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stocksnap
*來源: Miki粥(ID:mikizhou520),作者:Miki粥
有一個故事,我兩年前就想寫。
當時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在教育項目最火的時候把公司賣掉,然后財富自由了。
你知道當?shù)娜艘坏┯绣X,第一件想改善的事兒事是啥嗎?
那肯定是孩子的教育啊,這叫“為未來投資”。
于是這個朋友就來問我,說孩子馬上初中畢業(yè),反正以后也是準備出國,就不想在公立繼續(xù)讀了,想去讀個國際學校,好不好?
我說,挺好。為人父母最向往的教育路徑,都是自己沒有走過的路徑嘛。
他接著問,那讀AP、a-level、IB哪個好?
我說,當然是IB好(其它國際課程體系更偏應試)。而且當時我是個堅定的IB擁護者,并計劃送娃去讀PYP,于是從對個體發(fā)展、學習的素材,以及錄取的走向,全面夸了一遍這個國際課程體系的價值。
他讓我推薦學校。
我盡力介紹了幾所看過的學校吧。很多人在讀國際學校之前,都覺得自己的教育選擇會很多,但實際上公立轉(zhuǎn)國際校,雖然是在上海,但根據(jù)孩子的不同情況,從公立轉(zhuǎn)國際課程,可選的其實也并沒有那么多…
他又掃了一遍當年藤校offer的學校名單,依次篩選申請,很快他就給娃定了一所國際學校,然后開開心心地把孩子送去讀書去了。
一年后,他跟我說,送孩子讀IB就是個坑啊。
圖片來源:stocksnap
01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全方位的從中國家長的角度去看中國的國際教育,以下是他的吐槽:
1,公立讀完初中轉(zhuǎn)國際課程IB,時間壓根不夠用。
先是要換一套學習方式,過去習慣被老師推著走,如今自己推著自己走;
其次考試一大堆。他們學校是需要參加會考的,所以學著IB還念著普高課程,此外還要準備考SAT和雅思。為了申請好學校,還要參加各種競賽。
打工人996,娃熬起來周周都是711,時間還是不夠用。學業(yè)繁中只是一方面,學校各種課外活動也不能不參加。
2,文科也就算了,數(shù)理化也從來不布置作業(yè)
數(shù)學讓他最發(fā)愁。老師幾乎不布置作業(yè)、鄙視布置作業(yè),因為他們覺得孩子應該天然會(家長懷疑這是老師不負責找借口)。好吧,事實是孩子并不會,所以只能從外面繼續(xù)學。
3,錢花了不少,學術成績沒搞好
一年學費也就二十多萬,但一對一輔導、各類考試,加上做項目的錢花了一小一百萬。錢花了有成果也罷了,現(xiàn)在是錢花了,除了讓娃忙到死,成績不見顯著提升。
而且,這并不是個案。他說家長群里爹媽怨聲載道,每天都在如何幫助孩子取得更好的數(shù)理化成績的道路上掙扎,偷偷找老師輔導數(shù)學,已經(jīng)成了IB界公開的秘密。
聽著是挺苦逼的,但我也不能因為家長的一面之詞就否定了自己過去的教育信仰是不是?畢竟當時我還熱切希望自己的娃以后走上IB的道路。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資深IB老師去聊,問給學生布置作業(yè)這件事是否可行?大家的反饋不一。
主流的IB擁護者,無論是老師還是學校管理者反應都挺強烈。且不要說是刷題這樣非常刺激感官的詞匯,就是讓學生一天多做三五道作業(yè)題,在他們看來都算是幫助學生作弊…
他們的觀點是,只要你選擇學IB就應該自帶驅(qū)動力,能夠沒事給自己找事,能夠獨立思考,不懂的問題要自己探究自己去找答案。布置作業(yè)?不可能。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就去找老師問啊。
