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重錘落地,“雙減”讓所有傳言都成了真。
在沒有熔斷機制的美股市場,學而思的市值持續(xù)揮發(fā)了80%,宣告了一個屬于教培時代的結束。
教育媒體從業(yè)十幾年,其實我經歷過好幾次這樣的波折:
民辦大學撤掉曾在火車站鋪滿的廣告牌,紅極一時的北大青鳥因為電腦普及被輕松干掉,成人英語欺騙性的“健身房模式”死在了白領智商的進化中,批發(fā)留學生的生意賺完了最后一個傻家長的錢,黯然地離開了教育的舞臺…
但從來沒有一次結束如此迅速、激烈。短短幾個小時,股市的大逃亡演變成了一場從未有過的暴雨巨浪,所有人都帶著復雜的心情圍觀,見證歷史。
對行業(yè)的影響不多說了,大家關心可以去看,各家都綠成了韭菜園子了。
各個家長群也吵到了分裂:
一部分人咬牙切齒地表示機構活該該關停,黑心賺錢最后不過是讓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一部分人一邊附和一邊擔心自己剛續(xù)的班課費能不能學完;還有人說,教育應該在政策下由市場需求做選擇,不該讓學有余力的小孩喪失課外學習的機會啊!
最后這個是真學霸。
每個群都為全網貢獻了平均幾百兆的數據量,所以我就不多做討論了。只說一下政策落實之后,會對家長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吧。
輔導班
首先,報班的成本肯定會提高。
這個成本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錢,另外一個是時間。課時費比以前貴是必然的,因為教育行業(yè)本就是勞動密集型行業(yè),沒家長想的賺那么多。
之前靠融資持續(xù)輸血發(fā)福利籠絡生源,未來你再也看不到那些曾經很討厭的49塊9、19塊9,甚至9塊9還送出大禮包的課了。
這事兒有好有壞。
好處在于你可能不再會被機構頻繁的騷擾(素質教育也會電銷),壞處在于你很少再有好好試課的機會。用戶數量帶來的成本降低,以及競爭帶來的價格優(yōu)勢,沒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時間成本提升,大家應該已經有了體會。
報班難了,只能自己想辦法找老師。這感覺就像回到了我讀小學的時候,大學生家教,在自行車上掛著一個紙牌兒,騎到農貿市場招學生。
沒有了各種家長群的交流,焦慮確實會降低,但如果孩子在校內不夠學、需要課外輔導提升,那就需要家長使出偵探般的能力,發(fā)掘周邊各種資源,就為了給孩子找個合適的老師。
其實,就算在輔導班滿天飛的階段,也有很多的家長自己攢班自己教娃。
很多人開始有點擔心,這樣會大幅提升自己的教育成本。還說,沒看網傳已經有人花36萬上暑假三對一嗎?
說實話,我不大信。單科課時費2000的老師,你以為遍地都是嗎?開玩笑。能一次召齊三個學科大神,不是混的圈水深,就是被割了韭菜。
只不過,學業(yè)輔導如能茍延殘喘,肯定會漲價,但未必會影響到你。專家也紛紛在說,課外補充教育不是為了服務大多數人。
而且,不是所有的家長都那么死磕。只要抬高價格、老師難找,一批本來不太剛需的人自動就放棄了。瘋狂報班的家長其實真的沒有你想的那么多,用報班解決“孩子沒時間管”的家長才是主流。
雖然他們數量多但沒有話語權,只能當被忽略的分母,誰讓你也花錢推波助瀾來著?誰讓你把自己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呢?不冤。
有一個教育行業(yè)的朋友說,自己昨天接了十個小時的電話,都是學科培訓來咨詢如何轉素質教育方向的…都想求生。
今天就有新聞說,未來藝術培養(yǎng)會納入中考,有10-40分的加分。而且就在明年!學習舞蹈、音樂、美術等課程全覆蓋,不再只是業(yè)余愛好,而是必修課!
