,博克的睿智和決斷,以及他對中國現(xiàn)代大學治理,對中國同行的理解與建設性評價,將在未來的歲月中逐步顯現(xiàn)其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和借鑒意義。因為它真的是“有益于中國一流大學的建設和高等教育的現(xiàn)代化進程”的 “他山之石”。
參考文獻:
[1](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
[2]龔放.課程和教學:高等教育研究的潛在熱點——對《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點期望[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24-26.
[3]王一軍.當代大學課程秩序論——在“高深學問”和“個人知識”之間[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327.
[4]龔放,岳曉東.強化問題意識,造就創(chuàng)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57-61.
[5]龔放.追問研究本意 紓解“學科情結(jié)”[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4):41-48+183-184.
[6](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 王承緒,等譯.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0.
本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江蘇高教”,作者龔放。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