歸根結底的意思是,學不好IB是學生思想和能力有問題,而不是這套系統(tǒng)有問題。
圖片來源:stocksnap
講真,我當時是有點震驚的。畢竟之前沒聽人說過,自然也沒有深想過:
IB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種極致的精英教育,是國際教育道路上的掐尖和分層。
所謂精英教育,就是精英家庭群體才消費得了的教育。這里不僅僅指錢,也指孩子在過去所做的知識和學習技能儲備。
所以IB這套課程才厲害,它在最頂尖的生源中做二次篩選,選出那些自驅(qū)力強、善于思考,同時還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能兼顧各種活動的精英牛娃,并幫助他們進入藤校、牛劍這些世界超一流的學校。
這套邏輯本身并沒有錯,教育就是一個篩選的過程,只是有不同的篩選標準。高考篩選的是分數(shù),國際教育系統(tǒng)下的個性化評估還篩選家庭資源、以及投入度。
悲催的是,在中國很多家長并沒有理解這套系統(tǒng)成功的邏輯,只是盲目把國際教育被認為是中產(chǎn)階級逃離高考的一條出路。IB獨領風騷,也被認為是最好的課程。
“為什么好?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中國的IB學校怎么樣?”家長一無所知。他們只是單純地相信,IB課程所倡導的探究性學習方法對孩子“個體成長有幫助”,并帶來更多學業(yè)上的成功,就跳上了這艘船。
結果,很多人在教育的道路上折戟沉沙,不能回頭。
畢竟世界上再好的課程,最后拿不到成績都是枉然。把課程說得天花亂墜,講再多“不要把目光放在考試成績上”的教育大局觀,最后孩子還是要升學的!
這就是現(xiàn)實。
談升學和分數(shù),就是單純的教育功利主義嗎?
在耶魯大學、西北大學兩位經(jīng)濟學教授的《愛,金錢和孩子》一書中,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分析激烈的教育競賽存在根源,說在美國,大學文憑也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收入水平,大學的教育溢價也越來越突出。也真是因為意識到這一點,美國的精英家庭開始增加教育投入,為的是保全孩子一個更好的將來。
所以,你以為一個家庭高額的教育投入是為什么?花百萬讀IB是為什么?
連美國精英家長都知道,他們雞娃搞教育不是奔著去拯救全人類的,而只是為了讓孩子擁有一個靠譜的成績,升入一個優(yōu)秀的學校。
承認教育的實用性,這本身并不丟人。但有些人接受起來就很難,他們說自己的教育目標是“對個體成長有幫助”,可學生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根本解決不了…
于是,就這樣卡住了。
家長和孩子都很難受。想前進無能,想后退無路,就只能狂撒鈔票,一邊上昂貴的課程,一邊買各種課外輔導。如果只是這樣還好,孩子的時間捉襟見肘是真受不了。
上文提到的我那個朋友,在陪娃苦熬了兩年、花了200萬之后,終于痛下決心把娃送去了英國讀高中。
這件事,到此就算告一段落。
圖片來源:stocksnap
02
兩年過去了,舊事重提。
因為最近旁聽了一場北京牛娃分享會,感觸良多。
其中有個娃很厲害的,之前在國際學校讀MYP(IB中學項目),現(xiàn)在跑到公立國際部讀AP…
在公立國際部選AP很辛苦,英語、數(shù)學、物化生都要學Pre-AP,生物和化學還跟跟著普高走…這相當于憑空增加了十幾門課程啊,讀起來的難度可想而知。
每天起早貪黑讀書,連滾帶爬跟節(jié)奏,很辛苦的。所以,他為啥放棄MYP,去吃這個苦、受這份罪呢?