這讓我不知道該怎么說,只能揣測某些部門可能是覺得跳廣場舞的大媽還不夠多…
拼爹媽
停下輔導班之后要搞素質教育、提供免費資源,很多家長喜大普奔,覺得這次可真省錢了!我就呵呵。
有時間多了解一下在線教育的發(fā)展?從國外的COUSARA到可汗,國內的B站、抖音到小紅書,過去在線學習的免費資源少嗎?不少。你家少的只是一個主動搞研究的媽/爹。
這也可以理解,職場社畜工作壓力大,都想在教育上不要那么費爹費媽(之前我有個朋友讀西城公立幼兒園,每個周末都去幫忙修書當義工),給個打包解決方案,花錢換省心。
這下沒有助力了,拼得就全是爹媽的能力了。要么花得起錢,要么花得起時間。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前一段時間,被各種減負放飛的娃在期末還是只知道吃吃睡睡,拿回個60分的單元測都表示毫無壓力。老母親急得親自動手,問群友從哪里可下載最全期末考仿真題,火速下單《沖刺期末100分》。
沒有這點技能未來可能就是被淘汰的家長。搜商高一點可以橫跨全球互聯網找資料,智商高的直接下場講題輔導。
兩樣都不是很飽滿的,此刻就在悔恨自己年少無知不懂事,如果當年從清華水木論壇上泡著,找回來一個理工科全能學爸,現在不就是傳說中的贏家了嗎?
最厲害的,是直接找個老師回家。
這還真不是搞笑的。
閨蜜一直秉持“雞娃不如雞老公”的想法,她老公本來在一所高校工作,孩子可以上附小附中,但不是“五大名?!?。
于是她敦促老公拼命奮斗,終于拿著過硬的論文和科研成果,調去了擁有“五大名校”附小附中的高校,她孩子今年四年級已經轉學去上小學了,明年二寶也順理成章上附屬幼兒園。
家長要做好教育角色轉型的心理建設:以前拼娃,短兵相接;現在拼爹,暗潮洶涌。
雞娃
“雙減”政策來了,牛娃家長群都分裂成了兩派:一部分人強烈支持機構關門,咬牙切齒地支持減負,另一部分人覺得,教育的選擇權應該在市場需求的手中。
有的內心異常煩躁,到處要找機構給娃上課,有的孩子開始天天放養(yǎng),也不知道該為他們能做點什么。
很多人覺得牛娃不用補課,但實際上政策之下,這類家長最為焦慮!
因為他們家的小孩,要么是天牛要么是人工牛。天牛的問題是在課內學不飽,人工牛的問題是只要推一把就能學得更好。
那推還是不推呢?現在這是個問題。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要回到源頭去看它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才出現的?,F在問題是否被解決,目前的方案是不是已經失去了價值?這個叫理性。
其實培訓班最早就是家教,是為了滿足兩類人的需求,一個是牛娃,出類拔萃需要補充營養(yǎng),一類是本質比較渣,但家長又不想讓他常年班級墊底兒,還要挽救一下。
90年代前后的大學生家教,基本上都是完成這個目標。
我沒報過班,因為窮。后來讀985,側面證明當時找家教還是非主流。
家教老師做得好,招到的學生就越來越多,開始有了辦班這回事兒。最早新東方上大班課挺賺錢的,一個老師教上百人,薄利多銷。學生也受益,分擔成本的人一多,名師課也不是高不可攀。
這就是起點,解決的問題也很清晰?,F在呢?原始的個性化教育需求還在,之前需要輔導的兩類家長就顯得特別糟心。尤其是面臨中高考的,總會糾結這小孩的成績還要不要挽救一下?
反正無論有沒有輔導班,做不做課后作業(yè),中高考的選拔還是會如期而至…
一開始大家心情都很輕松,還規(guī)劃了讓數學老師去教體育,讓學科老師去做圖書管理員的橋段…但發(fā)現這真就是個段子,千萬不能當真!今天已經開始有去別墅逮輔導老師的新聞了。
好些家長不甘心,居然還在問小孩兒怎么報班?呵呵~現在真假需求都不重要,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告別輔導班吧,它死了。
素質教育
前面說了,未來藝術培養(yǎng)會納入中考,有10-40分的加分。而且就在明年!學習舞蹈、音樂、美術等課程全覆蓋,不再只是業(yè)余愛好,而是必修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必修之后呢?納入考試就是社會的剛需了嗎。難道未來快遞小哥、保姆阿姨會彈鋼琴就是教育的目標?之前有琴童家長就表示過,自家娃天賦有限,下重注只能是被割了韭菜。
其次,素雞也是雞,只要有考核,尤其是被納入升學系統有成績,就很難不讓家長前赴后繼的卷起來。
過去曬娃是曬3歲單詞量1500(這個也是變態(tài)),現在換成了曬娃六歲可以彈奏多少首曲子。
這就是素質教育成熟的體現?不好說。但提醒一句,家長千萬不要有付費沖動,別一看到中考有分,就先動手買個大課程包!
