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Budsies
【波士頓教育創(chuàng)新系列專題】波士頓是美國東部的創(chuàng)新引擎,很多的創(chuàng)新都從這里開始。本專題結合國內教育創(chuàng)新的熱門方向,實地走訪當地的教育創(chuàng)新組織,通過收集了解他們的新思路與新實踐,給國內的教育創(chuàng)新者提供新的靈感與思考。
國內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引進創(chuàng)客空間,但許多創(chuàng)客空間的運營,往往分離于日常的教學活動。教育者也往往苦惱于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創(chuàng)客空間,用什么樣的內容/活動來充實創(chuàng)客空間?到底一個創(chuàng)客空間對于一所學校來說,意味著什么?對于現有的教學來說,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和老師、學生之間應該是什么關系?
被P2(Partnership for 21 century learning) 選為21世紀能力培養(yǎng)示范學校的The Meadowbrook School,在2012年在校內創(chuàng)辦了EurekaLab。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個置身于校內的創(chuàng)客空間就在探索前面我們提出的幾個問題,并且有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實踐。
利用創(chuàng)客空間,把傳統(tǒng)教室場景的教授式學習,轉化成動手創(chuàng)造的項目制學習
EurekaLab是一個在學校里面的創(chuàng)客空間,又不僅僅是一個創(chuàng)客空間。它最大的特點,是和老師們日常的教學活動緊密聯(lián)系,把傳統(tǒng)教室場景的學習,轉化成讓學生動手創(chuàng)造的項目制學習。數學、藝術、語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不同的學科,都可以被設計成需要學生動手創(chuàng)造的項目制學習,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親手創(chuàng)造的可見成果強化對知識的理解,點燃好奇心和不斷求索的熱情。
Eurekalab實景, 圖片來自Candy
據Eurekable的項目總監(jiān)Jonnathan介紹,EurekaLab每天要接待6個不同的項目,每個月大概有15-20個項目在這里進行,“Eurekable就像一個思想的健身房,你在這里通過動手讓你的腦子動起來,在這里真的創(chuàng)造一些東西”。在這里,教授地理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激光打印機制作地圖拼圖;教授語言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制作字母服飾;教授藝術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設計藝術機器人創(chuàng)造隨機產生的藝術......學科知識在學生們的參與中被看見、被吸收、被創(chuàng)造成具體的事物。
圖片來自Eurekalab
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課上讀了圖畫書“如果我造了一輛車”,老師讓他們也開始想象他們理想中的汽車,他們先在本子上畫下了他們理想的汽車,然后用紙盒、一些回收的材料來制作他們理想的汽車原型,并且在創(chuàng)客空間里用激光切割機設計了他們想要的汽車輪子。當理想的汽車做好之后,他們在藝術課上給汽車上色,編寫故事,最后舉辦了一個“汽車展”,展示他們制作的“理想的汽車”以及關于它的故事。
圖片來自Eurekalab
六年級的科學課,學生們先學習了解校內的動物,又通過和幼兒園的學生一起玩兒了解他們,最后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創(chuàng)客空間設計各種有趣的教學玩具模型,比如鳥的翅膀,面具等,來教授幼兒園的學生一些動物的知識。
圖片來自Eurekalab
七年級的科學課,學生在電子學里學到了電路,LED,歐姆定律,電阻,開關等知識。他們收集學校的老師,以了解他們在日常的工作當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初步想象如何可以用學到的電路知識給老師們設計一些解決方案,最后在創(chuàng)客空間創(chuàng)作各種解決方案的模型。
圖片來自Eurekalab
八年級的科學課,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了和天氣有關的知識,并且通過去波士頓科學館實地參觀,了解什么樣的展覽是既有教育性又有互動性的?;氐綄W校,他們需要給七年級的學生教授他們學到的關于天氣的概念。他們決定在學校里辦一個pop-up科學展,為了準備這個科學展,他們在創(chuàng)客空間設計了一些互動的模型。
五年級的數學課,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立方體和數量的概念,并且需要用3D打印機創(chuàng)造一個由96個立方體組成的棱形?!盀榱送瓿蛇@個任務,學生們需要通過很多的步驟,做很多精密的計算?!崩蠋烡otty介紹,結合創(chuàng)客空間讓學生們創(chuàng)造實體物品來教授數學概念的好處,“科技讓學生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快速看到和處理物體。因為有這么深度的參與,學生們對教授的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
是否能融合日常課程,幫助老師以不同方式授課,是創(chuàng)客空間是否成功的衡量標準
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有創(chuàng)客的技術和背景,EurekaLab會提供有設計背景的老師和不同的學科老師一起合作,結合教學目標,一起設計課程的動手部分、協(xié)調創(chuàng)客空間的使用、并且在課程當中提供技術的支持。Eurekable lab也在課余時間向不同學科的老師們開放,提供培訓,鼓勵老師們可以在這里創(chuàng)造他們感興趣的物品,“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老師的熱情,一旦他們自己做了一些東西,他們會在課堂當中分享,從而影響學生”。除此之外,學校還為老師們提供小額的資金,以鼓勵老師們做新的實驗,嘗試新的項目。老師們最近的一些新的探索,是把不同的學科結合起來,一起設計項目,比如科學課與數學課的結合,語言課和藝術課的結合等等?!拔覀兒饬縀urekaLab是否成功的標準,有很大一部分是是否能夠融合進日常課程,幫助老師們以不同的方式教授教學內容?!盝onathan介紹。
更長遠的影響,是創(chuàng)客空間能否能在校內形成一種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文化
EurekaLab在The Meadowbrook School已經運行了六年,這六年來,這個創(chuàng)客空間給這所學校帶來最大的變化,是形成了一種“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文化”。這種文化,是先理解和共情問題,再動手嘗試和創(chuàng)造的文化,“學生們去收集老師、收集同齡人,在一個個項目中練習這種切入問題的思路”;這種文化,是在失敗中學習的文化,“在一個項目中,為了做成一個成功的原型,學生們會嘗試不同的辦法,每次失敗他們就在失敗當中學習,開始嘗試另外一種做法”;這種文化,是把創(chuàng)造的熱情從課堂延續(xù)到生活中的文化,“學生在學校之外,找到他們想解決的問題并且用課余的時間去解決這些問題,比如用他們的暑假時間創(chuàng)造可更新的能源,研究用水來發(fā)電等等?!?/p>
這種文化,是EurekaLab所希望看到的,一個創(chuàng)客空間給一個學校、老師、學生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
作者介紹:
楊雁清(candy),青年文化研究員,9年中國年輕人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經驗,美國NAMAC藝術領導力項目學者;同時亦是活躍的文化聯(lián)結者與社群營造者,致力于賦力年輕人帶來的改變。曾發(fā)起50場年輕人意見領袖分享會議、各種規(guī)模的工作坊以及不同主題的社區(qū)藝術項目,并被邀請在香港MaD大會,DFC中國年會,TedX演講。著有《胡同里的沙發(fā)人類學》豆瓣上架電子書,曾供稿《城市畫報》《大學生》《時尚cosmo》《時代周報》等媒體。
來源: 芥末堆