他說MYP主要是按項目研究的方式學習。老師不教具體的知識(默認知識儲備已完成),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反復訓練學術技巧,像寫論文的能力等。像數(shù)理化,如果不上課外班強化知識,最后學會的只有做實驗。
他還舉了一個例子,學歐姆定律。做一個電路實驗,實驗完成了,但沒有強化知識點記憶,過程中用的電流、電壓沒兩天就忘記了…下次再用,又好像是嶄新的知識點。
文科學習如此也罷了,數(shù)理化的學習也這樣,就有斷點了。因為理科知識是階梯式的,如果沒有踏實走好每一個臺階,就會越走越艱難。
解決不了,就轉(zhuǎn)去了公立國際部。他換了一種記筆記刷題的學習方式,感覺還不錯。學習效率高,知識量增加,連對科學的好奇心再度燃起來。
國際教育的牛娃開始回歸公立,甚至享受刷題帶來的充實感(個案勿杠)…這讓我想起兩年前那個朋友遭遇的國際教育困境。
精英家庭對國際教育開始產(chǎn)生了質(zhì)疑,這是好事,證明在過去的教育實踐中,家長們也學會了批判性思維,開始更務實地思考教育的選擇問題。
圖片來源:stocksnap
深一度思考,國際教育在中國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1,課程雖好,沒好的老師教都是扯
毋庸置疑,我今天仍然覺得IB是一套牛逼的課程(也存在某些問題)。中國學生IB學不好,很大的程度是老師的水平不夠高。
因為這套系統(tǒng)對老師的要求之高,你可能無法想象(比AP、a-level對老師的要求高很多)。
不僅是學術水平要高,自我挑戰(zhàn)的能力還要高。因為整個IB系統(tǒng)五年一迭代,每次迭代幾乎都是顛覆性的。所以老師抱著一套系統(tǒng)吃不了一輩子,必須拼命學習。
能在IB領域做出成績的優(yōu)秀的外教屬緊俏資源,在本國內(nèi)都很搶手,是不可能在國際教師招聘的人才大池子里滾動的。有位家長甚至提到,我們在國內(nèi)遇到的優(yōu)秀外教,可能回國只是個裝修工…
別說讓老師具備自我挑戰(zhàn)精神了,就是具備起碼的學術能力都是難的。
國內(nèi)有沒有頂尖的IB老師?有,極少。理科能帶學生的,那都配得起在國際教育圈里當國寶。
2,國際教育認臉,中國優(yōu)質(zhì)師資進不來
國際學校為走國際化路線,常年都以外籍老師(西方面孔)為主導,中國優(yōu)秀的老師沒有話語權。
這導致國際學校在運行的是兩套教育系統(tǒng),而且很難相融,中教在校內(nèi)各種會上都不發(fā)言,外教就覺得自己那一套很OK。
中西融合的教育,連中外的老師都粘合不到一起,教育怎么能融合?而且,這不是普通學校才有的問題,就連魔都一流的國際學校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好外教找不到,好中教不愿來。于是,國際學校的發(fā)展就更窘迫了。
我曾在某個學校里,看見過一幕奇葩景象:
外教在臺上講,教案PPT字小到看不見;中教老師,在用小學逐句朗讀的方式教高中生中文…學生呢?就偷偷在臺下打游戲。
但后來有人告訴我,這并不罕見。
3,課程體系自我崇拜,脫離中國國情土壤
中國現(xiàn)在有兩大國際教育的流派:
一類是AP\a-level流,說IB課程虛,學半天也搞不定實打?qū)嵉纳龑W成績,是花拳繡腿;
一類是IB流,說AP\a-level還是刷題考試,而且在中國已經(jīng)做爛了,根本不能幫助學生的個體成長…
他們都覺得自己的課程好,運行多年且經(jīng)歷了無數(shù)考驗。但還是存在一個問題,適合不適合中國學生?
