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K12教育項目,還是第一次聽說Y12這個“學段”。集思學院(GEC ACADEMY)CEO沈聰向36氪解釋,Y12是指在大學階段與向上下延伸4年(大約在15-26歲)的youth。他們在這12年間真正從學校走向職場,開始進入不同的社會分層。相比通識教育階段,Y12們有一定自發(fā)性學習意愿、學能基礎和經濟能力,也有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職業(yè)發(fā)展的渴求。遺憾的是,Y12也是“校園知識”和“職場能力”嚴重脫節(jié)的時期,當“學的”和“用的”不一樣時,集思學院希望由美國名師“帶隊”,以小班直播實訓+項目學習制的形式,補充現有的教育內容的空缺。
據介紹,集思學院的教學內容分為四大類、20多門課程:一是商學,包含8門金融課;二是工程與應用科學,覆蓋8門前沿交叉性學科,如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三是針對高中生的STEM課程研發(fā)中心,與硅谷企業(yè)Digital Media Academy和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K-12Lab聯合研發(fā)課程;四是社會發(fā)展研究院的社科人文類實踐課。
項目遵循前沿知識結構,根據學員能力和成長路徑,縱向由易到難,組合成階梯型學習體系。以商學為例,在基本知識之上,有關于IPO、兼并收購、行研分析的項目,也有更難的金融產品設計、量化分析課程;再比如工程學,在數據挖掘編程基礎之上,有更細分的算法、結構和解決方案相關項目,再之上有神經網絡、深度學習課。相當于在實操和案例中打通了大學專業(yè)內各個科目。
項目10-36課時不等,基本可在6周左右完成,導師會基于學習表現給出反饋,并給予優(yōu)秀學員推薦信,助推深造及求職。6周既不太耽誤老師和學生的時間,也不像市面上大多技巧型職前培訓那么“速成”。集思學院更希望通過能力鍛煉,讓學員拿到offer后,能在企業(yè)中持續(xù)發(fā)展,當有進一步培訓或實踐需求時,也可以隨時“回爐”。
線上化更重效率,有利于學生用碎片化時間聽課、小組討論、做項目。集思學院在模式上對標Udacity,不同在于Udacity偏向在職人員,集思學院的目標用戶年齡段更下沉。另外,集思學院每個項目10-20人,2-5人一學習小組,每組配備助教,在開班前帶領破冰,輔導語言和基礎知識,并組織課后討論。
平臺上的80多位主講導師均來自美國前20的名校及行業(yè)內資深人士。此外,集思學院還與部分美國頂尖實驗室建立合作,如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生物化學材料實驗室、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K-12 Lab等;一方面提升老師自由度,另一方面加強教研開發(fā)。
美國名校、名企資源和師資儲備是集思學院最大的壁壘。雖然沈聰表示,目前積累的師資足夠支持未來1-2年的運營。但我更關心名師們時間有限,課程未來如何規(guī)?;?。
COO顏盛介紹,首先,集思學院不會用錄播替代直播,一是學生無法及時提問,二是新興行業(yè)發(fā)展變化快,導師會在標準化體系的基礎上更新案例,這樣才能更真實地還原職場和研究情景。在這個前提下,集思學院建立了導師和助教培養(yǎng)體系,不同級別老師對應不同的課程,通過標準化培訓,加大供給,并復制課程體系。
集思學院之前走to B路線,把內容輸出給新東方、高頓財經等培訓機構,并參與了蘇州德威英國國際學校、北京海嘉國際雙語學校、廣州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廣州美國人國際學校等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的課外選修課程或假期實踐活動。集思學院會根據機構的細分專業(yè)開發(fā)教研體系,與合作方共同培養(yǎng)需求。
今年5月,在驗證了學生的接受度和體驗后,集思學院轉向性價比更高、更貼近用戶的在線模式。看目前的用戶畫像,主要是在美國就讀的中國學生,和國內高校和高中即將畢業(yè)的學生。
沈聰表示,集思學院從今年年中起,逐漸走進二線中部城市。目前基本驗證C端付費意愿,業(yè)務處于加速期。未來會與招聘求職類服務合作,了解企業(yè)需求,聯合教師設計“對口”課程,幫學生更順暢地走向職場。
據介紹,集思學院已與蘇州市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戰(zhàn)略合作,將依托蘇州、廣州分公司在當地的資源,輻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qū),同時啟動千萬級A輪融資。
團隊20余人。沈聰,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工程碩士,前思科(美國)研發(fā)工程師,多年國際教育行業(yè)經驗。顏盛,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副主任,具有美國知名能源企業(yè)與咨詢行業(yè)經驗。學術總監(jiān)徐暉,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院碩士,具有知名法國企業(yè)與研究工作經驗。
本文轉自36氪,作者郝方舟。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