素質類項目過去都小眾,很少有成氣候的公司,體量大到可以承受資金壓力而屹立不倒。跑路的速度,比教輔機構那可是麻利兒得多。
當年的星空琴行多么明星,3.5個億的融資都沒經住一頓燒,破了教育機構倒閉速度的記錄。
素質要不要搞?如果你原來就在琴棋書畫這條道上有規(guī)劃就請繼續(xù)吧,多門才藝多個興趣的小孩,未來失戀都多條發(fā)泄的途徑;
但如果你養(yǎng)的就是個心無旁騖只愛讀書的鋼鐵牛娃,那也不要提前焦慮中考的事兒。
畢竟2022年就要全面覆蓋,不會吹拉彈唱的娃占據了大多數。不是每個學校都很牛逼,有實力從小給學生培養(yǎng)一門樂器。
樂器,那可是一筆不小的經費。所以可以猜測一下,以后也許我們當年用過的豎笛和口琴會沖出江湖,成為他們升學的武器。
小心騙子
輔導機構一關門,老師都搞到地下默默工作。這讓前排奮斗的雞娃爹媽被一個影子遮罩,搞得好像人間蒸發(fā)。
看不見了,表面上確實不卷了,卷也卷不起來了。可它真的消失了嗎?我真的不知道。畢竟現在暗流涌動,很多不靠譜的短信發(fā)到家長的手機上,說自己是XX名師,正在攢班;還有只自學一年物理的家長也敢開門營業(yè),號稱XX互助小組,幫孩子的同學共同進步,一起提升。
親,娃壓力不大嗎?您還惦記著培訓競爭者,服務大家。
作為一個極少報班的家長,還是希望世界多一點真實感。教育可以在合規(guī)合法的前提下,可以保有選擇的自由。喜歡讀書的孩子可以多讀書,雞不動的娃就交給我們這些當媽的苦口婆心地勸服。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自由選擇和淘汰的過程會產生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
我在過去一段時間也看到的,家長越來越趨于理性,正在消解最初因為內卷和雞娃帶來的精神壓力。
此時此刻不假思索的切掉表面的瘡,不解決不同職業(yè)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尊重的問題,實在很難說服家長不讓小孩讀大學,而去學挖掘機當保姆。
這是講這些也并沒有什么卵用,現實既定,合理與不合理性都需要群體自己去消解。就比如拼娃變成了拼爹媽。
未來十年贏得勝利的,肯定是家里多才多藝多金多時間陪伴的爹媽。
今天群里有家長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除了萬里挑一的純天然天才牛娃,多數娃的成才靠的還是——
拼爹/娘的財力+拼娘/爹的時間,體力和精力+拼爹娘組合的遺傳基因智力+拼娃自己的自律自驅力和努力程度。
剩下的,就是老天給的運氣了。
想成功雞出一個模板娃,以上要素幾乎一個都不能少。
所以努力吧,少年和少年的父母們!
最后
看著很多人發(fā)雞湯,我不知道說什么。精英家長和意見領袖,靠努力奮斗獲得了今天的成功,有房有車有資產,勸人“躺平擁有幸福人生”,這真的好嗎?
當然,大家的發(fā)心肯定是好的,是為了緩解焦慮感。但裹住真相的蜜糖,難保不是彼時的砒霜。誰會為最后的“果”買單呢?
各位,這是一道開放題。
這個夏天一直下雨,討厭寫作業(yè)的小孩正朝著窗口愣神。
我看了她許久,然后認真地說:無論外面的風雨多么大,都和你沒有關系。你只要記住,多讀書總沒有壞處。
她似懂非懂地看著我,點了點頭。
至于那些對著暴雨興奮失常的情緒,Let it be…
世間哪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但求各得各的歡喜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Miki粥“(ID:mikizhou520),作者:miki粥,資深媒體人,寫有《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一文。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