有個曾經(jīng)在公立學校做國際班的校長跟我說,來中國教書的外教,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壓根不懂中國孩子。他們不知道中國孩子從小到大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法,想當然的用自己本國那套東西套在孩子身上。
教育是為誰而教?是為了孩子??刹]多少人真正關注這一點。
所以他說自己招外教,先拉到頂尖的公立校旁聽,先讓外教理解中國的學習方式。在他看來,只有不脫離國情的教育方式,對學生才是有價值的。
4,教育還是要講“因材施教”
我贊同某位家長說的,“教育要講適用性,適合不適合個體發(fā)展才是最重要的?!?br/>
IB毋庸置疑是一套優(yōu)秀的、經(jīng)過驗證的課程體系,但如果家長理解不夠、教學質(zhì)量得不到保障,盲目讓孩子選擇這套系統(tǒng)是不負責任的。
而且,IBDP學出來非常難,尤其是對從小沒有接觸過IB的孩子難上加難。它適合一部分精英家庭的教育需求,但卻未必適合所有走國際教育的孩子。
我認識一個公立轉(zhuǎn)IBDP的牛娃,從小提的問題就能把老師問懵,他能從更自由的探索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我也認識讀了一流的國際學校,過得卻非常不高興,就想說服父母去法國米其林餐廳學廚藝的娃;
還認識習慣讀書有抓手,借助牢靠的知識點給學業(yè)增強信心,喜歡跟自己較勁的娃,回到公立高壓系統(tǒng)下如魚得水…
每個人的路徑都不同,用一套標準去解決差異化的教育問題是不現(xiàn)實的。
而且,就算只從教育結果來看,通往名校的大門,也不只有一條路。
只是,每條道路都是需要砸錢的。
圖片來源:stocksnap
03
最后,解決幾個問題。
中國的國際教育在短期內(nèi)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性?
很抱歉,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師資困難根深蒂固,曾有位IB學校的校長花了20年的時間自己培養(yǎng)老師,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很好的結果。
有家長建議請IB補習班的海歸到學校任職,這些老師既懂中國教育也了解國際課程…但從中教的收入來看,這并不現(xiàn)實,不是嗎?
優(yōu)質(zhì)的教育從來都不便宜,但私立學校卻要考慮運營成本。
更重要的是,目前同級別的國際學校師資水平相差不大,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學校打破平衡。不少成績好的學校,可能只是生源掐尖做得好。(學習氛圍對教育會產(chǎn)生正向影響)
中國國際化教育有很多問題,那中產(chǎn)家庭還要不要選擇走這條路?
有能力的家庭可以走。為什么?
因為對想要沖擊名校的中產(chǎn)家庭來說,孩子的能力儲備必須是充分的。這既要有學術技巧訓練,會寫論文的能力,有要求知識點扎實,甚至還要做各種類型的競賽、活動,來應對來自全世界的競爭者。
這需要花錢、花時間、花家庭精力,要保障學習的更高效。之前有個媽媽說,自己為了保障女兒的學習效率,讀完了一本心理學教材,整理出了三大門專有詞匯的筆記。
最近有個媽媽跟我說,自己打算寒假就讓孩子上個雅思班算了。我跟她說,同樣的時間讓娃花在普通的雅思課上,還是花在優(yōu)質(zhì)的英語精讀上你要想好,時間怎高效利用才是拉開牛娃之間距離的關鍵。
想逃避吃苦選國際教育,勸你還是算了。
讀書沒有不苦的,選走國際教育的家長只會更苦。
我有一個朋友,從孩子上學起,十來年沒有休過周末,穿城過巷送孩子去學西語、鋼琴、二胡、雕塑、馬術…
走好這條路,光靠學校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教育都是錢堆出來的,這也是中國家長對學校會比較包容的原因。他們更善于從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問題。
但未來如何,不好說。因為越來越多的精英家長在覺醒。
圖片來源:Miki粥
一位家長在談國際教育的時候說,“最成功的國際化,是本土化?!?br/>
這并不是說讓大家回歸公立教育,而是希望未來中國的國際化教育是更懂中國的,無論課程、師資還是教學,再陽春白雪,最終還是要服務于升學的。
畢竟中國的中產(chǎn)們還并沒有富到投資教育,不計結果。
這就是現(xiàn)實。
最后,沒有一種教育系統(tǒng)是完美的。
到目前為止,公立教育對普通家庭來說,仍是最高效的一種教育方式。你看到有一些精英家庭也在回歸這個系統(tǒng)就會意識到,它的存在有價值。
如果你選擇了這套系統(tǒng),完全沒必要絕望,但想要走出來,仍需加倍努力。
因為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還夠不上拼天賦,決定未來成功的,是更多的教育外場投入,還有更多家長的持續(xù)奉獻。
所以,你準備好了嗎?
本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Miki粥”,作者:Miki粥,資深媒體人,教育紀錄片總策劃,順義媽媽一詞始作俑者。個人公眾號:Miki粥(mikizhou520)。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